自主学习,让语文教学步入快车道

2021-06-15 04:58王金娣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王金娣

[摘 要]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自主学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培养、引导和激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积极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自主学习;培养质疑能力,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会自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激发兴趣;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3-0026-02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強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主学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应深刻认识自主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将自主学习引入课堂。

自主,就是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吸收、加工、整合,通过选择和再加工,从而达到自我建构知识的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的培养、引导和激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既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又有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既要立足于当前的学习,又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营造积极氛围,让学生敢自主

教育专家指出: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渴望学习,遇到问题渴望得到帮助,渴望付出努力。如果课堂上没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就不能放下戒备,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只有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去说。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教师要鼓励、宽容学生的不同意见,肯定学生的主见,以欣赏的态度评价学生。对学生不完美的回答,教师要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完善。在教师尊重和期待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从而能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创新。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营造积极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阅读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我们知道,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当孩子出生后,妈妈会在《圣经》上涂满蜂蜜,让孩子去亲吻。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书是甜蜜的,从而养成了对书的喜爱的习惯。教师也要像犹太民族的妈妈一样,在课堂上给学生阅读故事,让他们感受到图书的神奇和有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只要跨出了这一步,学生就能充满自信地走进语文学习的世界,在语文世界里自由徜徉。另外,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好地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自主

学习者自我激发出的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各种社会的、文化的、经验的、自我的因素的影响,学生形成有关学业的期望与价值,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受到学习目标、个人技能、行为结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提出学习任务时,教师要给学生确定具体的、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剃头大师》一课,教师在第一课时可以提出“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经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做题目”这三个学习要求。它们层层推进,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第一个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第二个要求是初步读懂故事,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第三个要求抓住学生的疑惑点和兴奋点——为什么用“剃头大师”做题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去读、去想、去探究。这时,自主学习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件难事吗?

可见,课堂上科学地设置学习目标,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能得到强化。

三、培养质疑能力,让学生能自主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难以得到有效发展。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把提问的优先权还给学生。现实的情况是:课堂虽然设计了学生提问环节,实际还是教师引着学生在教师的问题里转。可见,培养质疑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习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鼓励他们善于质疑问难。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的地方发现问题,这是培养质疑能力的起点。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灰雀》这篇课文,主体内容是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从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列宁心里明明知道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却没有直接问小男孩。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列宁是怎么推测出灰雀不见了和小男孩有关系?列宁为什么明知灰雀不见与小男孩有关,却说它怕冷飞走了或冻死了?”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文4~12自然段,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是寻找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

四、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会自主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教给学生“捕鱼”的正确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很多,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指导。当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并自觉运用这些方法时,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就会大大提升。把语文能力训练融入课堂学习中,这既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查找资料的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遇到困难,难免要查找资料。因此,教师就要告诉学生查找资料的多种渠道。面对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去找、如何整理分类,怎样利用查找到的资料来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教。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慢慢练习,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二)提取信息的方法

阅读完一篇文章,能否提取關键信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最基本的检验。如何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呢?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根据文章题目、找中心句、段意连缀提取信息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品词析句的方法

学习语文,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要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形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表达的特点,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可能是文章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或者是布局谋篇。对它们进行咀嚼品味,感悟作者的表达,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裁缝和顾客的对话仔细品读,读出人物的语气、心理活动等,揣摩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人物性格特点的。

(四)勾画批注的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过程中进行勾画批注是常用的方法。勾画什么、批注什么,如何使用相关的符号,都需要师生一起在实践中探索解决。有的教师把思维导图工具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服务。

(五)学习表达的方法

学习是吸收,表达是运用。表达有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在课堂上,既要加强口语表达练习,也要加强书面表达练习。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设计一些表达练习,这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某个话题、一幅插图、一种有特点的表达,都可以成为学生练习表达的契机。这样,在表达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之后,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日出时的景色,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景象;最后,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日出美景。这样从观察到交流再到表达,看、说、写相结合,让学生把学习到的作者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

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受益终身,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培养,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积月累中过程逐步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信任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振宏. 学习动机理论 社会认知的观点[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1.

[2] 金甫. 感悟教育 教育路上的行与思[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