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云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特别是对于汉字的学习,如何优化识字资源,提高小学生识字效果对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也是小学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果,本文提出了通过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等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关键词】识字;效果;低年级
低年级的小学生如何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进行枯燥的、反复的领读,学生进行跟读,来达到识字的效果。这样的方式往往会损害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出现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识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汉字。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生总是对各种各样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教师的作用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对于汉字认识领域,如何让学生对汉字的认知感兴趣,这才会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汉字的学习,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提高识字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情景、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1.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识字方法过程十分枯燥,一间教室里学生跟着老师学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枯燥无味,整堂课下来,效果几乎没有。所以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尤为重要,既不会让学生和老师产生厌烦的心理,又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环境需要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学。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但年龄小,害怕犯错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打破这一问题的关键,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教师不妨放下老师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世界中,与学生一起进入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把观察到的词语、动作、行为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让学生自发性地去学习汉字。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愉悦的课堂中识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学生多鼓励表扬加以引导
在多年的教育经验中,我发现大多数教师都不能放下老师的身份,在学生犯错时,不是鼓励而是批评。有些教师还会对差生“特殊对待”,其实学生本无好坏之分,适当加以鼓励引导,都会成为好学生。低年级的小学生对老师本质上就有一种畏惧的情绪,如果老师还总是以批评的方式,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也会受到损害。在教育学生方面上,教师要学会如何去肯定学生、赞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即使学生的话不对,也不要去否定他,要说一些赞美的话。例如,在学习《古诗二首》时,刚开始接触时学生肯定对古诗的读法不了解,甚至有些字都读不准,我们老师应当在学生读完后,无论正确与否都给予赞美,如“读得真棒!”“你真了不起!”“读得很好!”等,并给予掌声。学生也是需要鼓励的,当我们把对学生的批评换成鼓舞时,会给予学生无穷的动力,会让他们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活跃,对识字的兴趣愈来愈浓烈。
二、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
习惯是学习良好的导师,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小学生是否有识字的习惯关系到今后的成长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所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1.课前预习,提高主动识字能力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学生浏览课文,预读课文,找出生涩难懂的字词,标注读音,并与它相近的字词做比较。反复记忆生词的字形、拼音。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大致的了解,哪些字词会读会写,哪些字词不会读或者不会写,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在听课时可以很轻松地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大大提升了听课效率。当学生形成习惯后,会自然地在课前进行预习,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2.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主动识字能力
养成了识字习惯之后,课本上的字词当然不能满足识字的需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文化则也是,所以应增大课外阅读的数量、质量。在学校,老师可以选购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开始最好是故事书、动画书等以大量卡通图片为主,汉字为辅的读物,而后可以慢慢地改为不带卡通图片的故事书,到最后为一些简单与课本相关的读物。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一课时,先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趣的古代小故事,教师不妨趁热打铁,为学生选择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作为学生的课后读物。在家中,家长同样可以购买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读物和故事书,在饭后休息时以奖励的方式让孩子阅读读物,将不会读的生词教给孩子。这样,学生的识字水平会得到很大提高。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第一,在游戏中识字。一味地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学习识字,不仅学生,老师也会疲倦。将游戏融入到识字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愉悦、欢快。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节日延伸,将关于节日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又在桌子上放置写有各种节日名字的卡片,让学生读出卡片上节日的名称,并寻找它。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字谜游戏,如“山上还有山”是“出”字,“十张口,一颗心”是“思”字,“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是“尖”字。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汉字,又愉悦了课堂氛围。
第二,在比赛中识字。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强,具有好奇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偶尔穿插一些小比赛,往往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例如,刚教完学生一些生词后,可以让大家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朗读生词的开火车比赛,看哪一组的小火车开得又长又快;又如将学过的生词进行随机排布,让大家以擂台的方式随机识字,答错误的学生失败,答正确越多的学生获胜。这些小比赛既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又在比赛中增加了识字量。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汉字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识字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增加课外阅读量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在识字学习中不批评学生,多鼓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杨玲燕.小学低学段字源识字教学的策略与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24):298.
[2]石滿霞.农村小学低学段小班的识字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0(4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