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容
【摘要】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它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处。然而,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容易造成学生知与行的分裂,因此,让德育回归于生活是提高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策略
著名教育学专家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也主张“生活即教育”,两者都强调了生活和教育必须联系在一起,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要生活化,它主张将小学生的德育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小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社会道德要求,发展自我道德意识,培养自我道德行为能力。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必须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材施教,尊重和理解他们,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德育回归生活,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目前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及其问题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逐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让小学生立足德育实践之上,发展良好道德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目前而言,德育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者对德育认知上的偏差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完善人格,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德育是关键的一环,但是却缺少相应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手段将德育理念落实到德育实践中去,导致形成“空谈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现象。在这种德育教学模式下,教育者忽视了小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无法深刻感受德育理念,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以致于德育效果不佳。
2.教育者忽视了德育社会教育功能
就目前小学德育教学情况来看,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如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出乖巧、懂事的形象,可在家里却是“小霸王”,大多数原因正是由于教育者的教学方式脱离了社会现实,社会、家庭、学校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德育效果就被大大削弱,小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社会,感受社会,那么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就会降低。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策略
第一,德育目标生活化。在德育生活化的视域下,教育者一定要先明确德育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德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之下,教育者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之时既要重视小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又要善用德育理论知识,指导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让理论具体化为易操作、可操作的行为规范,让小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中深刻感受德育的核心理念。另外,教育者除了要注重小学生的德育以外,还要重视小学生的美学教育,因为只有提高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分辨善、恶、美、丑,从而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我们要重视环境熏陶的作用,学校的文化长廊,班级的宣传园地、家中的一草一木等都应精心设计、用心布局,以达到环境育人的功效。
第二,德育内容生活化。小学德育课程从来都不单单只是一门拥有理论知识的空洞学科,它既包罗万千规则,又海纳百川思想,不仅涵盖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又反映了人们的内心追求。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时,必须采用“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有效结合,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别差异性,调动个体的思维和情感因素,让德育内容融入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实现德育目标,形成一定的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知与行的合一。例如,在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这一主题时,我们在课堂上如何描述、强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都不易唤醒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倒不如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领悟,感化。教师可以课内或课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园内或校外观察植物,通过制作植物名片,画我心中最美的植物伙伴等让学生认识、了解身边植物的作用。经过观察欣赏、动手操作,促进了学生对自身环境的认同,随后再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生活中破坏自然的事例,这种情感的反差,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地爱护环境、爱护自然,使得德育落實到实处。这样,教育通过生活迸发出应有的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体会道德的内涵,学会关心身边人,身边事,建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
第三,德育形式生活化。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课堂之中,德育形式主要以教育者采用教材单向地向学生传授德育理论知识为主。这样的德育方式下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者要拓宽德育教学的空间,把课本中的德育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深化德育理论,构建完整的德育认知模式。我们可以开展“让德育回归生活”专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德育真谛。例如,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者可开展相关的“我爱我的祖国”等系列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多种德育活动形式深刻了解祖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此外,教育者在教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调动学生的情感主动性,在生活中接受教育,不断地在“认知-体验-实践-感悟”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由此可见,德育形式生活化,完成了塑造学生美好品格的目的,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德育领域扩大化。学校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还应当联结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其次,学校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多向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形成良性的沟通,达成一致的德育主张,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
总而言之,德育生活化让德育回归日常生活,将道德理论知识内化为情感和意念,外化为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力,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蒋有龙.小学德育的生活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4-35.
[2]罗晓玲.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J].文学教育(下),202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