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敏
中国的说唱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据统计,至今仍有500个左右的曲种活跃在民间。在众多的曲艺艺术中,苏州评弹(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犹如并蒂莲花,绽放于江南曲苑,扬名于海内外。
与其他曲艺相比,苏州评弹在教育方面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上海、江苏等地的戏曲学校就开设了评弹班。1962年,经陈云同志提议和亲自关心,曲艺界第一所专业学校——苏州评弹学校正式建校。评弹学校的目标是培养评弹演员,教学内容专业性强,侧重于说、唱技艺,应用型多,理论型少。因此,评弹教育的学科建设和教材体系尚不够全面。从这个角度来说,《苏州评弹表演艺术》的出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既是评弹理论研究的阶段总结和系统呈现,也是迈向学科建设的重要一步。
作为中国曲协主编的高校专业教材,《苏州评弹表演艺术》以翔实的史料和资料为基础,以扎实厚重的理论为支撑,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系统性强,专业性强,可读性强。本书对评弹艺术本质的论述能使研究者获得理论滋养,使从业者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也能使评弹爱好者增长见闻,提高审美能力。书中揭示的评弹发展规律,则为当下的道路提供了启示,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随着猴年央视春晚节目《山水中国美》的惊艳亮相和电视剧《都挺好》的持续热播,苏州评弹逐渐成为全国观众熟知和关注的“网红”。知名度提高了,但是人们对评弹的了解非常有限。
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缺乏准确的称谓,就会造成表述的矛盾和混乱。
作为一本教材,首先要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评弹,为什么叫评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可以纠正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使读者在宏观上初步形成基本的、正确的观点,为后续的深入了解打好基础。
过去评弹演出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州、无锡、常熟、嘉兴、湖州等一带,在称谓上并不冠以“苏州”两字,只称评话、弹词,如上海市评话弹词研究会、评话弹词大会串等,两者很少合称。据我所知,“评弹”最早见于1942年2月《申报》刊登的沧洲书场除夕会书广告,因其中一档节目由评话艺人韩士良和弹词艺人朱耀祥、赵稼秋合作,报纸特别注明“评弹档”。不过这种写法仅此一例,其他演出虽也有类似组合,却没有这样标注。
“評弹”之名是在解放后才开始流行的。当时,评话弹词被统一纳入“戏曲”范围进行管理和改革,或许是为了使用方便,上海市评话弹词改进协会被简称为“评弹改进协会”“评弹协会”。当艺人们组建团队时,就顺理成章地叫作评弹团、评弹组。在新闻界,一些新文艺工作者不求甚解,在报道新编的评话、弹词作品时将两者混为一谈,命名为“新评弹”。此后,中篇书目大行其道,“中篇评弹”的称谓也随之流行。早期的中篇常由评话、弹词演员合演,称之为“评弹”尚可理解,后来许多中篇完全由弹词演员出演,但无一例外都被称作“中篇评弹”,而完全由评话演员出演的中篇,则名为“中篇评话”。凡此种种,都会使人产生误解:有说有唱的就是“评弹”,光说不唱的是评话。从当时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发现,张鉴国、高雪芳等艺人在谈到自己参演的中篇时采用了“中篇弹词”的名称,但是这种说法显然并未引起注意。
久而久之,评弹曲调、评弹音乐、评弹开篇等名词层出不穷,即便在评弹流行地区甚至业内也是司空见惯之事。时至今日,混乱的称谓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一些全国性的曲艺活动中,中篇评弹、中篇弹词、苏州评弹、评弹表演唱等名称五花八门,使人无所适从。这种错误对媒体或观众而言似乎无伤大雅,但是对于从事评弹演出、教育和研究的人来说,应当有个正确的认识,在使用时尽量做到准确,防止以讹传讹。
《苏州评弹表演艺术》这本教材不仅把“评弹”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在称谓的使用上也作出了正确的示范。综观全书,不管是标题还是正文,凡总称或泛指时使用苏州评弹,具体论述时则分别指明苏州评话、苏州弹词。在特定语境下,省略“苏州”两字,称评弹或评话、弹词。例如,对团体、书目和演员群体,可以泛称评弹团、评弹演员、评弹书目,当特指某个节目或演员个体时,应称长篇评话、长篇弹词、弹词开篇、评话演员、弹词演员等。
书中以“评弹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纵向呈现评弹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通过这个窗口,读者可以观察到评弹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也能够探求评弹艺术发展的规律。
评弹艺术自诞生至今已有三四百年时间,从初创到逐渐丰富、成熟,发展之路漫长而曲折,历代从业者在传承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变,使之适应时代,与时代同步前进。他们做出的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
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艺术平平的青年弹词艺人为谋求出路,组织“化妆弹词”班子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演出,他们将长篇弹词改编成连台本戏或折子戏,唱腔仍以弹词“书调”为主。这种新颖的形式一开始颇能吸引听众,但是时间一长就遭受了冷遇,说书人放弃“说”的特长去演戏,其效果可想而知。解放初期,上海评弹界在参与政治宣传时经常编演“书戏”,并取得优异了的成绩,部分艺人以此为契机,打算建立评弹实验剧团,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了解这些历史,有助于我们认清艺术规律,少走弯路。
全书的主要篇幅用于阐述评弹艺术的本体特征,从文本、表演、音乐、审美等领域入手,做了全面剖析和充分论述。这些内容,对于读者了解评弹的艺术特征、文化价值和美学内涵都是至关重要的。
评话与弹词都是说书,是“说”的艺术。评弹的“说”不是简单的说话,而是一种成熟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说书人对书情的表述、对事物的评判,书中人物的对话和思想活动、内心独白,都通过“说”来表现。评弹语言体系的“六白”能够通过语言种类、语气、声调、节奏的灵活变换,使书情呈现显得生动,引人入胜。
“说”是评弹表演的核心,其他艺术手段都是“说”的延伸,都是为了辅助“说”而存在的。例如评弹的“起脚色”,谓之“说法现身”,与戏曲演员扮演角色有本质不同。说书人以本来面目登场,无法借助服装、道具表演人物,只能通过说、做结合的方式“起脚色”。一边“开相”勾勒形象特征,一边配以适当的面风、手面等动作,使人物“成像”。这个过程以“说”为主,“做”是辅助性的,点到为止。再如弹词的唱,须以咬字为重,唱腔服从于字音,其功能是调节“说”的单调,弥补“说”的不足,增强“说”的效果。
浏览全书不难发现,不管是评弹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还是以“说”为核心的表演体系,都是历代艺人在说唱长篇书目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部优秀的长篇书目,一定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特征、文化价值和美学内涵;一部优秀的长篇书目,一定会孕育一批名家响档;一个评弹演员,只有在说唱长篇的过程中才能锤炼并形成全面的技艺;成名成家的演员,一定拥有至少一部代表性的长篇书目。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评弹的长篇演出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大多数听众而言,到书场听长篇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许多演员来说,长篇收入也不再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但是,不利于长篇演出的现状并不能否定长篇的重要性,身负传承重任的有识之士应当坚定认识,转变思路,积极探索适合当代的长篇之路,在“说”的艺术上下功夫,找突破,通过创作新书目、开辟新阵地、培养新听众,激发和维持评弹艺术的发展潜力,使之与时代同行。
(作者:苏州市曲协秘书长、常熟市曲协主席)(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