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改刚要》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我几十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对如何评价数学课,如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我认为上好数学课,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
课堂设计是有针对性的,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只有读懂学生,精读教材的课堂教学设计,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表内除法”时,我考虑到除法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因为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为此,教学时我借助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和体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引出“平均分”。然后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组动手操作:平均分8根木棒;平均分12个小圆片;平均分15个五角星等。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这就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了基础,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生动有趣的情境
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才能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可以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谐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游戏来实现。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兴趣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兴趣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小学生好奇,好动,他们愿意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在教学“8的加法”时,我用游戏的方法引入,在讲台前面画了一個圈,准备8个沙包,请同学站在线后面往圈里投,然后根据结果列出8的加减法的算式,使学生感到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学数学就像做游戏一样,让乏味难懂的数学变得直观有趣。从而使他们在游戏中逐步掌握了8的加减计算方法,并得出结果,比以前从算式得出结果容易接受,符合儿童的特点。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更让学生体验了学数学的乐趣。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课堂成为自信进取的空间
新课标强调“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后进生更是如此。
自信是未来人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个人的自信心将决定他成才与否。如果忽略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样是教育的失败。如果学生没有因为做不上题而感到沮丧,只要他保持自信,他可能会在进一步学习中逐步学会。然而如果他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太笨了,那恐怕他真的学不会了。这种反复挫折感会使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最重要的要在挫折中坚持自信,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如何能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那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延缓对知识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个性特征不同,所以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时间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学时不能要求所有人在同样时间达到同一水平的理解。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针对这一点,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延缓知识评价。允许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对同一内容的理解。更加注重对学生过程所表现出的行为、语言、想法、做法、态度进行多方位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二)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树立以表扬为主的评价基本原则,有人讲:“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冷言冷语下有爱迪生”。作为教师要用一种“无错原则”来看待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要看到他们是成长中的人,不要吝啬你的赞赏和表扬,也许你哪一次不经意的话语就能足以让学生永生难忘,而成为激励他成才的动力。
教学中我经常这样做:课堂上我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作业中出现错误,我用圈注明,给学生改正的空间,学生更正后再批改。对学生的激励就是对他们成功的一次次肯定,成就感逐步强化,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就逐步树立起来。
四、鼓励学生创新,求异,使课堂成为主动创造的天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好奇,好动,好胜,他们爱问,喜欢探索,喜欢独创。他们的思想不愿受约束,喜欢追求与众不同,从而突出自己,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地前提。同时放开学生手脚,让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想象,自觉探索就是创新的条件。来自成人世界的过多的干涉和约束只会使学生想象的翅膀折断,创新的火花熄灭。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把课堂主角地位让给学生,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设想,赏识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肯定他们花样百出的做法,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总之,素质教育强调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一切教育都要顺应人类自身的需要。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他们虽然小,但是他们是灵动的人,有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处理事情的方式。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了解学生的需求,并顺应他们的各种需求,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的自我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中心小学 覃盛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