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6岁幼儿的人格形成和发展

2021-06-15 16:59端木华森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贝贝人格小朋友

儿童的心灵就像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晶,也是蕴含着无穷宝藏的宝库。他们每种行为的背后都蕴含着特殊的心理密码,需要大人们去用心挖掘。但因为儿童心理上和思维上与成人存在差异,甚至完全不同。教师要用心去呵护每一位孩子,关注每一个细节,让孩子身心快乐的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的责任重大,3-6岁这个年龄段是幼儿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和学习兴趣。

2013年,当时我刚刚入职,所在的班级是大班,孩子们对我非常陌生,我对孩子们也可以说不了解。但是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班里有一位男孩子,非常内向,做事也是中规中矩,但是有时候老师和他说话,他的回应也是淡淡的,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大方、热情。于是,我每天都格外地关注他一下,早上我主动和他微笑着打招呼,刚开始他还很不习惯,可时间一长,慢慢地他变得也会微笑着回应我,最后,每天居然能主动跟老师打招呼了,而且偶尔还能跟老师聊一小会儿,分享他的生活趣事。这件事其实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是却改变了一个孩子的性格,让我这个新教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升华。

而现在,我所在的班级为小班,小班幼儿年龄小,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培养。

我们班的小五月是一个活泼可爱、漂亮伶俐的女孩子,从入园以来,她慢慢地适应了集体生活,从刚开始的自我、封闭,到现在变得开朗、热情、大方。我们十分有成就感。

可最近,我发现她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如厕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解小便,她站在旁边和其他幼儿聊天,等别人都解好小便走了,她就对我说:老师,我尿裤子了。我对她说:你刚才憋的时候怎么不解呢?她也没有回答我。接下来我又观察了她好几天依然如此,用尽了办法说尽了话也是效果甚微。

因此我首先先与五月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妈妈很生气,说:“老师,她就是这样,不憋到极致不去厕所,她又欠打了!我必须得给她关小黑屋了!”我听过之后,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被关在小黑屋里,我肯定特别心疼,所以我及时劝阻了她,并且说:“五月妈妈,小月月这个属于小事,咱们得对症下药,千万不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想了想,我又说:“不然这样吧!月月妈妈,周末这两天您在家也观察两天,看看她解小便的情况。”月月妈妈答应了,也和我说好,想想其他的教育策略。

下周孩子来园后,我换了一种方法,我与班里老师沟通,我亲自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健忘的贝贝》,故事里的贝贝因为贪玩,忘记了吃饭、睡觉、如厕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在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偷偷地看了一眼五月的神情,感觉有些微妙的变化,我就着这个机会,问孩子们:你喜欢贝贝吗?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贝贝改掉这个习惯呢?我看到五月低下了头,在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时候,五月的头越来越低,但是这个时候,我又说:“贝贝如果改掉了这个习惯,你们会和他成为好朋友吗?”孩子们马上笑着说:“会!”再看五月的时候,她抬起了头,也冲着我笑了。

自从那时起,五月再也没有尿裤子的现象,单一的说教方法并不长久,教师的言行和教育方法,都要随着孩子的改变而改变,这个改变需要耐心和爱心,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更加让孩子的人格有了新的完善。

我们班的丝丝,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子。学什么东西都很快。但是最近我发现,她做事情非常不在状态,上课的时候也总是走神,而且越来越内向。我知道丝丝是因为家庭原因,父母都忙于工作,天天跟着姥姥,在家里几乎没有人和孩子玩、交流和沟通,孩子变得非常缺爱,因此总是在老师的身上求关注。我自己也是一位母亲,所以我对丝丝那些可爱的行为一点抵抗力都没有,每天她都要借着机会和我说说话,我也是她最佳的倾听者,还会及时给予她回应,所以她现在非常依赖我,性格也渐渐变得开朗了起来,有一次还偷偷地告诉我:”老师,你就像我妈妈一样。”

教师对待孩子不仅仅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还要照顾孩子的情绪和人格的形成,对待孩子要面向全体,绝不能忽略每一个细节,不能忽略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我班有一名活泼好动、聪明的男孩子,他的名字叫申申,他是班里典型的调皮大王,孩子们经常告他的状。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书,而在搶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申申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但是我发现申申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特别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同时我还发现申申是一个热心肠的孩子,每次都能帮助老师干活、分发餐具,整理玩具,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希望得到更多关爱的孩子。从那以后,我每次表扬孩子们的时候,会特意点到申申的名字,活动的时候也是装作不经意间摸一下他的头,对着他微笑、点头,露出赞扬的神情。慢慢地,我发现申申变了,和同伴们交往的时候懂得了互相谦让和分享,做事也变得专注了,还时不时地向老师“求表扬”。在申申的身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不论是人格的发展或是形成,都需要教师在纸上绘画美丽的图案,才能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孩子们的童年应该是非常快乐、无忧无虑的。我们要做孩子最佳的倾听者,让孩子对我们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要肯定孩子的价值,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既是孩子的好朋友,也是孩子成长之路上的引导者,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对我们的事业负责,对孩子们负责,做孩子最好的人格教师。

天津市津南区第一幼儿园 端木华森

猜你喜欢
贝贝人格小朋友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贝贝失踪了
冬天来了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