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映冀中

2021-06-15 10:52
乡音 2021年6期
关键词:区党委剧社导报

■ 列 兵

夜幕下,三百多村民集聚在学校的教室里,听老师读报纸。你能想象这是什么年代的事吗?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抑或七八十年代?其实,这是20 世纪40 年代抗日战争最激烈时,发生在冀中地区饶阳县南李岗村的情景。

冀中地区的党政军民不仅对敌斗争英勇顽强,可歌可泣,在那样残酷的环境下,在那样贫乏的条件下,居然诞生了灿烂的抗战文化。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办报纸、办剧社、搞征文、搞摄影……红色的抗战文化像熊熊火焰,映红了冀中大地。

循着《冀中导报》的足迹一路走过,能看到它创造出的中国新闻史奇迹。

当年,南李岗村群众读的就是《冀中导报》。

1938 年9 月10 日,任丘县(今任丘市)陈王庄,冀中区党委机关报《导报》创刊,后更名为《冀中导报》。这份诞生在烽火硝烟中的报纸,也是《河北日报》的前身之一,它见证了冀中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也见证了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牺牲、英勇奋斗、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循着《冀中导报》的足迹一路走过,能看到它创造出的中国新闻史奇迹。报纸创刊不足半年,由于日寇集中优势兵力“扫荡”冀中根据地,报纸被迫停刊。同样不到半年时间,贺龙率领120 师来到冀中,和冀中军民一起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形势趋于稳定,区党委决定《导报》复刊,并更名为《冀中导报》。1942 年5 月,日寇对冀中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五一”大“扫荡”,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冀中导报》被迫再度停刊。1945 年6 月,抗战胜利在望,《冀中导报》在饶阳县长流庄再次复刊。严冬到来,它就隐忍于地下,稍一转暖,它就迅速萌发。真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虽然停刊,但《冀中导报》熊熊的生命之火从未熄灭。报纸停刊后,报社工作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分散到各个分区去,帮助地委办机关报。比如,王亢之到七分区办《黎明报》,肖竹到八分区办《胜利报》,周景陵到九分区办《团结报》……他们分则为分区报纸,聚则为《冀中导报》,这种一声令下,应声而聚;又一声令下,遍地开花的办报方式,是战火硝烟中,共产党人的独创。

全面抗战初期,战争破坏了正常的消息传播渠道,地处敌后的冀中地区人心惶惶。《导报》及时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方针政策,刊出新华社播发的抗战消息,如同在暗夜中举起明亮的火把,不仅遏制了种种谣言,还鼓舞和激发了冀中人民的抗战热情,指明了抗战的方向。第一次复刊后的《冀中导报》更加注重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报道人民群众千方百计打击敌人的消息。饶阳县《冀中导报》纪念馆内,收藏有1941 年3 月30日的半张剪报,上面就有饶阳县游击组英勇伏击敌人的消息。

《冀中导报》纪念馆

《冀中导报》

报纸还宣传建军建政、减租减息、发展农副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一切与党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关的新闻。第一次复刊后,除《冀中导报》之外,他们还出版综合性刊物《导报月刊》,青年读物《战斗生活》,面向农民的《农民报》,以及配合争取伪军工作的小报《北斗星》。第二次复刊后的《冀中导报》不仅开设了副刊“平原”,还在第三版新辟了“经济副刊”,在第四版设置了“老百姓”专栏。这样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读者能不喜欢吗?冀中根据地差不多每个村都有读报小组,定县(今定州市)齐庄村最初只有一个读报点,后来发展到4 个,全村70%的人都参加了读报活动。

办报纸就意味着牺牲,这是当今的媒体人体会不到的。但是在国土沦陷,强盗横行的年代,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1942 年,《冀中导报》记者科科长兼新华社冀中分社副社长沈蔚同志在敌人的“扫荡”中牺牲,年仅25 岁。第二年,原《冀中导报》记者、文艺编辑,分散到九分区担任《团结报》社长的周景陵,在高阳县雍城村与敌人遭遇,壮烈牺牲,年仅27 岁……

《冀中导报》的编辑、记者团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年轻到我们今天难以想象。朱子强任总编辑时19 岁,范瑾任社长时20 岁。就是这样一群青春勃发、花样年华的青年男女,冒着生命危险,在最为惨烈的战争中,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高举着革命的火把。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活得阳光,活得快乐。即使敌情危急、吃糠咽菜的日子,工作之余他们还经常和驻地群众联欢,演唱范瑾作词的歌曲《平原的文化兵》:

平原的文化兵,

勇敢年轻又强壮,

拿起铁笔钢板当刀枪。

高举新文化的大旗,

辉耀着田野和村庄……

作为革命事业的后来人,今天重读《冀中一日》,从初心使命,理想信念,牺牲精神,乃至文风,都令人击节赞叹,感慨不已。

1941 年春节后的一天,冀中地区各群众团体随同军区雪夜行军,来到滹沱河北岸安平县彭家营村。45 年之后,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李英儒回忆说:“一路上大雪纷纷,四周大地是一片茫茫的银白世界。抵达目的地彭家营村恰是凌晨时刻。村外雪深盈尺,掩盖了田园阡陌道路河渠。在这样暂时安定没有敌情的环境下,冀中抗联各团体的领导同志们,开始讨论起《冀中一日》的写作问题。”

事情源起于时任冀中文化界抗战建国联合会副主任、作家王林。受到高尔基主编的《世界一日》、茅盾主编的《中国一日》启发,王林一直在谋划发起一次《冀中一日》写作活动。这一提议得到冀中区领导黄敬、程子华、吕正操等人的热烈赞同。经过研究,冀中区党委正式发出关于编辑《冀中一日》的通知。通知中说:“冀中党政军民共同决定编辑《冀中一日》,反映冀中全部生活情形,加强宣传工作,并已决定5 月27 日为《冀中一日》所要记载的日子。”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及全体同志应该了解《冀中一日》的编辑在党的宣传事业上的意义……下级同志不能写稿者,可自述意思,发动文化水平较高的同志代为记录,尽可能做到全党同志能写文章者,都写稿;不能写稿者,亦能口述思想,请人记录成稿。”

据王林回忆:“1941 年时,冀中根据地的范围并不大,主要包括敌人据点和交通线中间的一些村庄。即以冀中腹地最大的一块根据地深县(今深州市)、武强、饶阳、安平相连接的边缘地区来看,周围不满百里。除了上述各个县城是敌伪据点并设有环城岗楼和公路以外,尚有西蒲疃和圣水等据点像羊毛疔一般扎在中间。”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冀中区党委下决心发动全冀中的党政军民编这样一本书,对于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冀中一日》在冀中红色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至于为什么选择记录5 月27日这一天的个人见闻,原因非常简单:这一天不是任何节日和纪念日,是个极为普通的日子,更能够代表冀中军民的日常生活和斗争。

在区党委领导下组成了强大的编辑队伍,并推举作家王林、孙犁、李英儒为主要编辑。即使站在今天来看,这也是一个“大咖”级的组合。

在抗战最艰苦的关头,这样一个活动给各阶层群众带来的不仅仅是新鲜的感觉,还有期待、兴奋、思考。活动中,连儿童团都发动起来。以往儿童团站岗只是查路条,在区党委发出通知,5 月27 日到来之前的日子里,各个村口的儿童团手里多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冀中一日。过往行人要在儿童团指导下读出这4 个字,并回答冀中一日是哪一天。

冀中的干部群众以空前的热情参加到这次“我写我”的活动中来。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人们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王林回忆:“到了那一天,有不少不识字的老太太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纸张去找人‘代笔’。在抗日战争最前列的冀中人民对于革命事业是热爱的;对于战胜日本强盗是充满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他们把《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当成一种对自己的鼓舞,对敌人的示威。”如果说王林的回忆充满庄严,那么诗人远千里的回忆则语调轻松:“写作运动一布置下去,全冀中的军民个个喜笑颜开,好像是大家要集体产生个儿子,这个儿子必然聪明、智慧、勇敢,能集中体现父母们的一切优点和希望。”

6 月份就开始有人送稿子了,到7 月份就形成了高潮。挑着担子送来的,推着小车送来的,甚至有一个村子的稿子就装了一麻袋,套着大车送来的。最后,送到总编室的稿子有5 万篇之多。稿子装在麻袋里,用大车拉着打游击。总这样也不是办法,后来就决定在安平县的彭家营、郝村、杨各庄一带进行编选工作。冀中区党委集中了40多个宣传、文教干部,用了八九个月的工夫,初选出200 多篇稿件,编为4 辑,油印了200 多本,送到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遗憾的是,刚刚送出去,日寇“五一”大“扫荡”就开始了。这200 多本油印的《冀中一日》有的散失,有的损坏。新中国成立后,历尽曲折,直到1960年5月,才重新找齐4辑《冀中一日》正式出版,这是后话。

虽然当年未能正式出版,但《冀中一日》写作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却长留在冀中乃至中国的文化史上。孙犁说得好:“冀中人民在从对旧文学的爱好走上对新文学的爱好,在生活创造之外,从事艺术。《冀中一日》大浪潮后,文艺急转直下,成了群众的。”

《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引起连锁反响。日寇“五一”大“扫荡”过后,冀中六地委发动了“伟大的一年间”写作运动。七地委发动了“伟大的两年间”写作运动。抗战胜利后,冀中区党委发动了“抗战八年写作运动”。

时光如水。作为革命事业的后来人,今天重读《冀中一日》,从初心使命,理想信念,牺牲精神,乃至文风,都令人击节赞叹,感慨不已。书中有一篇文章叫《我和县长》,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不到100 字。全文抄录在这里,让我们一窥《冀中一日》的风貌:

我管着担水,我管着做饭,县长管着开会,管着做报告,还管着批阅文件。除了这个以外,我和县长一样学习,一样游戏,一块儿锄地,一块儿浇园。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吧,我们这里伙夫和县长的肩膀一样平。

《冀中导报》纪念馆内,依旧保存着那个年代的印刷设备。续铁标/摄

当年,在遍地血与火的冀中,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不仅创造了红色的抗战文化,而且把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吕正操回忆录》中说:“当时建立了一个火线剧社,演戏的作用很大。保定附近清苑县(今清苑区)有一个联庄,我们一去就打,路也不让过。后来,剧社在它附近演了几场戏,联庄的人,先是青年,悄悄地过来看戏,越来越多。从此把人都争取过来了,成立了一个大队。”这就是文化的感染力。

吕正操将军所说的火线剧社,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冀中平原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个文艺团体。它的前身为河北人民自卫军宣传队及少年先锋队,成立于1937 年11 月。1938 年初改称火线剧团,王林任团长。同年10 月,该团与冀中军区宣传大队正式合编为火线剧社,隶属冀中军区领导。

既然叫剧社,顾名思义首先是演剧。他们演出话剧、京剧、歌剧,也演唱歌曲、表演舞蹈、说唱曲艺。剧目有引进的,但更多的是及时创作、演出一些反映部队生活和根据地农村生活的话剧,宣传抗日,教育群众,打击敌人。话剧《把眼光放远一点》表现日本侵略者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某村庄被敌人占领。村子里兄弟两人的儿子都参加了八路军,老大支持儿子抗日,老二唆使儿子“开小差”回家,并想让他到岗楼自首,领取“居住证”。最终在老大的劝说与事实的教育下,老二夫妇觉悟了,其子又归队参加抗日斗争。该剧多次在部队和农村演出,产生了很大影响。1941 年10 月,为悼念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剧社创作了大型话剧《马母》,在追悼大会上演出,反响热烈。他们还创作演出了解放区最早的歌剧《王秀鸾》。这些演出鼓舞了部队士气,提高了农民觉悟,增强了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火线剧社并不只是演剧,还帮助部队开展文化工作,譬如唱歌。当时冀中军区非常重视部队的文娱活动,如果有的连队不会唱歌,或者唱得不好,会被认为是政治工作落后的表现,连长、指导员就会觉得不光彩。而从延安或晋察冀边区传来的新歌曲,总是先由剧社学会,然后再到连队去教唱。

与隶属于冀中军区的火线剧社同时活跃在抗敌一线的,还有隶属于冀中区党委的新世纪剧社,由梁斌担任社长。梁斌是抗战前的地下党员,曾考入山东剧院,受过专门训练,能编能导能演。他到剧社之后,马上写出两个剧本《爸爸做错了》和《血洒卢沟桥》,并任导演,两部戏演出后获得广泛好评。

1940 年夏,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对梁斌说:“你们不能只是唱唱歌、演演戏,你们要像一只‘老母鸡’,孵出一窝‘小鸡’。”黄敬的比喻很形象。新世纪剧社不仅是个专业的宣传队,还是个普及文化的工作队,把辅导群众文艺活动纳入工作中。随后,剧社很快在无极、深泽、定县、安平、安国、博野招收了100 多名青年学生,开办训练班,为基层培养文艺骨干。王林在回忆《冀中一日》写作运动时说:“《冀中一日》稿件中有不少是描写不脱离生产的村剧团活动的,这是由于当时有大量的村剧团存在着、活动着。当时负责村剧团指导工作的梁斌同志,在1941 年冬曾统计过,能利用农闲经常进行演出配合中心工作的、不脱离生产的村剧团,在一千个以上。农民群众是喜欢‘载歌载舞’的,所以村剧团的活跃,就造成了‘歌声遍冀中’的气氛。”

《冀中一日》中确有一篇记载村剧团活动的文章叫《演剧》。记叙的是安国流昌村剧团和小堡村剧团应邀到东北马村演出的情景。小堡村剧团连续演了4 个小时,流昌村剧团接着演了两个小时,连续演了6 个小时了,台下掌声不绝,散戏后观众依然不肯散去。怎么办?接着演。“团员们越演越高兴,观众们越看越出神。不知不觉汽灯显得不太亮了,人们抬头一看,啊!天亮了。”从天黑演到天亮,这是怎样的演出,观众和演员又是怎样的精神面貌!歌声遍冀中,说明冀中的命运掌握在冀中人民自己手里,也预示着侵略者必定被打败。

当年在遍地血与火的冀中,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不仅创造了红色的抗战文化,而且把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其中许多的人和事,至今给我们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猜你喜欢
区党委剧社导报
« 医药导报» 第十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白音和新中国剧社的往事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抗战时期战斗剧社的戏剧活动及其作用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戏剧演出
2020年《证券市场导报》选题指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党委: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冲锋剧社在唐县
中共鄂西北区党委旧址急待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