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雨菲 凌应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百年党史是一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迎难而上、夺取更大胜利的光荣史,无数热情奔放的年轻革命者奋勇向前,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奏响了辉煌灿烂的生命乐章。如今,新时代的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火炬代代传承,广大青年务必要牢记初心使命,敢于担当、勇挑重担,以昂扬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力量、展现新作为、作出新业绩。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纵观五千年华夏文明史,担当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面临重大困难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挺身而出、敢于牺牲的责任意识,一种永不言弃、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一种心忧天下、“国之大者”的胸襟抱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广大青年要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担当”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朱子语类》中,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但作为一种精神,它的出现要更早,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奋争而产生的,并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敢于担当的仁人志士灿若星辰。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这些“脊梁”,滋养出舍生取义的仁者境界、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让中华文化艰难困苦、玉汝与成,久经劫难却从未断绝。中华文化不仅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而且显示出非凡的吸纳包容品格,我们在其中既可以领略春秋大义、感知家国情怀,也能够追寻尊贤尚功的传统、体悟除旧布新的精神,还可以完成对“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时代解读。当前,广大青年务必要从内心深处强烈认同民族文化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精神营养,获取奋进力量,努力做一名正直善良、明辨是非、性格刚毅的新时代青年。
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把对国家、对人民的担当写在了旗帜上。一大党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要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从早期投身革命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抗日名将”吉鸿昌,到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再到新时代“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他们用无悔的青春和生命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优良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总揽战略全局,把握发展大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合作交流中处处体现了“大国担当”。担当精神给人民以信心,给世界以希望。中国正在以崇高昂扬的姿态矗立于世界之巅,向世界展现出无限美好的光明发展前景。当前,广大青年务必要深刻地认识、牢记并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增强新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努力做一名政治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新时代青年。
“铁人”王进喜
担当是中国青年的时代呼唤。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背后是一代代青年的担当与努力。在古代,他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他们有“为天地立民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使命,他们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他们少年而立壮志,并为此坚守一生、奋斗一生。翻开近代的历史,毛泽东最初离开故乡时给父亲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周恩来12 岁便立下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时代的邓小平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寄出家书:“我参加了革命,要为国家富强、为天下穷苦人翻身解放而努力。……从此不能回家,也不能顾家了。”新时代召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我们看到“90后”“00 后”青年群体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青年的不屈担当,也让国人看到了新时代青年是拥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是心怀赤诚家国情怀的一代,也一定是能够担负起时代重任的一代!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广大青年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做国家事业的创新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做到想担想为。有担当的胸怀,才能不被消极的畏难情绪和懒惰心理所战胜,从而敢于拼搏、敢于担责。新时代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提升品格境界。要保持对马列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不断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将实现的信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积极培养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将每一个小我融入到祖国这个大我之中,将个人的事业理想与民族的振兴相融合、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担负起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时代使命。
提高理论素养,练就过硬本领,保证能担能为。理论素养愈深厚,愈能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重任,愈能要求自己具备与担负历史重任相符的过硬本领,从而实现使命担当。提升理论素养,就要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结合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练就过硬本领,就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努力解决能力素质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学习现代化、了解现代化,提高建设现代化的本领。要将课本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扎实基础、提高认识、掌握技能。唯有如此,才能求得真学问、提高真能力、练得真本领、实现真作为。
积极攻克难关,勇于自我批评,实现敢担敢为。“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新时代青年面临逆境时要积极攻克难关,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不断保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拼搏勇气,要不断强化“黄沙百战穿金甲”的顽强精神,要不断锤炼“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坚毅品质。要保持思想的常涤常新,勇于自我批评,及时自我反省,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及时改正。要敢于创新,将创新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去,打破惯性思维,大胆创新思路,以“功成不必在我,克难必定有我”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做新时代的先锋者、奋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