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钫,张文悫
(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实施剖宫产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承受的痛苦,降低难产产妇的死亡率。但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手术后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因此,临床上不可盲目建议其进行剖宫产手术。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异位妊娠。此病患者在妊娠早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其早孕反应与正常宫内妊娠的孕妇相同,部分患者可出现类似先兆流产的症状,如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等。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及胎儿的逐渐发育,此病患者发生子宫破裂或大出血的风险也随之增加[1-2]。以往,临床上常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清宫术。但该术式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本文对在玉溪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将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标准[3]。2)经超声检查,妊娠囊大部分存在于宫腔内,妊娠囊与膀胱后壁子宫肌层之间的厚度>3 mm。3)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患者对本次研究的依从性较低。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45岁,平均年龄为(31.23±2.54)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0.52±2.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清宫术(吸宫术和刮宫术)进行治疗,方法是:为符合吸宫术指征的患者进行吸宫术。使用宫颈扩张器将宫腔吸引器置入患者的宫腔内。在负压状态下对患者进行刮宫,并对刮下的组织进行吸附和清理。术中,操作者需密切关注吸宫器吸头的通畅度,若出现堵塞现象(刮下的组织过大可导致吸头堵塞),应立即使用组织夹钳取较大的组织,以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完成。为不符合吸宫术指征的患者实施刮宫术。术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及清宫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对其右侧股动脉实施穿刺。穿刺成功后,借助导管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对子宫动脉进行栓塞。根据患者子宫动脉的栓塞情况及血流情况,对其实施清宫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清宫术的操作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术后阴道出血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为(28.89±8.73)mL,住 院 的 时 间 为(5.63±1.87)d,术 后 阴 道 出 血 的 时间为(18.97±5.87)d;对照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为(104.67±15.78)mL,住院的时间为(6.89±2.56)d,术后阴道出血的时间为(25.87±4.76)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住院的时间及术后阴道出血的时间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阴道出血的时间(d)对照组32 104.67±15.78 6.89±2.56 25.87±4.76观察组32 28.89±8.73 5.63±1.87 18.97±5.87 t值 23.77 2.25 5.16 P值 0.00 0.03 0.00住院的时间(d)
接受治疗后,在观察组的32例患者中,出现下腹疼痛的患者有1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在对照组的32例患者中,出现下腹疼痛的患者有5例、发生大出血的患者有1例、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有1例、出现月经不调的患者有3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2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逐渐被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剖宫产手术属于开腹手术。该术式的创伤性较大,且会在子宫上留下瘢痕,不利于再次妊娠。此外,实施剖宫产手术易增加产妇术中出血及产后出血的风险。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妊娠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子宫瘢痕处的肌层较薄。随着妊娠的进展,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子宫内的绒毛组织可与子宫肌层发生黏连或植入的现象,严重者可发生子宫破裂。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妊娠囊位于子宫瘢痕处,有可能不在宫腔内,因此,临床上不可盲目对其进行清宫术,以防止其在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大出血[3]。目前,临床上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者认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生主要与前次剖宫产时造成的子宫前壁下段楔型缺失或子宫内膜未完全修复,致使瘢痕处形成细缝隙有关。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和体征无特异性,临床上主要使用超声检查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诊断其病情。B超检查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首选检查方式。B超检查可反复操作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将阴道B超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联合应用可更准确的诊断患者的病情。与进行超声检查相比,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可更清楚地观察到宫腔内部的情况,了解瘢痕妊娠的特异性表现、瘢痕与孕囊之间的关系等。临床上将终止妊娠作为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目的。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操作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以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传统的瘢痕妊娠终止手术需对患者进行开腹操作。采用该术式能够使操作者直观地了解患者病灶的大小及发生盆腔粘连的情况,并尽量为其保留生育功能。但该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高,不利于其预后。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逐渐被应用于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中。实施该手术时,可通过在患者的子宫动脉中注入栓塞剂或其他药物来达到栓塞血管的目的[4-5]。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特点。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使操作者在术中明确患者病灶周围血管的血流情况,有效降低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据统计,子宫内90%的供血来自于子宫动脉分支,10%的供血来自于卵巢动脉。可见,子宫与卵巢的血液循环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操作者虽然将患者的子宫动脉栓塞,但患者的子宫仍可通过卵巢动脉维持血供,从而可避免子宫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在本次研究中,在患者的子宫动脉内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可使其子宫动脉内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并形成血栓,可在不破坏毛细血管网的前提下阻断子宫动脉,减少妊娠囊周围的血流量,促使妊娠囊在缺血的情况下发生萎缩。但是,临床上在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及清宫术进行治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患者进行清宫术的过程中,操作者需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的子宫及宫腔内的其他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2)不可在患者子宫前壁的妊娠处进行多次或反复的吸引。3)在对患者进行清宫术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使用适量的缩宫素,以促进其子宫收缩,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4)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其临床反应,以防止其发生其他不良事件。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住院的时间及术后阴道出血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加快其康复的速度,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