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相关思考

2021-06-14 03:50苏崑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电力企业

苏崑

摘要: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受到关注,需要电力企业正视安全生产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应急管理方案,以保证其安全稳定运作。近些年,电力企业显现出诸多安全生产事故,这给企业造成了一定损失,也让社会处于恐慌氛围,对于稳定发展非常不利。本文重点概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策略,在详细分析现阶段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应该重视合理的安排,推动应急管理稳步前进。电力企业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作用突出,需要强化应急管理的力度,构建起可靠机制,使得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状态得以保障。

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属于电力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最为基础的指标,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在社会稳步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于供电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保证社会发展拥有稳固的动力支持,推动各行各业的长远发展,适当强化电力企业安全是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任何事故都能有效避免,这就需要做好必要的应急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理想条件。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就是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及处置等工作,通过构建起相对可靠的应急预案,促使着员工生命安全得以保障,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必须关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要求,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态势加以分析,确保各项管理方案发挥出保障效力。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原则

2.1预防为主

电力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证电力企业稳步发展的关键。在具体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应该重视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将多种预案的制定与防范工作密切结合。电力设施保护和宣传应该到位,强化公众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应该规范市场秩序,规避可能出现的多种危机,促使着大面积停电恢复控制更为到位。根据实际需要,需要确定可靠的电网恢复预案,还要积极落实演习工作,强化应急事故处理效力,保证做好有效的安排。

2.2统一指挥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应该接受统一指挥,需要在此原则的合理支持下开展工作,通过应急指挥机构与调度机构,将事故处理和抢险等应急任务有条不紊的开展。

2.3科学分工

严格依照分层分区的基本要求,保证实现统一协调,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让不同主体明确自身职责和要务,共同处理应急事故。电力企业需要结合电网结构以及调度管辖的范围,制定出更为适宜的应急预案,确保电网及时供电,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发电企业还要积极的优化“厂用电”措施,让电厂自身安全得以保障。电力用户结合着实际情况,可以适当配置保安措施,避免在突然停电时引起次生灾害。

2.4突出重点

事故处理以及控制的阶段,应该重视大电网的存在,还要将其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运用适当举措加以防范,避免事故范围明显扩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措施避免系统崩溃的问题,要将重点加以突出,应该在保证电厂厂用电源及重点输电设备及时恢复的情况下,强化系统本身的恢复速度。供电恢复中,需要对重要用户展开进一步分析,还要考虑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

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现状

3.1制度不够完善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还需通过相对可靠地应急预案制度保障实际工作的成果,若是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让企业更好的保证安全,避免较大的损失和严重后果。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的运行情况分析,多数企业的应急管理机制未能构建,即便是设置了相应的制度,基本实效也无法施展,降低了创建的效力。此外,部分部门的责任意识模糊,未能实现清晰规划,从而影响到具体工作的开展,多种风险事故一旦出现,将会影响到企业生产安全性,还会引起串联事故,最终给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3.2应急能力不足

电力企业发展中,企业职工的应急能力有待强化,他们对于突发事故常常表现出手足无措的情况,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损失。应该高度重视应急处理速度的提高,采取适当的培养方案加深员工认識,以此保证不同主体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多数电力企业还是将效益放在首位,缺乏对安全生产应急能力的理解,加之具体的应急管理措施不当,影响到应急管理工作的进程,甚至使其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处理工作的实效性不足,企业间不同部门配合度不高,在出现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案不够严谨。

3.3形式问题突出

电力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需要高度重视其开展的各项工作,应该运用科学化手段规范应急管理模式。目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救援停留在表面,相关职工的能力有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救援质量,甚至会给企业造成二次损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也要具备可靠的演练方案,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发现多数企业演练流于形式。还有些企业企图通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处理能力,但因采取的方法不合理,使得演练中漏洞百出,难以展示出一定效力,演练效果不佳。

4、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策略

4.1提升应急宣传力度,落实应急能力培养

在电力企业招聘人员上岗时,应该及时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通过提升应急处理宣传力度,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掌握安全技能,以此成为合格的上岗人员,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还需强化员工对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认识,使其全面掌握工作危险区域,排除多种隐患,通过合理自救或者是逃生技巧,保障自我的人身安全。职工也应该具备基本认知,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提高专项技能,确保应急处理工作能力得到强化。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各个部门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到具体的任务中。

4.2妥善推进准备工作,优化各项准备措施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应该将应急管理预案加以落实,避免应急处理流于形式的情况。还需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实践中,高度重视各项细节的安排,妥善解决核心问题。借助于相应的制度条例,使其发挥出一定的保障效力,确保各方主体的职责更加清晰,拥有对应的权限方位,扎实推进事故处置活动和救援演练活动等。及时修订应急预案,适当的优化对应编制,让相关人员的水平稳步提高,不断强化具体工作的成果。

4.3逐步优化制度体系,使其发挥保障效果

制定应急管理预案时,应该重视企业自身情况,还要结合企业的规模加以判断,确保生产情况以及事故处理等全面掌握。结合当前具体的需求制定出制度方针,将管理层的职责划分到位,构建起可靠的安全生产应急处理小组,使其担负着具体工作,保证遇到险情时及时解决。相关工作人员也要保持清醒的姿态,在制度条例的支撑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做好日常的检查和分析,将事故源头及时发现并遏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让类似事故有效避免。综上所述,应该在实践中高度重视制度体系的保障效力,将其适度优化和完善,确保国家、社会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更加稳定。

4.4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实现应急管理信息化

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需要重视应急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升项目管理部门的监督效力,使其发挥出一定的价值,推动具体工作稳步开展。必须对现场所有设备展开分析,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提升管理实效,促使着相应的监管效率和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设备进场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要领和技巧,科学使用管理手段监控设备安全。可以采取二维码扫码技术,让设备进场的相关情况一目了然,如进场时间、基本情况和负责人等,确保信息化管理实效更加突出。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密切结合,使得相应成果更加显著,达到了理想化的效益目标。

5、结语

近些年,电力企业反映出诸多的安全生产事故,由于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使得事态发展形势严峻,从而引发了巨大损失。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电力企业高度重视。电力企業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关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合理使用科学举措优化管理对策。通过本文的详细概述,明确了现阶段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旨在为广大同行业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潘攀,石力,石惠敏.“双碳”背景下电力企业新能源发电项目的融资障碍及破解路径研究——以宿迁运河港配售电公司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22(01):64-67.

[2]胡烨,张硕.以系统思维推进管理创新的路径分析——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勘察设计,2022(01):82-84.

[3]廖书长,郑哲.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实践——以南方电网惠蓄公司交通安全管理为例[J].现代企业,2022(01):13-14.

[4]辛保安.锐意进取 担当作为 开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2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新年贺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01):2-3.

[5]秦兵,傅文,梁玉荣,欧阳洋,廖上云.新时代电力企业领导人员培训体系构建探索——以湖南电力领导人员精准化培训为例[J].农电管理,2021(12):43-44.

[6]刘永,蔡博,谢焰.新时代电力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引领路径探究——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1):13-15.

[7]商宗义.多措并举 精准发力——华北能源监管局扎实开展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监管工作[J].中国电业,2021(10):36-37.

猜你喜欢
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