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写意油画的精神性

2021-06-14 03:01李勍
参花(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精神性

摘要:谈到写意油画,就离不开其中的写意精神,作为现代油画中的重要类别之一,其独具中国特色的写意性不容忽视。自从油画传入中国,艺术家逐渐对油画进行深入研究,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畫思想,写意油画应运而生。由此不难看出,写意性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暗含着一种审美和思维过程,并且能直接体现作者对艺术的自主意识。它是艺术家精心雕琢的结果,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诗意与禅意的融入与释放。本文本着探究的目的,以写意油画为中心,深入挖掘写意油画的精神性,并对典型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意蕴进行探讨,分析油画的表现方式和情感传达,并运用自己对写意油画的见解进行分析。

关键词:写意油画 精神性 情感传达 油画鉴赏

本文围绕绘画的布局、手段、情感传达、艺术表现力等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精神性在中国写意油画中的意义、地位以及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写意油画分析绘画的布局和构图,以及用写意油画与中国画的共通点来更直接地分析绘画中的意蕴与精神。第三部分主要列举典型人物的典型作品,归纳写意精神在绘画作品中的呈现和表达,进行分析、借鉴,旨在提高认识,引起大家对油画中精神性的认识和重视。进一步探究绘画的手段对画面氛围的影响,希望能够在探索实践和分析画作上找到一个新的方向。第四部分主要探究应如何在欣赏油画精神性的同时,简单地运用到自身实践中去,更好地读懂、理解、创作写意油画。

一、中国写意油画中精神性的产生和意义

写意油画作为绘画的重要类别之一,在创作的题材、方式、手段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和方法,而对于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最终效果,由于不同的人对色彩表现的认识不同,进而衍生出不同的艺术语言、艺术精神、艺术风格。写意油画这种西方绘画形式与中国写意观念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让人不得不关注的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写意性:诗意与禅意的表达和释放。这也可以说是源于中国画当中写意观念逐渐形成后的融入和发展。中西方艺术碰撞出的艺术精神和美学理念、“形与神”“境与景”。例如,尤其注重绘画意象表达的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等,虽然作品所呈现的风格迥异,但其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诗性是共通的。在绘画中,精神性的传达与创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共通的。情感传达少不了精神性的流露,精神性在赋予作品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一幅作品内在的灵魂。也就是说:精神性可以在画本身、创作者、观者三者之间产生最直接的情感共鸣,也是三者之间的重要桥梁。虽然每个人的角度和想法不同,但都介于思想和绘画之间,无论是刻意营造出的氛围还是不同人对画作的不同见解,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碰撞。

对于中国画来说,精神性就是诗性的表现,它有着更明显的特征。当中强调的“诗性”,也就是“意境”,实际上是由于当时禅宗的观念渗透社会审美层次发展的结果,“意境”和“禅境”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传统的中国画,根据我国首位绘画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所说:讲究“气韵生动”。其精妙之处在于不局限于物体简单外表的相似,而更多的是抒发作者本身的主观情趣。简单来讲就是中国画当中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蕴。在写意油画当中亦是如此,除了绘画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外,两者都不再是面面俱到,不再追求形似而是神似。既不脱离客观存在,又在此基础上充分植入情感。也就是把“意”蕴藏其中,主观的物体夸张变形,大胆设色,刻意营造的布局,等等,它不仅是大众审美发展和自身追求的结果,也是作者感受和领悟到的另一种表达。这种精神性的渗透也直接影响作者的创作,进而形成创作者的绘画语言和情感表现力。

二、中国写意油画与中国画的技法和特点比较

中国写意油画创作大多是以写生为主,写生这一绘画方式在中西方绘画中都有着不可替代性。它主要需要依靠创作者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把所看、所想、所忆在画纸上呈现出来。

油画,顾名思义是用油调和颜料绘制的画,它能更好地表现色彩和层次。中国写意油画大多采用的都是直接画法,它不像古典油画那样层层罩染、画面平整、“透明画法”、精雕细琢,它更多的是考虑“表意”,时而颜料厚重层叠,凹凸不平,时而单薄留白;时而颜色浓郁,时而画面色彩饱和度较低。正是由于种种意境营造而出现的不同表现方式,才赋予了画面更多的可能性,如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造型等。有精心营造,也有即兴发挥。写意油画就是这样充满活力、未知、有趣的艺术形式。当然,这都是建立在创作者自身对绘画的理解和掌握上的,其中,观察方法、理论知识、表现手段,三者缺一不可。在写生的大氛围里,容易激发创作者的灵感,也最容易带动其真情实感,如此,“精神性”自然就融入了绘画之中。在油画中,首先要确定的便是作者对画的定向,即想呈现出怎样的情感。继而产生后续的步骤:素材搜集、构图布局、技法表现、颜色堆积,以及创作时突然迸发出的灵感,等等,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画面。

写意油画和中国画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它们都有着相似的审美倾向,中国画主要追求的是绘画形式的美感和诗性精神:经营位置、形神兼具、气韵生动。“以无胜有,以少胜多”,讲究的是笔墨有尽而意蕴悠长之美,即古诗中讲究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画从技法到理论,再到历史发展,都将浸透了人的主观精神为其根本宗旨,画物为了写心,写景为了抒情,花鸟画是趣中有情,山水画都是境中有意。都紧紧依附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加之中国画所用纸墨、毛笔的特有功能,形成了色彩的浓、淡、轻、重、焦变化,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精神,即意蕴。意蕴是艺术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蕴“实”的部分存在于画面之中,“虚”的部分即意蕴的重要或本质的部分存在于本质和感悟中。虚与实的关系: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在意蕴中处于灵魂和领导的地位。虚境自然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靠实境的具体描绘来体现。所以,“诗画一律,画乃心印”不只是中国画的特色所在,也是其理论主张的精髓所在。而写意油画也是如此,它在贯通中西艺术的基础上,相对于具象的写实,更多的是侧重神韵、笔触、媒介等方面,也就是透过表象绘意象。综上所述,两者虽然在表现方式上截然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源自意象精神的各自表达。

三、精神性在写意油画中的多重表现

不同的画家对精神性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可视的图像背后少不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不同的情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画面的效果大多需要自身的想象和创作,而由于不同的人对色彩表现的认识不同,从而衍生出了不同的艺术语言、艺术风格,个人感受的差异性促使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比如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吴冠中。他在20世纪50年代就致力于油画创作,追求把西方油画的直接表现力和油画材料的丰富细腻与中国传统美术思想、精神、审美思想精巧融合。代表性油画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以及《荷花》等,都紧紧围绕着中国画思想、情感、意蕴展开。其中《北国风光》更是生动描绘了中国北方冬季的自然景象,把中西方绘画理念相结合,精巧布置中国笔墨的细腻与西方油画的色彩和谐。吴冠中先生说:“先有形象,再根据形象营造意境。”于是现实的雪山、长城、松树、水坝等被作者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体味,自主应用抽象的构图,概括的线条,大面积的色块,既不脱离客观存在的造型,又不会固定地围绕形象描摹,可以说是二者的完美契合,以及详略得当的布置。画面中间弯曲的长城把画面的空间一下子打开,近、中、远三景使整个画面有了真实感和生命力,不仅增加了画面的韵律感,也拉近了观者与艺术之间的距离,给予人一种互动、交流的感受,最终呈现出巍峨雄壮、气势磅礴的抽象美感。他不僅把题材本身的意义生动地展现出来,也赋予了画作精神内涵,表现了对艺术本身的思考和理解。不得不说吴冠中先生对生活中“美”的捕捉是极其敏锐的,从画中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诗意表现方式。现代美术家戴士和、丁一林、赵开坤、闫平等也把绘画语言融入眼中景物之中,尽量克服心灵与事物之间的矛盾,尽可能地去抓本质,去表现内心纯粹的感受,用感受唤起心中的意象。而作为观者来讲,重要的是把自身融入画中,无论是思想还是情感,只有贴近创作者的感受,才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美进行吸收。

四、对中国写意油画当中精神性的反思和体会

简单来说,中国写意油画,重点突出的是“意”这个字。把虚无缥缈的情感情绪,经过精心整合,转换成构图、色彩、形象、用笔等形式语言和肌理、笔触、色块等符号性语言,这是艺术家钻研思考的问题,也正因为这些,绘画才落实到了精神层面。所谓意蕴,就是画家的精神延伸,情景交融的感悟营造的美的精神世界,画家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接触,有所体会,就会产生意蕴。绘画与写诗一样,都可以让作者寄情于景,因景生情,情动于中后绘于画。而带动心绪的,是那一花一草,一沙一土,一饮一酌,是人间的吵闹,也是万物的寂静。前者是具体的客观景物,是真实存在的,后者是山谷和心间的回声,是抽象的心境。前者实,后者虚,前者存在于生活,后者存在于心中。画面来自自然,但不是照抄自然,一处景色亦是一个境界。属于中国写意骨子里的诗意这时候就显现出来,境由心生,把物象看作是意象的依托,化实景为虚景,虚虚实实,将自己所知所感进行鲜明真实的表现,让创造的画面充满诗意和机趣。人与人的沟通尚需动作语言,对于画家而言,让画面与灵魂达到和谐一致,让观者感同身受,让自己激情万分,物我和一,如此才算是真境界,真意蕴。而那些失去本真、本我,没有内蕴的东西,也就自然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状态,让人心生平淡,有无趣之感。

(作者简介:李勍,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写意油画)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精神性
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与下级主动行为的关系*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中国文化情景下组织内创造力的多层面精神性动力机制研究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之我见
光线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
论精神性与精神性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反思
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