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343
【内容提示】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声情并茂的记叙文。作家李星华记叙了自己的父亲,革命先辈李大钊英勇就义的过程。课文一方面表现了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另一方面,展现出作者对于父亲的深切怀念与崇敬。
【教学背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个伟大的时刻,回望革命岁月,学习革命先辈的伟大事迹,传承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树立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就通过《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来带领学生学习革命先辈李大钊的感人事迹,让学生继承与发扬李大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主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记叙文。学生主要要从以下方面对本文进行学习:
(1)全面提取文本信息,了解李大钊英勇就义的过程。
(2)根据课文中的各种细节分析,李大钊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对父李大钊的情感。
(3)通过课外学习,进一步了解李大钊的相关事迹,学习李大钊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在课前,笔者首先在多媒体上呈现出李大钊的图片,然后与学生交流“大家知道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吗?大家能不能对它做一个介绍?”
学生们看到图片中人物坚定而沧桑的神情,结合之前学习过的课外知识,迅速地发现这是革命先辈李大钊的画像。接着,学生们对李大钊的相关事迹各自进行了发言。
之后,我说到“其他人眼中的李大钊是怎样的?李大钊英勇就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在我的提示下,学生们迅速投入到了课文的阅读之中。
(二)了解全文内容,提取文本信息
在学生们阅读完后,我开始让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首先,我说到“课文记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主要人物有哪些呢?”
学生们摘取出相关段落,回答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27年4月28日。主要人物有李大钊、作者李星河、作者的母亲以及阎振三等。”
接着我又说到“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呢?大家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来作总结呢?”
一名学生说道:“课文主要记叙了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情形的回忆,被反动派逮捕。而李大钊毫不屈服,最终英勇就义的故事。”
一名学生将故事情节简练地总结为遭受怀疑、接受侦查、身份暴露、英勇就义等部分。
(三)感受文本内容,总结人物形象
学生们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我又决定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课文中,进行更为深入的阅读。
于是我说道“李大钊在整个过程中,他的表现是怎样的?大家能不能深入的进行体会呢?”
学生们凝神阅读起来。我说到“大家可以对课文中的片段进行想象,尝试体会李大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学生们,首先对课文的前半部分内容进行了想象,从李大钊遭受怀疑和接受侦查两个片段中感受到了李大钊在遭受反动派怀疑时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独特品质。之后又对李大钊身份暴露时的片段进行了想象,体会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抛却个人安危的优秀品质。而课文中对李大钊英勇就义的片段并没有进行过于详细的描写,我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相关的场景。一些学生谈到自己重点对李大钊就义时的环境特点进行了想象,体会到了反动派的残酷。一些学生谈到自己,重点对李大钊就义时的神态进行了想象,体会到了李大钊的坚定与勇敢。
于是,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对李大钊的品质进行认识。
学生们分别用鎮定自若、坚贞不屈、忠于革命这些词汇来对李大钊的品质进行定义。
(四)展开拓展学习,进行思想教育
在学生们对李大钊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认识后,我又说道“为什么作者要专门记叙自己的父亲呢?李大钊的其他事迹,还有哪些李大钊的精神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在学生们思考时,我先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李大钊,求学参加革命,英勇就义以及现代人们对李大钊精神的学习过程。
学生们针对这些纷纷进行了发言,体会到了李大钊伟大的革命精神,对于自己重要的指引作用,认识到了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定的品质,刻苦学习,推动祖国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这些方面有了丰富的收获。
(1)学会了运用理性的思维,从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上来阅读记叙文,提取记叙文的有效信息。
(2)学会了发挥想象力,融入在情景中,体会记叙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提升了阅读的深刻性。
(3)对李大钊的事迹具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李大钊精神的感染下,获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评析】
(1)总结归纳是文本阅读的良好方法。通过运用总结归纳的方式,能够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角度入手,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增强学生的阅读信息。在本节课中,我就让学生们从事情发展的过程,这一角度来对李大钊的事迹进行了总结,让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
(2)情景教学是进行深度阅读的良好方法。在阅读课文时,我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的感受,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深入融合在一起,既体会到了作者对于李大钊的怀念与崇敬之情,又让学生们获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3)思想教育要联系时代背景,让学生从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职责出发,获得深刻的感触。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们对李大钊的精神价值,从时代发展的过程行认识,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李大钊精神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作用,帮助学生们提高了思想认识。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芙蓉学校 湖南 永州 4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