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方法

2021-06-12 19:46张斌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意识

张斌

摘要:大学生作为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主体,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和国家法制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的刑事案件的发生,反映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陷和法律意识的薄弱,暴露了大学生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的问题。分析和研究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已成为一项紧迫的理论和实践任务。

关键字:法律意识、高校学生、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44

1.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对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等方面的认识,包括大学生对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的认识和把握,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态度和再认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包括:(1)法治素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大提出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生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树立法治意识。(2)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意味着法律在所有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地位,所有社会规范都必须以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为基础。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的一项行为守则的实施,规定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标准,学生必须尊重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强调法律意识的至上性。(3)权利义务意识。义务是权利的基础,权利是义务的保证。学生必须树立权利义务意识,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还要依法履行基本义务。

2.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当代大学生对法治意识总体呈积极态度。构建法治社会在大学生中已达成共识,大学生法律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的重点逐步提高,普遍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法学知识与法学理论、法律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提高,法治观念的提升,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要求与法治中国建设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的法律情感意识淡薄,对司法程序不够自信。大学生在课堂上只学到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接触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法律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解决纠纷的次数较少。大多数学生对我国的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仍然缺乏信心,对执法和司法程序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在处理案件时可能存在不依法办事的现象。

二、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知识不完备。随着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加快,大学生普遍认识到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未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对法律基本知识认识很肤浅,对法律知识未能系统化和理论化。

三、大学生对法律关系的理解存在偏差。受应试教育体制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忽视了对法律基本公共知识的学习。社会上的一些关系案例和人际案例也对大学生的法律思维产生冲击,让大学生对权力与法律、情境与法律的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疑惑。

3.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途径

高校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法制教育方法手段,利用形式多样的法律教育提高学生兴趣,让更多大学生意识到高校开展的法律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法治问题,也可以帮助他们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理性看待法治现状,帮助其克服功利主义、“法律离我很遥远”等消极心态,让大学生树立对法律公平公正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同;通过讲授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能够对比法治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让大学生意识到法治给社会带来的进步,引起大学生对于法治的重视,进而主动自觉学习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意识。

在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下,家长必须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兼顾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观念,重视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等素质。我们不仅要重视儿童的智力教育,还要重视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等非智力教育。父母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充分发挥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示范作用,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守法、守法、保护幼年人的良好习惯。

大学生必须从思想的角度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這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才能顺利实现法律教育的目标。大学生自身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建立法律权威、法律尊严和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法律权威和尊严意识的确立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国家和大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建立法律权威和尊严。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仅是我国法治建设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必然选择。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大学生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建设法治国家的紧迫性,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进程。遵守法律和依法做事,为中国法治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渝安. 基于思政教育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J]. 法制博览, 2020, 000(002):50-51.

[2] 孙久乔. 浅析高校法治问题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20(25).

[3] 石云.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 法制博览, 2015, 000(036):309-309.

[4] 翟宇. 浅谈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培养策略[J]. 教育探索, 2016, No.298(04):96-99.

[5] 李洋笑.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6.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65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