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玲 范玉梅 广明亮 杨志芹
痛风的发生与发展与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皮下等部位有关。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痛风发病率都在逐年增加,且发病年龄显著下降[1]。而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2]。本研究采用中医循证,中医护理技术皮内针联合本院桃花膏,两者相辅相成,缓解局部肿痛及炎症反应,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减少止痛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能减轻患者疼痛,为中医护理技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突显中医优势,体现中医的特色。
1.1 一般资料 2020~2021 年中山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 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治疗组男27 例,女13 例;病程0.5~5.5 年,平均病程(2.8±0.9)年;年龄22~65 岁,平均年龄(39.3±8.6)岁。对照组男28 例,女12 例;病程0.5~6.0 年,平均病程(2.6±1.2)年;年龄21~64 岁,平均年龄(38.3±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3]:参考美国风湿病(ACR)痛风管理指南中的相关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4],中医证型为湿热蕴结型。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中医证型为湿热蕴结型;③年龄20~60 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治疗和配合随访观察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巨大痛风石形成并破溃者;②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患者;③继发性痛风患者;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损伤患者;⑤治疗期间采用其他治疗使本研究受到干扰、中途退出治疗及失访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秋水仙碱 0.5 mg/次,碳酸氢钠片0.5 g/次,均为 3 次/d。生活调整:注意休息,保持理想体重,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饮食控制:低嘌呤、低热能膳食,严格戒饮各种酒类、荤汤、动物内脏、海鲜及豆制品,多食各种谷类、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多饮水,使每日尿量在2000 ml 以上等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上,同时给予皮内针治疗联合桃花膏外敷患处。遵循董氏奇穴之下病上治,手脚顺应法选取其中的灵骨穴(位手背虎口处,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太白穴(位于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的灵骨上1 寸),小节穴(大拇指内收,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赤白肉际上)作为埋针点,75%酒精消毒埋针点,选用一次性无菌皮内针(图钉型),用镊子夹住针圈,将针尖对准穴位刺入,使环状针柄平整地留在皮肤表面,用胶布固定,操作完成。皮内针治疗1 次,可留置皮肤内 48 h,埋针期间,嘱患者每隔 4 h 左右用手指按压埋针部位 1~2 min,以加强刺激,增进疗效,隔日治疗1 次,1 周为1 疗程。桃花膏(100 g/贴)外敷患处,急性期,缓解期全程给药,每贴敷 6~8 h,视患者皮肤情况而定。但桃花膏不可 24 h 连续敷,时间过长易引起皮肤湿疹,红疹,影响后续治疗。每天敷完后,须用清水清洗外敷处,保持患处皮肤的清爽干洁。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VAS、功能障碍、肿胀评分及UA 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①对受累关节处的痛感采用VAS 进行评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极度疼痛,0~10 分疼痛程度依次递增。②对受累关节的肿胀情况进行评分:0 分为受累关节肿胀基本消失;1 分为受累关节轻度肿胀;2 分为受累关节肿胀较明显;3 分为受累关节肿胀明显,较治疗前无任何减轻。③关节功能障碍评分:0 分为不受限,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 分为轻度受限;2 分为明显受限,生活可自理;3 分为明显受限,生活不能自理,较治疗前无任何缓解。④治疗前后UA 的变化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本研究指标进行疗效判断[6]:症状消失,症状积分减少率≥85%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50%≤症状积分减少率<85%显效;症状减轻,25%≤症状积分减少率<50%为有效;除外为无效。总有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VAS、功能障碍、肿胀评分及UA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关节VAS、功能障碍、肿胀评分及U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VAS、功能障碍、肿胀评分及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VAS、功能障碍、肿胀评分及UA 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VAS、功能障碍、肿胀评分及UA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痛风是一种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及基本类型,临床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及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中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根据国际国内研究数据显示[7],全世界约有 1%~2%患者患有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正趋于年轻化。但目前,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抗炎镇痛及控制尿酸为主,常规治疗以西药为主,通常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别嘌呤醇等。其药物不良反应大,患者不能坚持,停药后易复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依赖性。很多患者同时伴发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胃肠道不适等基础疾病,在用药上也存在较多顾虑。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证明[7-9],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经济强,突显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优势。常用中医治疗方案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理疗、针刀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案容易被时间和疗程所限制,患者依从性不高。因此,探索一种相对便捷、安全、健康而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很有必要。而皮内针副作用少,小节穴是董氏奇穴中止痛要穴,只要取穴得当,效果立竿见影,为患者乃至医者称奇,具有使用安全,依从性高等优势,临床应用范围广,常用于某些顽固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可以在不影响患者活动下给予患者持续止痛之效;而桃花膏是本院研发的一种特色药膏,由桃仁、红花、全蝎、地龙、细辛等几味中药用石膏粉,食用调和油制成,方中全蝎、地龙入络搜风镇痛;石膏、红花清火引经,且红花尚有祛瘀止痛、改善微循环之效;细辛祛风止痛;石膏作调和剂,其可退热,增加钙离子浓度,抑制神经应激能力。现代研究亦表明[9,10]桃仁、红花通过对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细胞压积的百分比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显著降低而起到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形成,而达到活血化瘀之目的。外敷患处,活血通络止痛,清热凉血、消肿祛瘀的功效,外敷患处,能局部抑制炎症反应,患者依从性高,可透皮达里,直接作用于病所,起效快,改善了关节功能,两者相辅相成,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缓解局部肿痛及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新颖的中医护理方案。本研究中,治疗后,治疗组关节VAS、功能障碍、肿胀评分分别为(0.55± 0.11)、(0.42±0.16)、(0.34±0.25)分,UA 水平为(405.15± 92.1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28±0.21)分、(0.84± 0.21)分、(0.87±0.41)分、(476.63±81.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运用皮内针联合桃花膏贴敷疗法,可明显的减轻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降低UA 水平,获得较好的治疗疗效,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