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司佼
56岁的李女士失眠半年有余。半年来,她在多家医院就诊,服用过不少镇静安神的中药和安眠药,也使用过睡眠贴,失眠不仅没有好转,还越来越严重。近日,李女士再次就诊,听完她的倾诉后,接诊医生得知李女士还有胸部紧压感,有时感到喘不上气来,并伴有心烦、急躁等焦虑症状,因此,医生建议她转看精神专科。结果李女士被确诊为广泛性焦虑,治疗后睡眠情况得到改善。
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睡眠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目前已经确定的睡眠疾病有80多种,约50%的人因为睡眠问题影响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
俗话说:“日图三餐,夜图一宿。”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与吃饭一样,不可或缺。正因为睡眠的重要,不少人就格外关注它,但在心理学中有一定律——墨菲定律,即越想做到的,越做不到,越不想做到的,偏偏又总是碰上。所以,特别关注睡眠,千方百计想保持良好睡眠的人,却总是睡不好,为失眠所困。
因此,对待睡眠,一定要顺其自然。正确的方法是,不管头天晚上睡得好不好,都不要把它当回事,也不要改变第二天的生活规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人只要躺下,即使没睡着,脑电图也显示有睡眠波出现。所以,到了睡觉的时间,躺到床上一时睡不着也不要着急,可以不经意地做些自由联想,想一些愉快的事,这样想着想着就可能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
如果连续失眠,自我调节无效,则要及时到精神专科就诊。一般来说,睡眠问题不外乎三类:
生理性失眠 通俗地说,这类失眠者无病无痛,其睡眠的变迁本是正常的波动,但因对睡眠缺乏正确的认识而感到困惑。如一般人每天需要8小时左右的睡眠,但波动的范围为6~10小时。这种个体差异者往往会为自己少睡或多睡而发愁。又如睡眠易受情绪与环境的影响,遇事而失眠本属正常,但有些人非要把这偶然的失眠与疾病联系起来,结果睡眠就成了心病,无病无痛也饱受失眠之苦。
心理障碍性失眠 这类人的特点是失眠的同时伴有焦虑、抑郁或强迫等心理症状,换言之,失眠是心理障碍所致。本文提及的李女士的就属于这一类型,由于失眠是焦虑引起的,焦虑不除则睡眠难安。
躯体疾病所致失眠 這类失眠者往往可查出导致失眠的躯体疾病。治疗躯体疾病后,睡眠才会得到根本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