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年少时曾随父母在全国多地游历求学。1949年,袁隆平高中毕业,立下了当一个农业科学家的志向。
1953年8月,袁隆平从当时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被分配至湖南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期间开始尝试杂交水稻实验。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曾说,“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1970年,袁隆平研究出的野生雄性败育稻“野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养活8亿人”的杂交水稻由此诞生。
袁隆平一生都投身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经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了当时全球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试种高寒耐盐碱水稻,成功实现在盐碱地里长出水稻。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尝试在海水里种植水稻。
袁隆平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全球粮食供给做出巨大贡献,一生荣誉颇丰,包括在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等。
为致敬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1999年,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5月20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发布内部全员信,宣布卸任CEO并由公司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以下是全员信摘要:
“持续的深度思考和大胆的想象是创新成果得以实现的基础。但大家更容易关注商业模式的变化和品牌渠道的更新,很少注意到技术变革已经在酝酿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洞察未来,创造趋势。现在电动车行业如火如荼,多数人可能记不起来特斯拉18年前就创立了,当时用笔记本电池来做原型尝试。
“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科学计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已现黎明之曙光,这些需要我们突破业務的惯性去探索。同时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要持续学习企业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CEO要避免一个普遍的负规模效应——当业务和组织变复杂规模变大时,作为中心节点的CEO容易陷入被动:每天要听很多汇报总结,做很多审批和决策,容易导致内部视角,知识结构更新缓慢。
“几年前在一次旅途中,我发了个朋友圈说:旅行的部分意义在于时空切换,更容易把主体当作客体,审视自己和生活本身。卸任CEO后,在聚焦远景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长期的事情之外,我也能更容易从外部视角观察公司。在公司2012年的商业计划书中,我对团队说,希望大家把创业的过程当作同行去欣赏风景的旅行。希望大家支持我在这旅行中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