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交际法应用于高校德语教学中的方法探索

2021-06-10 01:00葛萌
决策探索 2021年10期
关键词:功能化

葛萌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语教学的弊端逐渐显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过于薄弱,在对外交流时往往手足无措,因此高校德语教学模式的变革刻不容缓。功能交际法是一种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式,本文将重点讨论功能交际法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功能交际法;高校德语教学;功能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对外沟通交流在国家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德语作为世界大国语言之一,成为我国高校语言教学的热门专业,因此,高校德语教学的质量亟待提高。功能交际法以其独特性备受关注,高校德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寻求功能交际法的有效运用方法。

一、高校德语教学中应用功能交际法的必要性

(一)功能交际法是当代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

功能交际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威尔金斯、亚历山大等,该学说提倡在特定的情境中培养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功能交际法以语言学为核心,又从心理学当中汲取营养,认为人的心理因素会对语言学习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学习语言的主观目的会直接影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功能交际法以其注重功能化教学和选用多种教学方法等特点,从诸多语言教学理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功能交际法博采众长,融合了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优点,形成了全新的语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增強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得语言教学更为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二)高校德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德语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德语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德语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加之教师在德语教学当中过分重视单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德语运用与交际能力,导致学生所学习的德语知识丧失了德语原本的内涵,表面上学生已经扎实掌握德语教学内容,但在实际应用当中仍旧会捉襟见肘。

二、高校德语教学中功能交际法的应用原则

(一)以我国高校德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任何变革都不能脱离实际,高校德语教学功能交际化变革亦是如此,功能交际法固然科学、先进,也确实能够促进我国高校德语教学向前发展,但是,在运用功能交际法时仍要考虑我国高校德语教学的现状:一方面,要考虑到当前的德语教学情况,功能交际法要运用到何种程度,是全面变革原有教学模式还是循序渐进地变革,这关系到功能交际法实际应用后所产生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当前的德语教学设施,能够支撑起何种功能交际法教学手段。

(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功能交际法的关键就是要发挥学生在德语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对德语感兴趣,主动去学习德语,这是功能交际法相对于传统德语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除此之外,功能交际法还要求德语教师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而不是认为学生应该去学习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制定出真正适合学生、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案。而且在学生学习德语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参与和干涉,要尽量将学生学习德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到极致。

(三)注重高校德语教学功能化

实用性不强是目前我国高校德语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功能交际法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功能性是功能交际法的核心,在高校德语教学中,以具有较强功能性的活知识代替原有的刻板的死知识,并在德语教学中增添新鲜灵活的知识代替原来的完全由课本支配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克服课本知识落后的弊端,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符合时代潮流且真实有用的知识,不再是只能够纸上谈兵的“秀才”。德语教学变革要抓住功能化这个重点,改变我国高校德语教学的现状,真正实现高效教学、实用教学。

三、功能交际法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行为会受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影响,我国高校德语教学模式效果不佳,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要改变传统的德语教学模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功能交际法这一新的教学思想。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德语教学观念,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革故才能鼎新,这就要求高校德语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传统德语教学模式的弊端,积极变革德语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要应用新的德语教学理念,如功能交际法,就要求国家大力宣传推广功能交际法,只有地方高校德语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功能交际法的优势,功能交际法在我国高校德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才能被真正落实。

(二)创新高校德语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高校德语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而功能交际法则要求在高校德语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样的课堂形式中学习知识。例如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针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编排情境,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下学到新的知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除此之外,还有小组合作、学生主讲等多种教学方式可供教师选择。总之,高校教师要本着学生主导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宗旨,主动对德语教学方式做出创新。

(三)革新高校德语教学内容

时代的脚步一直向前,高校德语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德语教学内容早已不适合当下的社会需求,这就要求国家和基层高校德语教育工作者及时革新德语教学内容。基于此,国家要对高校德语教学投入更多的资金,按时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全力支持高校德语的发展进步;基层高校德语教育工作者则要关注国内外德语教学的动态,并根据新情况及时增改学习内容,以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学生只有学习到最新的知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潮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不至于落后于时代。

四、结语

功能交际法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德语阅读、写作、翻译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总之,功能交际法在传统高校德语教学模式日渐式微的今天,已然成为高校德语教学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德语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德语教学体系的整体变革,因此高校应加强功能交际法在德语教学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颖.功能交际法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运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00(010):52-53.

[2]秦艳.功能交际法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运用解析[J].信息周刊,2019,000(045):1.

[3]余思言.交际教学法在大学基础德语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000(010):2.

[4]庞明东.情景交际教学法在德语语法课堂中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00(016):60.

[5]唐慧蕾.“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德语教学中翻译法和交际法的应用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0(4):90-91.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功能化
利用氨基功能化电极材料除磷及动力学探究
生物基环氧树脂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研究进展
酰腙功能化MCM-41 吸附尾矿废水中镉离子研究
氨基功能化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
以梯度理论指导园区功能化定位治理环境污染探究
石墨烯及其功能化复合材料制备研究
功能化聚砜-Tb(Ⅲ)离子配合物发光材料制备方法
功能化聚烯烃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新进展
功能化三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Fe2+识别研究
结构稳定的CuO/TiO2纳米管的功能化溶胶修饰法制备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