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作为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游戏环节,考虑积极正面的引导,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幼儿注意力,达到让幼儿主动学习的目的,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幼儿园课程也应将教育目标和内容与游戏融合在一起,让教学和游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情商培育、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本文针对我园当前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探讨幼儿游戏化的教学策略。
1.教师相关认知不到位
游戏化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将游戏灵活运用,并与课程内容相呼应,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我园部分教师存在观念上的错误,行为中并没有完全理解渗透游戏化课程的真正理念,单纯地认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进游戏环节即可,导致最终呈现给幼儿的教学场景往往是混乱的,有时开展的游戏活动甚至跟教学内容本身毫无关系。虽然幼儿同样能玩得开心,但从教育本身来说,并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意义。
2.游戏化课程建设类别太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里的核心素养包含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活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自理能力、人机交往能力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从不同角度去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如果要应用游戏活动,也应满足幼儿相关能力的实践培养,比如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的情境表演类游戏活动。但从当前的课程建设状况来看,教师设置的类别还是太少,“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模式往往不利于幼儿从活动中得到发展,相关能力也不能针对性地有所提高。
1.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加深课程建设内涵
我们推出游戏化课程最重要目的,是望通过课程建设让幼儿从中获得全方位的真实体验,并从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教师自身对游戏化课程建设的认知不足,导致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效果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游戏化课程建设的妙招和精髓。另一方面,作为幼儿园应该多为教师提供集中培训学习的机会,多与其他幼儿园交流沟通,共同进步,真正实现课程建设游戏化,在游戏中完成课程的理想状态。
2.推出互动型游戏课程,促进课程建设生活化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时候教师在活动中提到的内容,无论幼儿是否理解,都会被动地说“听懂了”之类的话,但如果与幼儿深入交流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也是一知半解,这样长期下去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而互动不仅能最大程度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理解盲区,也能让幼儿及时反馈给教师,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推出互动型课程。
所谓互动型游戏课程,就是指让幼儿加强与教师以及他人互动沟通的游戏课程。一般建议教师采用模拟社会真实生活环境的方式设置出多个主题课程,然后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扮演生活中的各类人群,通过“拜访”友人、参加“商业活动”、进入“医院看病”、办理“银行业务”等一系列的主题情境,让幼儿感受到真实的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幼儿积极互动讨论,也要时刻关注幼儿是否完全融入到活动中。针对部分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交流的幼儿,教师必须及时干预指导,并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适用于他们的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游戏化课程的参与率。
综上所述,幼儿园应进一步深化游戏化课程的建设,保证在教师积极向上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三观,确保幼儿园课程实施能与当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新时代的学前教育必须以幼儿为主体,从他们的学习动机出发,客观对待幼儿游戏化课程,以期幼儿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意识,将游戏活动与课程建设有机融合,共同迸发出火花,努力为幼儿营造快乐的游戲氛围,圆满完成游戏化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