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军
摘 要:新课改全面实施,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生活教育”,以期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促进教学做一体化。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教师事无巨細地进行知识讲解,实施“灌输”教育,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性,不仅影响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将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误解。为此,需促进教学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此,笔者依据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着眼于新课改背景下,展开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探析。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使学生具有适应现代化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素养、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1]。新课改视阈下,定式讲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教师应把握学科特点,意识到数学源自生活,并需重视教学生活化的落实。从而,在学生熟悉的场景、问题与经验中,获取知识、形成数学素养中,变得善学乐思,以便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新课改背景下关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意义
新课标强调“应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2]。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多围绕教材施教,更重视提高学生的显性学力。新课改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充分、全面发展。为此,教师需具有教学拓展意识,积极发掘生活化素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他们创设更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深入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数学的内涵,感受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进而,让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助力他们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与此同时,关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转变施教视角,重视构建高效课堂,突出并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在密切师生关系,促进多边互动中,让数学教学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使他们在探究生活问题中应用数学,密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数学教学与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生活经验等有机融合。在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新鲜感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助力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与成长。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构建生活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改的核心是“以生为本”。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可构建生活情境,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探究具体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便可当学生掌握运算律后,用微课出示便利店、水果店等购物流程。接着,可出示相关商品的图片,使学生扮演不用的角色,顾客需按照不同的家庭购物清单进行物品选购,做好购物预算;便利店收银员需帮助顾客结算;水果店员需帮助顾客称重、结算等。结合低段曾学习过的质量知识,在促进教学生活化中,使学生应用数学、加深理解。
(二)通过生活导入,吸引学生关注
课堂导入是否具有趣味性,将对接下来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教师可以教学生活化的导入设计,牢牢吸引小学生的关注力,为接下来的授课作好铺垫。例如: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小明发烧了,到医院就诊后,医生给他开了退烧药剂,并嘱咐小明妈妈每一小时为其测量一次体温,当发现他的体温连续4小时超过38.5℃时,需给他服用10mg对乙酰氨基酚。怎么才能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小明的体温呢?”接着,引出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中,认识到其对生活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吸引学生关注力的同时,使其学会绘制统计图,了解其特点。
(三)探究生活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教师还可以使学生探究生活化问题。通过密切生活与教学的联系,降低知识的理解、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思考生活问题,使他们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例如:在《简易方程》教学中,教师可联系曾带大家去植物园游览的经历,并提出:“在我们上次去参观的植物园,已知种植观赏花卉的面积为200m2,绿化面积是其2倍还多80m2,两者的面积和约为整个场馆的,你知道这个植物园有多大吗?”让学生多角度分析,以设未知数或运用四则运算知识的方式,进行问题解答。从而,在对比中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求解的便利性。
(四)促进生活实践,实现教学整合
着眼于新课改视野下,为实现教学生活化,教师还应具有整合意识。可以使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让他们在应用中了解数学、认识数学。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相融合,使学生在植树造林中,注意观察装基肥的盒子,使其估算出种一垄树大约需要多少肥料。结合后期可能需要多少盒的磷肥、氮肥及钾肥等,试着解析其种植、养护成本投入。在实践中,促进教学生活化,以便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重视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实施。为此,应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具有学好数学的自觉与自信。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生活问题中,让他们消化知识,具有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与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密切师生间的课堂教学互动[3],使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让他们兼具良好的思维能力、显性学力与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胡志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中),2017(5):18.
[2]周玉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8):10.
[3]先焕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30.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