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说
《戊戌变法》:回到历史现场行 者
李克定是个行事低调、性情散淡的作家。大凡如此,都是闭门造车、闷着头子做大活儿的人。果然,《戊戌变法》横空出世,把我们带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历史现场。
李克定早年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名世,此后沉寂多年,少见新作发表。此人总是深居简出,很少与人交往,也不参加什么社会活动,像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的新作《戊戌变法》,不是新瓶装旧酒,而与百多年前那场变法运动一样,带着巨大的思想能量。这是一部写给知识分子看的书,或者说,李克定用一个读书人的立场和情怀,写了一百多年前那群读书人,更能触动知识分子的痛点。无论世事变迁,无论物欲横流,彼时和今天都一样,家国天下,永远是读书人放不下的情怀。从这一点来说,《戊戌变法》就是有价值的。
行者作为李克定先生的老友,让我们看到了李克定有别于姚雪垠、二月河,以其冷静和深刻,俨然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位独到的历史小说作家。
继姚雪垠 《李自成》、二月河 《落霞三部曲》 先后大热,李克定 《戊戌变法》 的出版,标志着南阳历史小说创作繁盛依旧。
李克定早年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名世,此后沉寂多年,少见新作发表。此人总是深居简出,很少与人交往,也不参加什么社会活动,像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无论魏晋。由他执笔再现中国近代史上这一具有巨大思想能量的重大事件——这不是一个不关心时事的方外之人所能为的——会不会浅尝辄止或者旧瓶新酒?粗读这部小说之后,我不得不说,有别于姚雪垠、二月河两先生,李克定以其冷静和深刻,俨然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位独到的历史小说作家。
从体制上来说,分封制转折为秦始皇集权制之后,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启的晚清新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转折性事件,皇权衰败意味着民权新兴,戊戌年这场短命的变革由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有肇始意义的华彩乐章,尽管它已成陈迹,但其中潜藏的思想能量和精神方向仍在,期待着某个有识者把它激活,呈现于当今世人。笔者甚至不无偏执地认为,类似于戊戌变法这样的题材,不管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作品,凡严肃之作都有其思想意义,因为它的历史现实性尚不曾被销蚀。
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像一艘陷于惊涛骇浪中的旧船,需要转变航向,驶向一个安全的航道。然而,这谈何容易!从权贵到知识界到普通百姓,大家都沉疴在身,权力和思维的惯性左右着人们的目光:他们看不到危机,只知道我们这艘伟大的“郑和号”多么先进啊,百姓安居乐业多么幸福啊,我们神圣的礼仪秩序绝不能稍稍移易啊——正像鲁迅先生说的,挪动一把椅子也会酿成流血事件。在这种情势之下,少数睁开眼看世界的人试图改变现状,定是困难重重,终陷于泥淖而不能自拔,或逃亡东瀛,或引颈就戮。
令读者掩卷思索的不是这场变革如何轰轰烈烈摧枯拉朽,而是它竟如此肤浅、潦草,不能触及根本,雨过地皮也不湿。康有为终究没有在这块铁板上钻出一个洞来,光绪皇帝也觉自己陷入雷霆都劈不开的困境。这场浅薄的变革从发生到结束竟只历时103天,白驹过隙般短暂,结局又是那么惨烈和血腥。它预示着清朝国政的一连串失败,之后又不得不实行新政,最终演化为辛亥革命的遥迢归路。
姚雪垠、二月河两先生对笔下主人公采取的是仰视的视角,仰慕他们的丰功伟绩,竭尽全力歌颂之,此方法能把人物写得光芒四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路数,缺点是与历史拉开了一定距离,丧失了部分真实性。而李克定的志向是进入历史现场,他取平视甚或俯视的态度,站在一个历史高点上鸟瞰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考证之,审视之,拷问之,用类似“史笔”的准确和审慎,试图追踪、还原历史的本来——也就是说,《戊戌变法》 是一部讲究客观和准确、摒弃夸饰、具有科学精神的长篇历史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可作为“准信史”来读。
这里面关键的是对主要人物的把握——小说人物的所思所为正如历史中的人物一样,如斯本然地活动着,不必刻意“塑造”,让他更好或更坏一点儿,不用哈哈镜变形,让他可爱或可笑一点儿,若此,整个事件也就真实可信了。
具体操作上,作者是以历史事实为骨架和底本,只在枝节、细节上以想象力补足,而没有另作新创。笔者曾看到某些作品,说光绪皇帝为康有为设秘密通道,二人可随时会面,帝、后似势均力敌,如两军对垒剑拔弩张,这果然热闹,可惜不是事实。笔者更相信本书的叙述,康有为请学士徐致靖上奏推荐之后,有了光绪的召见。康建议设制度局,从法律、制度变起,光绪受到感动,但又觉与小臣论权要之事似有不妥,况且人事权在太后手里,便结束了谈话。整个变法期间,光绪似乎只召见过康有为这么一次,而不是像热络朋友那样三天两头聚会——这情节或许才典型到了极致,而能引人哀惋沉思。一个立志不效咸丰、同治,宁死不做亡国之君的青年皇帝,想有一番大作为,呼应他的却只有这个工部候补主事,两人也只有这场一个半钟点的面谈。这次召见,是慈禧同意了的,但这位“慈圣”仍对他召见此人有所不满。加上众大臣对康的阻拦、打压,青年皇帝自然不敢造次。制度局实现不了,康有为便挑次要的题目上书,但就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建议被皇帝批转下去,亦如丢进一潭官僚主义之死水,不生什么涟漪。反向的力量悄没声地把某种新的可能性销毁于无形。
值此之故,虚构帝后间的激烈冲突反落入俗套。
从这个角度说,书中有少量笔墨写及算命、武打等传统小说多用的佐料性东西,倒是可有可无。
对于康有为的学问、道德、胸襟、人格,该书亦以历史真实为准绳,不夸饰,不美化,不特别给出感情倾向,不随意杜撰,不以畸曲误人,目的是切中肯綮,准确描画出人物的精神成色——这就使书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呈多面性,或曰立体状,而非纯粹的完人或恶人。就是慈禧的专权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大权旁落?小说中的康有为,果然有远见卓识,但又“头角峥嵘”,以为胸中皆是真理 (其大同世界的设想尤为荒诞不经),“百万江山系一人”,唯他可救中国于倒悬。其法除编译出版外,就是用各种办法求人帮忙上折子,换来的却是屡为政敌殴辱教训。但他矢志不渝,屡败屡战,不惜撞破南墙,甚至用稍显下作的手段,借传达旨意小小地报复吏部尚书孙家鼐一下,让他在他面前有了一跪。即便感觉大势已去,他也不甘罢休,仍奋笔疾书“为大臣蒙蔽变法停滞国势日危密陈大计折”,托宗室戏迷侗五爷通过关系上奏。皇帝阅后觉得他其态可笑,其志可佩,其人可哀。我们这位“南海圣人”简直是一位中国的堂·吉诃德,其偏执张狂不逊于西班牙那位著名的疯子。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人物的性格、倾向、意志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把这场变革发生的必然性和匆匆结束的必然性写了出来。好像中国历史走到这里,非如此不可,且一步接着一步,一环套着一环,永无止境,直待未来某一天有惊人一跃。
作者把光绪与慈禧的关系写得入木三分,令人恐惧。慈禧高高在上,是一个不容怀疑的神一样的存在。她明白这个国家遭遇到了什么,同意光绪变法,但又把自己的面子和威仪放在国家之上,哪怕你贵为皇帝,哪怕你是在帮她拯救这个国家,你也是她的一条奴才,她稍不如意,只一句呵斥,你就会被吓得魂飞魄散。这种冷酷的“母子”关系哪有半点人间温暖。光绪终究明白自己原是个假皇帝,突生豪情,既然无力以一人治天下,何不以一人抗天下?竟下旨将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六大臣革职,算是“大丈夫”了一回。其代价是,一个严峻的后果在不远处等着他。他只能是一个悲剧角色。
这部小说叙述上的特点,我以为是持重,老成持重。作者属“硬派”作家,多写坚硬的事实,如上奏、廷议、召对,以及大臣们对皇帝旨意的阳奉阴违、潦草应付,保守派对康党的攻击、诬陷、下三烂式的人身袭扰。偶涉日常生活也充满着政治,光绪与珍妃的关系书中只写到过一例,两人不秀恩爱,议及的也是如何能讨得慈圣的欢心之类。
持重就要避轻,此书少闲笔,少噱头,天气景物器物建筑服饰之类的描写甚少,男欢女爱之类干脆缺如。作者不着意给读者设置泪点和“欲点”,不炫耀自己的知识和抒情能力,只以核心事实示人。康先生进京的漫长时日,也不安排某位妻妾跟随,京城也没有一个投怀送抱的红粉知己,一大把花花绿绿的文字因此略去。唯一写到的情事是被人拉去见妓女赛金花,但他们见面也只是说话、听琴,并无嫖行,却仍引来一场小小的舆论风波。这是一种笨拙的不讨巧的写法,但它直抵事物根本,鞭辟入里,反令读者唏嘘,甚或拍案而起,发一声断喝——那又怎样?夫复如何?
责任编辑 刘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