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丽英
外科急腹症的主要特征为病情变化快、病因复杂及发病急等,很容易引发严重应激状态,需紧急实行外科手术。外科急腹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可能会发生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及创伤性应激等症状,若情况严重,还会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败血症。因此,外科医师的重点关注为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手术应激[1-2]。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由丹麦的Kehlet教授[3]提出的,其核心是通过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合理优化来缓解患者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精准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在护理期间通过准确评估和全面衡量患者病情,并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情发展实行精确、规范化的护理模式,确保获取显著的干预效果[4]。因此,本研究以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实行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精准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相符。纳入条件:入选患者的手术治疗均于急诊内24 h完成;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腹症诊断标准;无手术禁忌证;心肺肝肾功能正常[5];患者均对本次试验知情。排除条件:因外伤而引发急腹症者;合并心肺肝肾功能,对手术不耐受[6];伴有腹部恶性肿瘤,既往伴有手术史;对本次试验不配合。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3.86±2.19岁;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2例,消化道穿孔6例,急性肠梗阻4例,急性胆囊炎11例,急性阑尾炎2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4.19±2.06岁;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3例,消化道穿孔6例,急性肠梗阻5例,急性胆囊炎10例,急性阑尾炎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仅实行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病情、基础干预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实行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精准护理,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2.1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
(1)术前干预:告知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并为其讲解该护理措施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增强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对患者营养风险进行评估,若评分≥3分,表示患者伴有营养风险,针对现有情况,应于术前2 h口服5%500 ml葡萄糖溶液或在术前20 min内快速输完10%200 ml葡萄糖溶液联合50%50 ml葡萄糖,若患者并发糖尿病,应将胰岛素加入溶液中或皮下注射胰岛素。
(2)术中干预:手术期间利用暖风机帮助患者维持正常体温,手术期间常规加热处理冲洗液。尽可能不放置盆腹腔引流管,若情况特殊应尽早拔除。
(3)术后干预:患者术后6 h可饮用温水,并于术后第1天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是否恢复胃肠功能给予饮食指导,并依据患者是否耐受逐渐增加食物量,注意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若患者术前曾伴有营养风险,应在术后1~5 d联合肠内营养,在实行肠内营养期间对患者是否伴有腹痛、腹胀情况加强观察,并对输注速度合理控制,保证营养液始终维持恒温状态,于输注前后进行营养管冲洗,预防堵塞。为患者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关键作用,术后当天按时翻身,并展开外周、屈伸肢体关节活动等运动,术后第1天引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2.2 精准护理①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期间,需依据患者生命体征、步态、神态及面色,对患者病情特征进行初步评估,之后依据轻重缓急的顺序为患者安排就诊,若患者顺序靠后,应给予相应说明,做好安抚工作。②护理人员在实行护理干预期间应对护理禁忌严格关注。在明确诊断患者病情之前,应严禁患者食用吗啡类止痛剂,预防患者病情受到掩盖。禁止服用泻药,给予患者灌肠,防止患者因消化道负担增加而扩散炎症。③外科患者在确诊急腹症前需进行相应的临床检验,护理人员需提前制备好各种标本试管,为腹腔穿刺及胸腹透导尿管做好准备工作。④为患者做好肠胃减压工作,护理人员在患者胃管插管前,需为其讲解插管的重要性、意义、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增强患者临床配合度,确保顺利完成胃管插管。若患者在此期间发生梗阻,应采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⑤护理人员在患者完成手术后,要加强观察患者病情特征,若病情发展不理想,需提高警惕,严密观察,并在术后实行有效基础干预,严格进行病房消毒,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1)营养状况:对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进行检测并比较营养状况[7]。
(2)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进食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做好观察、记录工作,疼痛评分与临床效果呈反比[8]。
(3)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术后肠粘连、尿路感染、切口液化感染。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急腹症患者在长时间禁食、手术传输等因素的影响下,术后均伴有营养不良风险,对患者康复造成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急腹症患者会伴有应激损伤,需在临床治疗期间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9]。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是一项新型的外科理念,经术前健康宣教、评估营养风险、术中维持正常机体、术后饮食指导、早期活动,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速度,确保医疗质量[10-11]。精准护理是一项安全、准确、贴心、有效的护理模式,指的是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精确表型分析和表型深分析,在合适的时间为患者实行精确的护理实践,通过给予患者全面衡量,依据不同症状和病情实行相应护理干预,增强患者临床配合度,进一步提升治疗有效率[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疼痛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实行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精准护理可发挥显著干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经术前有效干预手段,可缓解患者生理应激反应,预防发生胰岛素抵抗,并经健康宣教,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护理配合度[13-14]。术后实行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进食,可辅助患者维持正常营养状态,预防代谢损伤,避免发生营养不良,促进康复。精确护理十分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所实行护理期间的出发点为患者的病情需求,经转变传统护患关系,与患者身体状态相结合,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15-16]。在患者护理期间实行以上两种护理干预形式可发挥双重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急腹症患者中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精准护理能改善营养指标,保证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