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观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初探

2021-06-09 13:58马相
学习与科普 2021年7期
关键词:简答题主观题题型

马相

摘要:简答题和实践与探究题使用“三步曲”;解辨析题用“四步法”;开放性设问题型实行“3W”答法,即从“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办(How)”三个方向回答;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学会构建该专题或单元下知识的思维导图,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背书抓住四个关键词:问题、角度、关键词、逻辑关系;教师要教学困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应试补救策略。

关键词:三步曲;四步法;思维导图;背书方法;应急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观题解题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主观题在政治学科考试中分数较重,一般占总分数半壁江山以上,且容易拉开分数差距,是该学科解题能力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所在。所以有人说,“客观题区别不大,主观题天上地下”。但是部分学生和家长突视其重要性,认为要考高分就是考前“背多分”,甚至少数教师亦如此认为。期末复习时时间紧,任务重,盲目要求学生背大量知识点,加大学生复习的难度和盲目性,不仅考试分数不理想,甚至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长期发展。其实,学生回答主观题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是长期培养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必须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培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观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初中《道法》主观题的常见三种考察题型:简答题、辨析题和实践与探究题,其中简答题和实践与探究题属于相似题型,可合并为一种题型。

(一)简答题和实践与探究题

1、试题特点:简答题一般给出一段背景材料、时政热点,涉及当前国际国内或本土的重大时事,或者是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事例,对该材料设置一个问题。实践与探究题是一到三个相关材料,设置两三个问题。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时政热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难度适中,分值较高的重量级的题型之一。一般有两种设问方式:1、直接式设问:答案一般可在书本上直接找到。2、开放性设问: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考查考生归纳概括能力。

2、解题技巧:“三步曲”

第一步:读设问,勾出设问中的关键词、限定条件或角度要求,认真审查所给出的问题,准确把握设问意图,弄清设问的限制条件,思考解答方向或单元主题。第二步:心里带着设问读材料,勾划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概括材料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并与教材相关知识建立直接有效联系,分析问题与材料的内在联系,寻求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进行发散性思考:体现教材哪个或者哪几个知识点?在心里梳理答题思路,做到胸有成竹。第三步:结合材料,整合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准确、全面回答。先回答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分析问题的实质。回答时紧密联系材料,针对问题组织答案,要注意全面性、逻辑性、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回答;分点分行条理清楚。做到语言规范、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二)辨析题

1、题型特点:题干给出一段时政生活热点或社会现象,要求分析人物对话或社会问题,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以上。辨析题有对话式辨析和言行式辨析,典型设问是:请你对上述观点或言行进行评析。

2、解题方法:“四步法”。第一步、分别判断材料中的言行正确或者错误,明确观点立场。第二步、指出其言行正确或错误之处,揭露其实质,若错误需给出正确观点。第三步、分析原因:重點分析为什么正确或错误?可以从材料所涉及主题的地位、现状、积极意义、危害、关系、法律依据等方向分析;第四步、做法:即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一般从国家、社会(企业)、公民(中学生)三个层面解决问题,对材料所提到的角度要侧重分析。其中第三、四步是给分重点,需要分别留足卷面。

(三)开放性设问题型

1、题型特点:主观题的某些设问方式不会都直接了当,有的会间接隐讳,需要把设问与材料结合思考,旨在考查学生的全面整合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体现了哪些观点、警示我们如何看待某行为或现象;请你谈谈对材料的认识等。

2、解答对策:此题型一般用“3w”思维思考。即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向回答。要引导学生逐句分析材料,发现并勾划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关中的关键字词,进一步思考这些关键字词对应书上的主题及直接相关知识点。先回答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再分析原因意义后果,最后分角度提出解决办法。

(四)教给学生背书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要教学生掌握科学的背书方法。背书抓住四个关键词:问题、角度、关键词、逻辑关系。首先,让学生一定要背问题,知道所背的知识点要解决哪个问题。第二、注意角度:每一点是从哪个角度或方向分析阐述的。第三、提炼精减核心知识点,抓住每一点的关键词理解背诵。另外教师选择必背的的主观题型应该是真重点、真考点。第四、分析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怎样,要理清逻辑关系,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训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构建该专题或单元下知识的思维导图,建立专题或单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学困生应试补救策略

学困生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考试障碍,要求后进生短期内跨越学习障碍不太现实,除了鼓励后进生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之外,还要指导他们掌握必要的临考补救措施。一定要“多写字”,不能轻言放弃[3]。后进生回答主观题的补救措施推荐:1、能记住的知识点放在最前面;2、用记忆中残存的关键词模仿造句;3、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抄材料中与设问相关的正确结论;4、我对设问的看法和做法;5、尽量多写详写,答题卡坚决不留空白,这样学生还是能得到不错的分数。

三、展望

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主观题解题素养和能力,是学生获得学习信心和理想成绩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思维导图》 M 【中】 鸿雁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8年1月第2次印刷

[2] 《儿童教育心理学 》 M【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年6月第1次印刷

[3] 《做最好的老师》 M 【中】李镇西 漓江出版社 2014年11月第2次印刷

宜宾市翠屏区行知中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猜你喜欢
简答题主观题题型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浅析高考化学简答题的应答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培养——简答题(阅读表达题)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高考生物简答题的常见解题错因及应对策略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概述中考物理简答题的类型及解法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