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高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1-06-09 12:22邱群珊
学习与科普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施有效性策略

邱群珊

摘要: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课堂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其实现与实现也显得更为紧迫与紧迫。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从实际的学情出发,探索各种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构建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活动和发展的场所,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使其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问题设置、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四个维度,对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一、做好课前准备

目的是为具体的活动和行为提供指导,只有建立起课堂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有目的,避免教学的混乱和无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要明确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整体性的课堂教学目标,使目标涉及知识、情感、能力三个不同维度,明确课堂教学的指向性、针对性,据此进行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为正式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在讲授《漫步月亮》之前,笔者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归纳,并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了整合,建立了教学流程。在课程开始后,笔者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展开教学,首先,我将介绍学习目标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然后,我将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从而为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建立课堂导入机制

课堂教学以导入为起点,灵活、巧妙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高效课堂的创建与构建。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新课标、教学大纲、新教材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读,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和爱好,确定导入的内容,设置导入的方法与技巧,包括游戏、比赛、故事、情景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的“先导”作用,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关注,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正式的课堂学习。

比如,在讲授《蝙蝠与雷达》时,课程开始后,笔者并没有直接展开讲授,而是先从一些情境中引出这门课程的内容。先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分析我们常见的雷达系统类似于哪种动物的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某些科普类的电视节目中已经接触到了这些内容,不久,学生就回答了几种动物的行为,比如海豚的交流方式,蝙蝠的“视觉”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正式引入本节课程的内容,让学生打开课本,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人类科技进步和动物的关系。通过课堂导入环节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使知识更具形象化、具体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善于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课程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动态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录像、声音等形式进行表现和展示,创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听觉等多个层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教授《观潮》课程时,笔者首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频。影片主要讲述了钱塘江涨潮时的过程,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钱塘江非常平静,周圍的人群安静地看着远处,随着时间的流逝,影片开始发出一些喧闹的声音,当镜头往远处看时,发现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条白色的线,这条“白线”就是从远处冒出来的,随着“白线”越走越近,同学们才发现这就是潮水从江面涌出的过程。通过录像,笔者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提出课堂教学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语文教科书中的重点、难点、要害知识入手,设计集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于一体的语文问题,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以创设灵活多变、悬念丰富的教学情境,直接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分析、推理、论证与探究,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讲授《麻雀》时,课程开始后,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待学生读完课文后,笔者从课文中提炼出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提出问题之后,笔者将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利用这个时间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此,笔者提出课堂教学问题,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科学的观念和创新的思维,把握课程改革与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实际学情,进行系统的探索,通过课前准备、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等策略的运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升级,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内在潜能,最终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云颖.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9.

[2]朱倩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7(23):82.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

猜你喜欢
实施有效性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