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思路与策略

2021-06-09 07:07程平平
学习与科普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思路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程平平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当前新课程标准具体要求与教材内容,对如何开展有意义、有价值的群文阅读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思路

群文阅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也得到了广泛地适用,其主要特征就在于能够通过巧妙且统领的议题设计,实现多文本的共同阅读和学习,注重课堂中知识与方法的并行。可以说,群文阅读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犹如新鲜的血液。

一、选定群文阅读议题

1、新课标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除了对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给出定义之外,还体现着学科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设计思路等等,尤其是对于不同年级阶段下的目标细化,都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和相关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设计方面的导向。那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应当参考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地探索出一个开放且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和合作探究能力为目标,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从教材出发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重要载体,但教师需要明白的是,教学并不是完全的教教材,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编者意图的前提下,去灵活地根据实际学情来进行教学,教材只是一个开展教学的内容载体。从当前版本的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是语文学科的两大基本任务,所以在教材编排设计的理念与结构上都能够窥见二者的痕迹,为教学设计提供着导向,同时也符合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基本属性。例如,六年级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为“触摸自然”,语文要素为“感受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想象力,深入理解并把握其中内容”“借鉴文中内容,开动脑筋,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在写作中试着将重点部分写得更详细”。再如,第七单元中,人文主题是“艺术之美”,语文要素为“通过感悟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来展开想象,感知并体会艺术之美”。“写一写自己拿手的事情,着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可见,从教材的内容编排角度出发来设计群文阅读的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切入点,也能够衍生出很多种不同的思路,进行发散。具体来讲,可以从单元导语部分展开设计,也可以以某一篇文本作为议题,来选择与其相近或相似的。比如文本主要是描写鲁迅先生的,那么就可以将议题设计为“我眼中的鲁迅”,从课内外来进行相关的文本整合。

二、文本的呈现与组合

1、以议题为主线

如果说群文阅读是一串珠子,那么议题就是串起珠子的绳线,线绳的结实程度决定了珠子的寿命。同理,议题如果不能够贯穿于每一篇选文当中,群文阅读也就只能流于形式。贯通意味着每一篇文本都要基于议题之下,与之相呼应。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准备环节中充分地对文本进行挖掘,在精心挑选的基础上筛选有益于学生的文本。一般来说,围绕议题来进行文本选择可以通过发散的形式来展开,即根据议题来从某一方向对具有联结性特征的文本进行组合,但也要关注到是否符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基本属性。在此基础之上,再对所选文本进行筛选,需要考虑的有,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语言的表达特点,中心思想与议题之间的关系等等。此外,还可以基于教材出发来设置议题,找寻贯通于已有文本之间的共同元素,如果现有文本之间的异同十分明显,且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那么便可确定为议题。例如,选择一组描写动物的文本,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均具有相同性,那么议题就可以设置为“不同作家笔下的动物”。

2、以教材为基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以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为主,传统的理解为精读学习基础知识和方法,略读进行实践应用。本着这一观点出发,群文阅读还可以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地课外拓展和延伸,与课内阅读达成一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方法都能够有所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理念是“1+X”,其中“1”是教材中的文本,基于议题和“1”的基础上来进行对“X”的选择,可以是课内或课外,也可以是课内外相结合。例如,以《草虫的村落》为基础,选择《走向虫子》《上帝的伏兵》《我的邻居胡蜂(二)》这几篇文本,议题为“走进微观世界”,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去了解和探索不同作者眼中的微观世界,以及他们都会有哪些意外发现。

3、学习内化方法

语言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同样也可以作为议题,这也有助于学生将思维集中到对文中语言信息的挖掘上,从而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交流和写作当中。例如,在《落花生》的基础上,设计“借物喻人的奥妙”这一议题,选择《白杨》《荔枝蜜》和《丑石》这几篇文本组成群文阅读。首先从《落花生》来看,作为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其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花生这一事物来揭示其不慕虚名,默默奉献的内涵,以强调做人也应当如此。其次,結合教材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来看,分别为“一花一鸟总关情”和“初步了解课文是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情感的”,所以选择另外几篇文本,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植物、动物等不同角度来感受借物喻人这一表现手法的多维度运用,体悟不同文本在结构性上表现出的不同特征。

综上,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教学理念下衍生出的阅读教学方法,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简单分析可以发现,群文阅读对于同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价值和积极意义。本文也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一起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1]孙铭.试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北极光,2018(12):147-148.

[2]易春梅.精选文本 优化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8(36):44.

[3]夏凤娟.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开展[J].中华少年,2018(36):64.

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第三小学 317511

猜你喜欢
教学思路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