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雄峰
地理知识反映当代人地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我认为,教材注意与实际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地理本身的实用性也才能够显示出来。
地理学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它是应用性或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教材中知识的取向应该是思想观念价值、应用价值和能力价值都比较高的内容。
但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之一是教材的理论性较强,而联系实际不够,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说,这个“用”应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
例如,“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与过去中学地理教材相同章节相比,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而取材的角度更多地转向阐述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特别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引用了大量的实际例子。“海洋环境”这一单元,在以前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新教材中除了讲述海洋的基本特征外,更多的篇幅是讲述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海洋空间的拓展、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以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陆地环境”这一单元,综合了以前中学地理教材中的一部分地理学知识,并给予新的思路,即不从地理学的角度组织教材内容,而是主要讲述陆地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质灾害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单元,更是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一个单元。教材在介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工业区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采取剖析典型事例的方法,努力把每一个农业类型或工业区的内容落在实处,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农业类型是怎样运作的,各工业区有什么特点。
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乡长、厂长,也可能是个体劳动者。本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生产?工厂厂址选在哪里合适?开办商店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小区域规划中,交通线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但可以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地理学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点,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教材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例如,教材中安排了比较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在讲农业区位时,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要考虑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府决策等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讲工业区位时,说明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动力(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有没有便利的运输条件等等;在讲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时,则从分析我国南昆铁路和上海港的区位入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点区位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播放视频和幻灯片,或者利用地理教学模型来进行模拟教学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其次,教师应时时刻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教师个人的授课特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情况、每个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水平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多提问、敢提问,不要怕出错,不要怕被嘲笑。同时,教师还应在适当的时候加大课堂传授的信息量,针对学习比较优秀的、学习能力一般的、学习比较困难的不同类别的学生分类进行不同知识的传授。再次,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几个人一小组,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討。教师要多鼓励学习小组对一些地理现象(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学习中遇到的)进行观察、实践、探讨、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最后,改良考核机制。考核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考核,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分数、升学率等教学成果,也应把教学模式、教学创新等方面考虑在内。对于传统的只凭分数对学生进行片面评判的评判标准,我们应及早抛弃,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地理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仅仅限于考试分数,将学生按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不要说为国家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了。
因此,我们在评判学生是否优秀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其课堂表现和反应等,当然,学习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并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教师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上课,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兴趣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兴趣作为上课的前提条件,这可以使学生更加专心、用心地听课,能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了。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课堂反馈就多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电影来学习书上的内容,可以播放有关地震的电影给学生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地震对我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地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震是如何形成的,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科普片。这些科普片将地震的形成过程用电脑制作了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地震形成的过程了。教师也可以借地震的形成过程来给学生讲解影响地震的因素有哪些,这样地震的形成、影响因素和对我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等内容就都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出来了。结合多媒体来教学,教师的讲解就会变得更加具体化,学生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了。
总之,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贵州省威宁县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