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一大趋势,应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挖掘课程内容中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数学关键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说一说我的几点思考。
一、发现数学之美,引领学生用数学视角看世界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如何让学生用数学的视角看问题呢?我认为,得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学会用数学的视角看问题。
在数学课中,我让一年级的学生说出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事物,大多数学生说的都是买卖东西时用到的数学,答案相对单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实物:课桌、黑板是什么形状?吃饭的盘子是什么形状?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步行需要多久?坐车需要多久……学生会从这些问题中认识到:原来数学与生活中事物的形状、时间、距离都有关系,从而让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参透着数学,同时数学又是服务于生活的。
学生眼中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就会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比如他们会这样描述教室:“我们的教室有前后两块长方形的大黑板,两个长方形的门,52张长方形的课桌,每张桌子坐1人,共52名学生……”这样的描述离数学又近了一步,但还不具备数学的思维认知,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为什么黑板和门都是长方形,但却不一样?为什么课桌面要选择长方形而不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当学生开始尝试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思维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让学生认知的世界与数学元素进行对接,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了。
二、手脑并用,在专项训练中培养数学思维
思维是需要训练的,而数学思维则是要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专项的学习和训练。在数学思维的专项训练中,教师可以借鉴奥数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厌学。
在教学中我运用简单的题型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通过几种常见的数学思维来表述,如求同、求异、递进、逆反、激化、类比、转化、系统等。如求异,在低年级除法学习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从A地到B地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各需要多久,价钱分别是多少。当学生算出各类交通的费用和时间的时候,我再作进一步的引导,如果你的工资一个月是3000元,你假期需要从A地到B地度假3天,你会选哪类交通工具?学生们给出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与数学是有紧密联系的,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也是好玩的,需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数学。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拓展,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渗透,足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为主线。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最终都是要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往往决定着给予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提升能力的机会也会不同。
时代在变,如果我们还简单地向学生提出“鸡兔同笼”的问题让他们解决,只会从知识层面加强学习,却很难在思维能力上有所巩固,因为这道题离他们的生活有点远。在教六年级时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无论你是外出旅游还是在家,请详细记录每次外出的交通费用、餐饮费用,在假期结束后统计出总数,再算出占当月家庭支出的比例。如果再將这些开支的3倍给你用作新学期的零花钱,你会买必需品,还是作其他选择?学生看到这样的作业都非常感兴趣,作业让学生运用了数学统计、数学运算、数学分析、直观想象等,所有作业中涉及的数都不是千篇一律定的,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计算的。每一个数据都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每一份数学作业都是独一无二的,展现着学生的个性,闪现着学生数学思维的火花。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思维的火花。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得到的经验,并自主进行推算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进率。
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中教知识容易,但教方法、教思维却不容易。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池水。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业务素养。作为教师必须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教研路上,不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会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站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去尝试感悟数学思维教学的真谛,只有感受真实的课堂,才能真正感悟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地懂得:好的数学教学需要潜心关注儿童学习的认知起点;需要系列有价值问题的导向与引领;需要凸显数学知识的建构性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具有内涵和深度,从而彰显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