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明,徐 敏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 号文件)强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七育人”必须体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
本研究以我国东、中、西部有一定代表性的五所高职院校在实施“七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五所学校共有高职学生73459 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教师”)178人,辅导员458 人。
本研究制定了“‘七育人’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通过网络的形式,课题组收回我国五所高职院校师生的有效问卷1429 份,其中学生1164 份,教师265 份。
高校“七育人”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课题组首先查阅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高校思政的讲话精神,以及有关高校思政“三全育人”“十育人”“七育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通过微信、QQ、电话、面对面等形式对五所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进行了访谈,获取了这些学校的学生人数、思政教师状况、辅导员状况等资料。同时,在访谈中,也收集到了他们关于“七育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面的资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塑造灵魂的职业,教书育人是“七育人”的最主要途径。本研究从思政教师、辅导员、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1.思政教师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所高职院校共有思政教师178 人,下面从生师比、党员比、硕士及以上学位比、思政及相关专业比四方面对五所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状况进行研究,见表1。
表1 五所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结构表
思政教师从数量上,师生比低于1:350;质量上,党员占比21.91%,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41.57%,思政及相关专业占比59.55%,比例都偏低。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 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强调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课题组收回问卷1429 份,其中学生1164 份,教师265 份。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见表2。
表2 五所高职院校师生对思政课重视程度表
认为思政课“最重要”的学生占0.34%,教师占7.17%;认为“很重要”的学生占31.19%,教师占23.77%。教师和学生选择“最重要”和“很重要”,各自加起来都不足50%。“育人”的实质就是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政课,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最直接的、最有效的途径。
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配备存在一定的问题,师生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同样,收回的1164 份学生问卷也反映出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大,见表3。
表3 五所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吸引程度表
一讲到思政课,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非思政教师,往往会认为容易讲,很简单,没有专业性。所以思政教师团队会成为包括五花八门专业的“杂牌军”。思政教师没有地位,前些年甚至有个别高校做出了思政教师工作量打折扣的歧视做法。其实,思政课是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统一体。要把思政课讲好,讲得不仅有吸引力,而且让学生入脑、入心,落实到学生的言行上,非常难,需要思政教师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有对党的最近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成果孜孜不倦的学习能力。更高要求的思政课,甚至还要求思政教师会弹、会跳、会唱、会演,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
2.辅导员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五所高职院校共有辅导员458 人,辅导员队伍情况见表4。
表4 五所高职院校辅导员结构表
五所高职院校辅导员师生比为1:160,符合教育部辅导员师生比总体上按1:200 的比例配备的要求。但是从表4 可知,在编专职辅导员仅60 人,占辅导员比例仅占13.10%。这些年,高职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学生数有了很大规模的扩张,由于受编制限制和高职教育教师岗位吸引力不够等原因,高职教师缺编严重。辅导员的主体是在编兼职辅导员。这些在编兼职辅导员往往是课堂教学、行政坐班和辅导员三者兼顾,妨碍了他们辅导员职责的发挥。另外,思政及相关专业辅导员占辅导员总数之比仅为5.24%,比例太低。绝大部分辅导员都是专业课教师兼任,他们做学生思想、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工作的理论水平以及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水平还有待提高。
3. 思政课之外的专业课和公共课教师教书育人效果
为了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之外的所有专业课和公共课都要做到教书育人。课题组收到学生问卷1164 人,学生反映的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见表5。
表5 思政课之外的专业课和公共课教师教书育人效果表
从表5 可知,学生对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集中在“一般”等级上,占比为63.32%。受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包括领导在内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特别是学生技能的培养。一些专业课教师明确表示,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政教师、辅导员和学校管理机构的事,他们只要把专业课讲好就是万事大吉。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导致教书育人效果的缺失。另外,高职院校以理、工、农、医等专业为主,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较少,除了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教学,还需提高育人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学生反映,这些教师所谓的育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唠唠叨叨,找不到学生可以接纳的有效的育人方式。
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但是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是较弱的。一方面高职教师科研意识比较淡泊,以教研科研支撑教学的氛围尚未形成;另一方面,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普通本科学校相比是有差距的。高职教师通过课堂、自身的率先垂范,对学生的科研育人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限制。五所高职院校接受问卷的1164 名学生参加科研、科普等活动的情况见表6。
表6 五所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情况表
高职学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高中生源,二是中职生源。他们往往被定义为普通教育的不太成功者。接受问卷的1164 名高职学生中参与过课题的人数为零,参与过论文撰写的也仅有三人,未参加科研科技科普活动的学生占比56.79%。当然,随着我国全国科普日等活动的日益深入人心,高职学生参加科技社团、科普活动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职业实践性是高职院校的显著特征,高职学生的课程中实践操作课的比例要求不低于总课程的50%,学生三年的顶岗实习要求不低于六个月。在思政课和一些其他课程中,学生还被要求进行社会实践。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在高职院校的组织、保护下踏入社会、涉足职场的一次模拟,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践育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所高职院校接受问卷的1164 名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满意程度见表7。
表7 五所高职院校学生对顶岗实习育人满意度表
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满意集中在“一般满意”程度上。据访谈,高职学生表示,顶岗实习过分的凸现顶岗,顶岗实习单位把学生当正式员工使用,工作强度过大,实践经验不足,理论知识不够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多。令人欣慰的是,学生表示顶岗实习对他们的锻炼意义特别重大,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将来人生的走向。
在高职院校的一切管理活动中体现育人,一切管理都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高职院校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育人,必须牢固树立“事事皆育人、人人皆育人”的育人理念,服务不只是服务学生当前的需要,更是服务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五所高职院校接受问卷的1164 名学生对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满意程度见表8。
表8 五所高职院校学生对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满意度表
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对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集中在“较满意”和“一般满意”两个程度上。“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占比15%左右。访谈表明,高职学生对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纪律管得太多,浪费时间过多,感觉像“教育警察”,达不到传授知识的目的,也达不到育人的效果。二是学生反映与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接触很少,只是学生出了问题才有接触的机会。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受到较大限制。三是学生反映自身的心理问题和人生困惑比较多,但是在学校很难找到有效的心理帮扶途径。四是资助育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确实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但是还有一些资助给了一些并不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导致了一些不公平。
校园文化是学生特殊的、无声的教育课堂,舆论文化、人际文化、物质文化、网络文化和制度文化都具有育人的功能,五所高职院校接受问卷的1164 名学生对文化育人的满意度见表9。
表9 五所高职院校学生对文化育人满意度表
学生对文化育人满意度集中在“较满意”和“一般满意”上,但是“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加起来的比例达到了25%。访谈表明,学生对高职院校校园本身的文化育人效果比较满意,不满意集中在学校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和学生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能力上。学校不能很好地监控学生上网、玩手机,有些学生玩游戏上瘾和过多受到网络不健康内容的侵蚀。学生在学校积极向上,受到好的文化熏陶,但是走到社会上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通过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培育、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选拔,通过培育建设一批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社团,对高职学生发挥了较好的组织育人作用。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组织引领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也能够达到组织育人的效果。五所高职院校接受问卷的1164 名学生向党组织靠拢情况,见表10。
表10 五所高职院校学生向党组织靠拢情况表
表10 的数据表明,高职学生“有入党想法但没递交入党申请书”“根本不想入党”和“其他”三项占比58%左右,说明组织育人的覆盖面不是很广。访谈表明,高职学生有一部分自我定义为失败者,有些自由散漫,有些不良习惯,或者没有信心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或者根本就不想入党。虽然58%的比例有点大,但是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对他们发挥组织育人的功能是存在的。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科研是软肋;与基础教育相比,家长支持是软肋;与中职教育相比,国家政策扶持是软肋。高职院校“七育人”在思政教师、辅导员和其他教师方面遇到的问题都与高职教育地位不高以及高职教师岗位吸引力不够有关。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以及增加高职教育对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解决高职院校“七育人”存在问题的根本之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足以证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思政课的重视。高职院校应该按照思政教师师生比为1:350 的标准,配齐配足思政教师。另外,新入职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该适当增加思政及相关专业,中共党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等人员的比例。目前,天津高校思政课教师落实了月均2000 元的津贴,有的省市也在落实过程中,其实各省、市、区都应该根据财力落实一定金额的思政教师津贴。思政教师队伍数量足了、素质高了、待遇好了,同时具备相应的监督措施,思政课的自信程度、吸引力度和育人效度才会有坚实的保障。
近年,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待遇较低和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缺乏等原因,这些辅导员纷纷走上了课堂教学、行政坐班与辅导员三者兼顾之路。政府应该出台有效的文件,明确建立一支真真正正的专职辅导员队伍,设立辅导员的专门职称评聘制度,提高专职辅导员的待遇,对新录用的专职辅导员设立比较高的门槛,必须是硕士及以上学位,中共党员,思政、教育学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
不管是“七育人”还是“十育人”,都是为了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在全员育人方面,高职学生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或留守隔代教育家庭长大的,这就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育人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党团组织、思政教师、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形成一致的育人合力。同时,网络和社会上也有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和毒害,一方面要求国家和政府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提高“七育人”的水平,提高学生抵御不良社会影响和网络影响的能力,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用在科技活动或实践活动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院校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首先,要改变专业课教师“唯专业为重、唯技能为上”的不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职业教育理念,使他们愿意做到“课程思政”;其次,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校教职员工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训,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素养的提高,使他们有能力做到“课程思政”;最后,落实党和国家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给学生讲思政课,领导带头做到“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