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爽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110167)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采购模式主要是通过一种固定的价格购买一个通用的数字资源平台中的一个或几个资源包,这个资源包价格刚开始通常会比较低,然后规定签订的购买合同会延续n(n+1)年,进而在合同中规定合同期内的每年价格涨幅(5%-15%之间),这种模式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图书馆的肯尼思·弗雷泽称为“big deal”,也就是大宗交易[1]。采用这种采购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数字资源体系建立初期纸质资源突然减少造成的学术资源匮乏的危机,而这种“大宗贸易”的采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及管理成本,而数据供应商也通过这种销售模式保持了长期稳定的盈利,虽然初期会盈利少一些,但是随着合同长时间的签订,越到合同后期供应商的利润越可观。因此“大宗交易”这种采购模式受到了国内外图书馆和数据供应商的欢迎,也迎合了当前的趋势。但是,随着大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大宗交易”采购模式的自身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每年的涨幅给图书馆文献采访经费预算增加了严重的负担;选购的通用资源包使得图书馆失去了馆藏资源建设的主动权[2]、资源经费的控制权以及馆藏建设的特色权。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图书馆因为经费预算的增长以及制约馆藏资源建设等这样的弊端放弃了“大宗交易”这种数字资源的采购模式,如温哥华岛大学图书馆(Vancouver IslandUniversity Li⁃brary,VIU)为了抵制“大宗交易”,开始对采购方案实行循证管理。顺势产生的循证采购模式是一种及时的、用户导向的采购模式,建立在“明智证据基础上”的图书馆采购决策经过系统严格的方法及理性分析,在决策过程中增强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实现资源最优项选择,更好地推动图书馆馆藏发展[3]。
当一种方式出现了弊端大于优点的时候,就说明这样的方式即将被淘汰,会衍生出新的方式,“大宗贸易”这样的采购模式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时代,这就需要有更适应时代、更符合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采购模式出现,因此“循证采购”这样的新型采购模式应运而生。
“循证”一词源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缩写为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4]。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5],包括发病与危险因素→认识与预防疾病;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应用有疗效的措施;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如图1)
图1
循证医学的最重要目的是更好、更快地解决临床问题,在临床经验、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更适应当前形势的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医院等方面的根本问题。
循证医学基本概念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DavidSackett曾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治疗患者。最近,Sackett教授本人修正了循证医学的定义,使之更为全面,更令人信服。循证医学的最新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显然,现代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既要努力寻找和获取最佳的研究证据,又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和演变的病理生理学理论以及个人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他人(包括专家)的意见和研究结果;既要遵循医疗实践的规律和需要,又要根据“病人至上”的原则,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和实际可能性,再做出诊断和治疗上的决策[6]。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获得最佳研究方案的同时,结合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病人的方案。而将这样的“循证医学”运用到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模式中会给图书馆资源建设带来什么“出奇制胜”的效果?
循证采购是“图书馆向提供电子书库检索权的出版商预付款项,在协议结束时根据读者使用情况利用预付款进行数字资源采购的一种采购方法”[7]。
借鉴循证医学这一理念,近年来,国外图书馆出现了一种由馆员基于用户对数字资源的实际使用来选购数字资源的循证采购(Evidence-Based Acquisition EBA)模式[8]。结合国外图书馆循证采购的成功实践,如美国Orbis Cascade图书馆联盟的电子图书采购、科罗拉多大学图书馆联盟的视频资源采购[9]以及丹佛大学图书馆电子书的采购[10]等案例,总结出了循证采购的一般流程:首先是基于数字资源(如电子图书、视频等资源)采购系统平台,用户/读者可直接在整个系统平台中提供自身的需求,然后采访馆员通过平台中用户/读者提供的需求进行整合,再将整合好的用户/读者需求加上多年的采购经验进行二次整合后上传到系统平台;接着中标的数据供应商通过系统平台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然后从平台提取出采访馆员的实际整合出的资源,进行提取收集,再次提供到系统平台,最后由用户/读者在平台上获取数字资源信息,从而最终获取满意度(如图2)。
在大数据环境下,传统环境中针对用户/读者进行数据收集的方式远远落后于在数字资源环境中获取用户/读者数据的速度以及精准度。采访馆员可依托系统平台,利用大数据环境,获取更多用户/读者利用数字资源数据的真实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依据,反映出其他用户/读者的潜在需求,这样会让数字资源的采购更真实、更有效率,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读者的需求。因而,利用系统平台采集用户数据不仅方便、速度快,而且受众面广,是收集采访数据的较好途径。
图2 循证采购流程
2.2.1 数字资源的采购模式
数字资源的采购模式出现较早的是需求驱动采购(demand-driven acquisition,DDA)或 读 者 主导 式 采 购(patron-driven acquisition,PDA)[11],在此基础上繁衍出了循证采购(Evidence-Based Ac⁃quisition EBA)模式,也有一种形式为使用驱动采购(usage-driven acquisition,UDA)[12]。
循证采购(EBA)是“一种需求驱动采购(DDA)模式”。美国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专著的需求驱动采购》则是把循证采购作为需求驱动采购的一种具体形式来对待的,读者主导式采购则是作为需求驱动采购的同义词,使用驱动采购是作为循证采购的同义词来使用的。[13]虽然循证采购是需求驱动采购的一种模式,但是有学者认为是两种不同的数字资源采购模式[14],数据商JSTOR就是这样认为的。ACRL2015年版《环境扫描》是把循证采购作为与需求驱动采购不同的采购模式来对待的,但循证采购是读者主导式采购的一种具体形式[15]。还有学者把循证采购和需求驱动采购作为使用驱动采购的不同具体形式来使用[16]。(如图3)
图3 数字资源采购模式的关系
2.2.2 循证采购的优势
(1)从数字资源经费角度来看
读者主导式采购、需求驱动采购,以及使用驱动采购的采购模式下会因为用户/读者本身对数据信息的需求有着不确定性或者不太明确这些采购模式的选购规则,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数字资源购买的费用,这种情况下会让图书馆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经费支出,造成数字资源项目经常因为经费消耗完毕后的中止,因此限制了用户/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数量,用户/读者会产生诸多不满,正因为这样,用户/读者的满意度很难提高。
而在循证采购模式下,图书馆与中标数据供应商在购买一个数字资源项目时,首先对访问权进行协商,然后交换条件则是在项目结束时购买固定金额的数字资源(通常在项目开始一年之后)。在合同期内,无论触发多少数字资源最后都是由图书馆依据大量的用户/读者使用的数据为依据做出选购决策。这样一个数字资源项目的最终经费是图书馆完全掌握、可预期的,不必出现大量的经费消耗,并且能够保证数字资源项目永久采购数量的增加。
(2)从采访馆员角度来看
读者主导式采购模式是让读者自主选购数字资源项目的模式,这种模式引发了采访馆员对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馆藏文献建设体系的学术性、系统性等诸多方面的担忧,使得采访馆员对数字资源馆藏文献建设完全失去了控制权。
在图书馆采用循证采购模式中,采访馆员起到了主导作用,图书馆最终买什么要由采访馆员依据用户/读者的使用情况以及数字资源馆藏文献建设的连续性、均衡性等方面进行权衡,再做出决定,进行购买、入藏。这样一来,采访馆员在数字资源馆藏文献选择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系统平台反馈的用户/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方法,在循证采购模式中发挥到了极致,有利于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文献建设质量和用户/读者满意度的提高。
(3)从用户/读者角度来看
在循证采购模式中,用户/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限制比较少。由于循证采购模式不是按照用户/读者对数字资源使用量的多少来决定图书馆支付费用的多少,数据商会取消并发用户和下载等数字资源使用限制[17],从而会大大改善用户/读者在使用数字资源时的体验,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用户/读者的满意度。
通过循证采购,图书馆可以确认获得用户/读者真实统计的数字资源数据,这些统计数据不仅可以作为这个项目的订购依据,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采购模式中的选购。
(4)从中标数据供应商角度来看
数据供应商对于数字资源循证采购这样的新兴模式开始应用,用以获取最新的利润点。另外,中标的数据供应商提前得知确定收益,避免了不确定性的焦虑,从而更能加强售后服务的整体性、积极性,以及服务性等。
数字资源整合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其核心的部分。
3.1.1 数字资源格式的不统一
当前,我国对数字资源的存储格式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数字资源的存储格式是由数字资源研发者或是供应商自己决定,比如,视频、音频数据库一般选用AVI格式、WAV格式、MPEG格式或MIDI格式;图像等数据库可选择JPEG格式、GIF格式或TIFF格式;期刊、电子图书等文本形式的数据库可以选择TXT格式、PDF格式、CAJ格式或HTML格式[18]。
3.1.2 数字资源的内容重复
在购买数据库的过程中会有内容重复的数字资源,比如说CNKI和万方期刊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中文期刊等数据库,一篇论文、一种刊物会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被收录,这样就会造成内容交叉重复,使用户/读者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数据进行筛选,从而降低用户/读者对信息的利用率及查找的准确率。
为了能够解决数字资源的存储格式不统一和内容交叉重复,方便用户/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合理利用,很有必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
在数字资源整合过程中,可以选择官方网站的一个系列的分类,构建一个统一的数字资源平台,将购买的数据库及自建的数据库分门别类,依据内容、格式的不同,归纳入一个统一的平台中,这样用户/读者登录官方网站的统一平台,依据自己想要查找的内容进行检索查询。另外,现在很多数字资源不仅仅局限于电脑上的查找,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更加便捷、使用率会更高,因此,要将如何用手机下载及平台正确的使用方法体现到统一平台的明显的位置(如图4)。
图4 数字资源整合流程
自20世纪以来,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相继开始拓展、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首先,数字化图书馆可以优化传统图书馆业务,将传统的文献进行数字化,更方便图书馆馆员的管理,以及读者的借阅;其次,秉承着图书馆馆藏文献“拥有与获取,协作与共享并存”的发展理念,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可以节约大量线下资源,有效地进行馆与馆之间的协作与共享,不仅节省了图书馆的经费开支,也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不同需求。因此,数字资源整合发展得越完善,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的步伐会越快越稳;而此时数字资源应该选择在哪种采购模式下进行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4.1.1 循证采购是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理念
纵观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程度,基本上停留在“存”这个步骤,要想更深层次地进行资源整合,就必须寻找一个从数字资源采购源头就能把控的模式,而循证采购模式是非常适合的。数字资源采购采取循证采购模式,可以在满足用户/读者真实需求以及控制经费支出的基础上,合理分配馆藏的数字资源,从而最先一步达到数字资源整合的目的,让之后的数字资源整合更加有序、快速、便捷。因此,循证采购是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理念。
4.1.2 循证采购是数字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数字资源整合,而数字资源的整合工作并不是仅仅将现有的数字资源数字化,进行分门别类,更重要的是保证电子图书版权、电子资源的质量、电子图书的知识读取与复制等,而这也是困扰数字资源整合的重要问题[19]。数字资源购买时采用循证采购模式能有效地控制这些重要问题,首先循证采购模式的优势在于与知名的数据供应商合作,且是中标的单位,这样大大保障了版权、质量等问题;其次在循证采购模式下,采访馆员依据系统平台的大数据,对于数字资源的种类、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辨别度更高,更能选取出高品质的数字资源,从而增加了数字资源馆藏的品质及认可度,而用户/读者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因此,循证采购是数字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
从循证采购的具体方法来看,首先通过循证采购模式对数字资源购买源头进行把控,数字资源采访馆员应充分依据大数据的规模优势,采集分析用户/读者的真实需求,依据数字资源的系统平台(如电子书、视频等资源)进行数字资源整合;第二,中标数据供应商依据采访馆员的选购原则,选购数字资源,并分析用户/读者的真实需求,然后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第三,由数字资源系统平台(如电子书、视频等资源)按照数字资源的类目(如文本类数字资源、图像类数字资源、视频/音频类数字资源以及综合类数字资源等)分别导出,再由网站维护人员进行统一平台的建设维护;最后,通过统一平台(官方网站),为用户/读者提供快速的查询、提取等服务(如图5)。
图5 循证采购(EBA)模式下的数字整合配置流程
加强数字资源馆藏建设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课题,而数字资源的整合又是加强馆藏建设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能够把控好数字资源的采购源头,就能在采访馆员、经费以及中标数据供应商等有限的资源里,达到最好的整合效果,从而为用户/读者提供最完美的服务。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比对分析不难看出,循证采购适应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现实要求和未来趋势,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