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楠,余正勇,陈 兴,何 昊
(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传统村落指具有悠久历史、丰富传统资源以及科学、艺术、社会等方面价值[1],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受到来自工业文明各方面的冲击,乡土性[2]、原真性[3]逐渐消解,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4]。
相较于国外,中国的传统村落保护实践起步较晚,早期受西方主流文化影响大,往往遵从西方主流遗产保护理念,缺乏对本土文化差异实际的思考[3],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大多借鉴和沿用遗产、文物方面的措施及经验。由于传统村落自身丰富的价值内涵,其保护历程大致呈现出被动式保护到主动性保护、物质保护到文化保护、局部保护到整体保护[5-6]、静态保护到活态保护的阶段特征。随着传统村落保护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相关研究愈发注重传统村落多价值[5]、全要素、深层次的保护。在保护方式上以多元活态传承措施对接村落的动态延续性,其价值体系不断丰富,并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目标和内涵。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生态文明理论为新时代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发展探索提供了有效理论视角,对传统村落价值认定和保护策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有文献中关于二者的研究多将传统村落与地方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整合研究[7],注重从措施方法层面探讨传统村落依托生态优势向生态博物馆[6]、养老特色村[8]、康体疗养地等发展模式的转变,但在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文化空间等的关系内涵上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不利于传统村落生态多价值的保护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传统村落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内在契合性,文章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立足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认定维度与价值内涵,通过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内在联系,聚焦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尝试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全方面与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有着内在一致性。在传统村落中,正确处理好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村落振兴的重要部分,而村落可持续发展是传统村落保护的终极目标。因而,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传统村落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是传统村落保护的迫切需要。
生态文明的内涵具有丰富性,而传统村落保护不仅和生态文明中的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有着密切联系,还在文明更迭和文明延伸的动态过程中体现。
纵向来看,在文明更迭的过程中,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最后到生态文明,变化的核心线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在原始社会,人类崇拜自然,并将其作为生活生产的重要来源;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开始利用自然;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尝试利用技术改造和征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人类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重要性[9]。传统村落成型于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因为安全、耕作等聚族而居,世代血脉相承,自由生长。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们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村落环境和人们需求逐渐不匹配,传统村落乡村性逐渐消解。传统村落并不是在某个特定时期的静态定格,而是有一定规律和肌理的动态延续。在生态文明时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以人为核心转变到以自然为核心的前提下,传统村落的内生动力将会重新被激发,并以一种新的模式进行动态延续,这是文明更迭下传统村落的必然发展趋势。
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10]。要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四者关系,在生产、生活、消费的过程中将自然生态置于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11]。因此,传统村落作为基本社会系统单元,在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村落的经济建设、管理制度和模式提升及村落文化传承,还要关注村落的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景观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性,更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和融入到村落的产业发展、景观修复、文化传承等的全过程,这是文明发展视角下传统村落文明系统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尽管传统村落保护不断被重视,但部分村落的保护效益不高,仍有一部分的传统村落正处于保护边缘,这一现象多缘于传统村落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播方面的特殊性。
传统村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特殊性着重体现在传统村落自然属性和环境系统性两个方面。传统村落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人们为了耕作和生活便捷,选择在靠山近水、负阴抱阳的地方聚居[12],并选用当地的石材或者木材作为材料修建房屋、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选择生产生活方式,充分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13]。这是村落的自然属性体现,也是在村落保护的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更是传统村落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村落环境系统性在存续的过程中呈现出山、水、人、村落和谐共生的格局,人们按照自然规律生活耕作,尊重农时,是生态文化的重要体现。
传统村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上,即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原本的小农经济不再适合传统村落。所以,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如何实现传统村落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找到经济发展与村落保护的平衡点至关重要。从环境生产力视角出发[14],正确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传统村落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特殊性体现在独特的社会关系上。传统村落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以“己”为中心,以血亲地缘关系为核心形成“差序格局”[15],这种社会关系让村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凝聚力。但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有的优势资源在城镇集中,出现“离土离乡”的热潮,这种关系的稳定性不断被打破。所以,如何将村落治理体系融入村落肌理,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提升村落凝聚力显得至关重要。
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性体现在村落孕育的乡土文化中。乡土文化是扎根于中国大地、基于地域特色在中国乡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支撑。乡土文化既以特色服饰、传统建筑、村落景观等物质类形态存在,也以乡风文明、信仰观念、道德规范等非物质形态存在[16]。不同属性的乡土文化因基于不同的传统村落存在,具有独有性和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乡土文化与土地、环境联系密切,决定了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联系。基于乡土文化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与群众基础[17],还能为传统村落保护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由于传统村落的特殊性,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村落的自然属性,还要有系统全面的视角。传统村落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迫切性。
2012年发布的传统村落试行评价指标主要包含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及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层面,强调了村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认定,其维度发生了变化。从传统村落自身属性出发,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要目的是激发传统村落的内生动力,让其作为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系统并且具备一定抵御风险和干扰的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在联系反映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要确定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价值认定维度,首先要找到二者的耦合点。作为一个系统,村落必须具备生存空间、发展动力、稳定基础和存续源泉,对应村落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从生态文明视角探索传统村落,由于其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性,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其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将环境活力、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文化活力作为传统村落价值认定的维度。(见图1)
图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价值认定维度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是基础,而在传统村落中人与自然的作用空间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是传统村落能够存续至今的根本,生活环境是影响村民生活及村落存续的关键,所以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作为传统村落环境活力评价的重要因子。
村落自然环境中不同形态的山体、植被和水系与村落文化共同作用构成了村落的整体外观风貌,主要考虑其景观美学、保存完好度及协调性等几个方面。传统村落的景观风貌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还包括村落的内部空间,即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空间格局、基础设施和传统民居,其特色性、文化性、完整性是需要考虑的关键。空间格局指村落街巷以及主要节点。街巷可以体现村民的生活轨迹和村落的演变肌理,其纹理、色彩与周围的协调度是在街巷修缮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街巷特色、完整性和连续性是影响传统村落价值的重要因素。主要节点是街巷的汇集点,也是村落中重要的社交场所,例如村落中的小广场、戏台等。基础设施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保障,包括水、电、气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等。很多传统村落居民在生活方式上较传统,多使用柴木,垃圾处理也较不合理,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传统村落建筑不仅要在建筑形式上体现村落文化、展现地域特色,还要做到修复、重建过程中在选材上的地域性。
生态文明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要求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并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以人与社会和谐为前提建设的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力上。
经济活力的评价因子包含村民的收入状况和村落的经济结构。很多村落都被当作静态式的文物保护,忽略了村落系统的自身活力。很多学者认为村落的空心化是由于村落的人口的流失,所以提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组织管理模式的措施。其实,空心化最根本的原因是村落产业的缺失,像农村产业发达的地区基本没有空心化形态[18],所以居民收入状况和村落经济结构就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维度。居民的收入状况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及保护意愿等,只有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后,才会进一步考虑村落的保护状况。村落的经济结构主要考虑村落的产业结构、产业功能、发展模式等,通过产业融合和产业功能的拓展,开创出适合村落发展的特色模式。例如: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落,通过文旅、农旅的深入融合,实现农业向生态、生活功能的拓展。基于现有的农田,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展示场所、农耕体验产品、特色产品展示及服务项目,同时利用农产品展售推动观光、体验、科普、研学等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是关键,体现在村落的社会活力上,要求将生态文明中的“和谐”思想融入其中。社会治理主体以及治理体制是传统村落特殊性体现,也是传统村落价值认定维度中社会活力的主要评价因子。
传统村落的治理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9],不仅包括村民、村集体、政府,还包括外界的专家、规划人员、社会团体等。村民更加关注公共服务及设施,村落活动参与度较高,但保护行动易缺乏科学性;政府注重宏观层面的村落整体保护,执行力强,但是资金持续动力不足;专家规划人员在注重村落整体保护的同时,更加注重如何唤起社会的保护意识,但参与性较弱;社会团体能够为传统村落保护带来资金支持及动力,但一般更加注重村落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村落缺乏保护意识。所以,不同主体之间的作用占比决定了村落的整体治理模式。例如在“自上而下”模式中,村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自下而上”模式中村民的能动性以及村集体的引导性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复合治理”模式中村落的规划、融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同主体间的实践与互动容易发生矛盾,例如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外界干预过度,导致村落的商业化比较严重,所以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入显得至关重要。村落的治理体制包括村落的乡约村规、规划治理原则等。一方面这些治理体制要与村落实际契合,另外一方面,需要让村民有认同感。
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采用生态文明的方式将文化传承下来,另外一方面还应将生态文明植入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传统村落的文化活力不仅取决于其价值性与独特性,还与其保护现状紧密相连。文化活力的评定主要从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入。
物质遗产包括房屋、庙宇、古树、古井等。传统村落的房屋主要分三类,分别是保留至今仍在使用的、无法使用或者已经出现破损的以及新修建的[20]。对于第一类主要注重日常维护,第二类重点在建筑修复,第三类要求在修建的过程中建筑的外观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并与村落内的其他建筑保持相对的一致性。对于庙宇、古树、古井要求尽量在保持其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管理。由于这些物质遗产已经在村落的整体系统中稳定存在,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是否需要人为干预需要科学的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村落文化、特色节庆、传说故事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文化宣传、文化展示几个方面。文化传承过程中培养村民的文化认同感非常重要。另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非常重要。目前,在一些偏远地区,主要以口授、行为传授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承,一些技艺只有当地少数老人比较精通。所以,在完成文化存档的同时,培养年轻一代的村落文化继承人,让其热爱当地传统文化,愿意展示和继承传统文化非常重要。传统文化不仅是传统村落自身价值的体现,还是外界了解的窗口。基于不同地域文化及背景形成的村落文化具有差异性,文化趋同是使村落文化活力逐渐消解的原因之一。
生态文明不只是一种生态观,从环境生产力视角切入,还可以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激活传统村落,使村落处于动态延续和活态传承的状态。和谐社会的生态内涵包括自然生态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和谐、社会生态和谐以及人类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管理层面的系统生态和谐[21]。所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不仅要保持村落的原真性,还要保证村落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村落产业、文化、社会等的振兴。
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将生态理念、生态理论与生态技术融合,结合村落地理环境特征,从系统性角度切入,维持传统村落整体环境格局与风貌的稳定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稳定性是指村落的山水格局与居住环境的稳定性。由村落的形成肌理可知,村落在初建时便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规避了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22],这是村落的内在稳定性的体现。同时,由于村落的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已经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存在,应尽量避免或者减少人工干预,并划定相应的核心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的建筑主要用砖、石、木做原材料,在传统的建筑修复中主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当地的原材料和配合比让建筑物在外观上基本保持原样,但是在抗震、防火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提升[23]。所以,居住环境稳定性的提升还需要新技术的融入,对建筑的结构和墙体进行加固。在已经出现破坏或者因发展需要增加相关要素时,需要考虑其与原环境的协调性,以保持整体风貌与格局的统一性。可持续性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在能源利用及垃圾处理等方面体现。目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成本相对较高,转化的效益相对较低,在村落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补充性能源,可以通过与新技术的结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提升能源转化率。在垃圾处理方面,可以在村落宣传垃圾分类的理念,同时创新废物的二次循环利用。以日本的高知县四十万市为例,其利用当地的废旧报纸制作农产品包装,非常巧妙地传达了生态文明的理念。
在保证村落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前提下,应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村落优势资源及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探索村落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农业是传统村落的产业基础,但要让农业成为传统村落经济效益的主要支撑,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发展科技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及复合农业,同时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等的深入融合,实现农业向生态、生活、生产功能的拓展。基于现有的集中农田,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展示场所、农耕体验产品、特色产品展示及服务项目,利用农产品展售推动村落观光、体验、科普等的发展。对于不适于发展现代农业的传统村落,可以通过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展示或借助外部力量发展特色产业。以云南红河州阿者科村为例,村落在遵循房屋不租不售、不引进社会资本、不放任村民无序经营、不破话传统的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传统生活设施,主打预约式精品旅游接待,发展深度体验游。另外,村落成立了合作公司,村民以房屋、梯田等形式入股,村集体和村民经营利润三七开。阿者科村采用预约的方式接待游客,在充分尊重当地文化和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结合社区,创造了一种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新模式。传统村落依托其资源优势进行旅游开发为村落带来了造血功能,但该村落是否适合发展旅游、适合发展什么样的旅游需要经过科学的评估。
传统村落的社会治理需要遵循生态文明中人与人、人与社区和谐的思想,在多个治理参与主体中找到平衡点,多方共建,科学治理。对于部分已经出现严重“空心化”的村落,村落的社会关系网已经断裂,单维的治理对于村落的社会活力的激活作用非常小。所以,如何重构与强化社会关系是关键。一方面可以通过村落的原真性保护及村落记忆[24]呈现从情感上唤起年轻一代的“乡愁”;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项目扶植及政策倾斜鼓励年轻一代返村创业。村落优质的环境条件及独特的文化价值使其具备很强的吸引力,所以,目前有部分村落通过“共享租养”的形式吸引“新村民”。租养是在共享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闲置的资源通过共享的方式得到合理的利用,并实现价值最大化[25]。例如福建省屏南县厦地村利用“互联网+传统村落建筑租养”的模式,将村落中整理出的空置萧条的传统建筑经由互联网平台推向市场,由自然人承租并修缮。租养人“轻租重修、以用为养”,为传统村落的存续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共享租养的模式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在满足租养人和提供者双方需求的基础上,让村落具备了新的造血功能。同时,使村落在开发的过程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保护。这不仅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新模式,也为村落的社会关系重构开辟了新路径。
文化是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体现,如何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及原真性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点。村落的文化保护不仅要通过深入挖掘不断完善村落档案,还需要借助相关平台将文化活化,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及活力。目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化技术技术建立传统村落的动态监测及信息交互平台已经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数字化技术最开始运用在文物保护上,通过技术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开拓出博物馆的线上展示窗口,能够实现从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各层面对于文物进行介绍。数字技术在传统村落中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和文化信息的保存与存档、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虚拟修复与过程模拟、传统村落创意产品的数字化辅助设计以及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虚拟现实和展示传播四个领域[26]。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非常好地完成传统村落的全方面保护,同时也践行了生态文明理念,以一种生态、无压力、可持续的形式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让传统村落保护进入智慧时代。
传统村落的保护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文章认为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既要关注到村落的实际发展需要,也要注意传统村落保护的特殊性,将生态文明的思想融入到传统村落保护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此外,文章更注重将生态文明作为激活传统村落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的新型经济模式,围绕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四个维度层面对传统村落价值进行再认定,并提出顺应自然,融合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带动、多方共建,留住乡愁、文化为魂,平台助推等传统村落发展保护的适应性策略与路径。
同时,在传统村落的价值认定中,不仅注重历史文化要素,还要综合考虑村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由于传统村落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适用的保护模式也不尽相同,具体的案例实践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只有因地制宜探索科学有效的保护策略,才能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照,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