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上海 200092)
王 荔(同济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092)
“乡村文化设计”指从文化记录和艺术叙事的视角,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与创意活动,广义的内容涵盖了包括所有学科的艺术活动,其专业覆盖面包括了专业与非专业层面;狭义的定义既包括本地乡村创建的艺术活动,也包括乡村巡回设计活动和其他对乡村地区活动的影响。
基于文化的活动必定涉及设计策略。“乡村文化设计策略”是指受到本土传统文化影响的乡村社区艺术活动,其互动或张力体现在本地文化的遗存,设计策略性质介于当代艺术和集体创作之间。乡村文化设计策略的关注点通常集中在三个主题上:乡村艺术的本质、本村发生的原生艺术活动、农事传统节庆和外部活动的介入如旅游活动等。乡村文化设计策略也可以描述为一种整体活动,各种实施形式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们,与个人和集体能力建设、授权、协作有关,并且扩大网络机会和产业转型;同时,很多创意企业和青年设计师还考虑到在经济发展之下将新居民吸引到乡村社区。
图1 “乡村文化设计”“乡村文化设计策略”“新媒体视域下的乡村文化设计策略”三者内涵与概念比较
“新媒体视域下的乡村文化设计策略”相比前者则更具体特指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在乡村发展中的延续使用,使文化设计中互动方式的转变更具创意,更重要的是新媒体手段带来的实时交互,增加了乡村活动的参与度,包括组织各类活动生产、消费、企业和社区。数字化手段也带来乡村活动的精准性与数字转型,如网站,云服务和社交媒体。先进的技术与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碰撞,智能化媒体的应用趋势,相应产生了乡村文化数字化的认识与应用,并带来了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同时它亦是反映当下乡村文化的数字化设计应用和趋势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生活构造的转变(图1)。
近年来,国家乡村规划试图重新调整乡村发展模式,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成果。从2014 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颁布,到2018 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推出,这一新的创新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农村发展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农村村落和乡村风景的地方特色,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的是,乡村文化和创意作用得到重视,乡村文化被看作一大发展资源和兼具当代中国文化特征的独特性。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进步也正急剧缩小着城乡差距。
美丽乡村视阈下设计与建设的途径研究则将文化创意的共享代入乡村实践。陈野(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节点上,回顾、记述浙江乡村建设的历程和成就,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性审视和理论分析,既来自于乡村命运的历史轨迹、乡村民众的当代际遇,更相关于中国乡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未来走向、国家强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愿景。周岚(2019)通过80个鲜活的世界各地乡村发展实践案例,揭示出乡村振兴立足于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挖掘,自下而上的发展渠道有多元的路径和丰富的实践可能。陈炯(2019)以集市概念为统筹,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创作形式为载体,探究农村发展更多可实现行路径,体现“艺术振兴乡村.智慧优化生活”的宗旨。刘东峰(2020)结合30位学员理论与实践案例,阐释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美国Dewey Thorbeck(2018)结合来自世界各国的案例,基于农村居民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揭示农村规划与设计的思路及问题解决方法。
以上研究与设计实践都阐述了乡村文化建设尝试通过多元化的经济策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并重新定位和赋予新的职能与角色;许多传统乡村文化资源也面临治理策略的问题,乡村文化不仅要继承原有的文脉传承,也要成为一种新的共享聚合参与的工作,这是艺术和文化在乡村中可以发挥关键可持续性作用的地方。由于外部资源、数字化方式的介入,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异和普适性也面临着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产生碰撞:乡村文化设计是否可以克服人口流失的农村现象、城乡一体化后带来的数字鸿沟?以乡村为类型的小社区正处于过渡时期,各种文化治理方案如何制定?如何通过乡村文化设计,保留、组织和吸引更多居民和企业参与,认同乡村文化身份?
综上,本文的研究旨归首先在于阐述乡村文化设计策略,分析农村文化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影响和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设计策略,并结合在浙江省沙滩村所做的文化设计实践,阐释乡村文化设计给当地带来的社区艺术活力和文化可持续发展。
作为参与式的艺术设计策略,乡村文化设计是激发和启示乡村自觉文化治理和建设的手段。与此相辅相成的艺术设计和活动是过程,村民参与的文化设计“产品”是艺术,这些村民“参与者”被定义为设计活动的“赞助人”。乡村文化设计在传统文化和数字形式的介入之间维系着二者平衡,本地的村民和他们的想法会提供更广泛的创意。在具体的文化设计策略中则表现为一系列乡村本地参与的主题活动,如乡村社区的文化旅游活动、相关地区发展及社会驱动的组织,这些乡村地区艺术强调了地方参与和数字媒体参与的重要性及基层区域网络的能力建设;又如农事节庆,包括各种文化习俗和农产品品牌展销及设计,这些设计活动可视为乡村本土身份的认同和维护,能够作为一种造就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措施。随着乡村文化的逐步建设完善,各种乡村文化设计策略可以表征和增强广泛定义的文化表达方式。不仅农事活动和乡村文化设计,还涉及到互联网等智能媒体的可用性和使用能力,以互联网作为文化设计工具的基础平台,建立人与人、人与市场的各方联系,尤其是乡村文化设计越来越渴望吸引作为“创意群体”的本地村民,渴望越来越多的文化共享,特别是青年人群的参与。
1.数字互动方式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平台。
数字媒体带来根本性的社区参与性转变,表现为基于数字平台的用户内容设计和开发、云服务、社交媒体等。信息的传递从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简单媒体形态逐渐过渡到彼此融合的多种媒体形态,越来越显现跨媒体共性。跨媒体趋势,智能媒体的应用,带来文化发展的综合分析及至理解文化本质。现代科技并不与之相悖,相反,它们将会是传播思想的强有力武器。媒介从古至今发生了诸多变化,与当下热门的传播方式结合,将会对大众意识的觉醒有莫大的助益。保留下物质,保留下风貌,用新媒体手段创造性地保留,最终为了让人心能够传承世代的文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1]
现代新媒体手段介入乡村文化的速度非常快,但广大乡村文化服务应用新技术的效率却不高,如农家书屋的冷清或闲置,乡村农产品停留于数字销售渠道而非系列品牌效应。乡村需要拥有与城市同等的网络信息收集和交流,并急需结合乡村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技术跟踪与服务。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参加和整合,包括政府承诺的必要性在各级组织中显得重要。另一方面,数字时代已经迎来了根本社区参与的转变,包括基于村民需要的内容开发和实现多路通信的实时互动与社交媒体沟通。数字互动方式嵌入乡村文化设计,数字设计的艺术形式带来了大众传播和面对面交流的公众参与,如“乡村文化百科”的学习交流网络设计、“口述乡村历史”的数字绘本设计、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虚拟社区”媒体宣传等形式。
2.多样形式的乡村艺术和创意活动体现了公平性。
艺术和创意活动实现参加的公平性,实现村民公平性参与和理解支持,特别是青年人的参与创意。交流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的乡村文化转型设计,也是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信息共享设计,这种信息文化宣传带来村民理念上的改变。因此,艺术和创造力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乡村建立长期可持续艺术和创造力的多样形式和因素包括:欣赏当地文化、历史和遗存,当地村民的积极态度,地区资源和特性,村级(乡级)组织和领导的热情,乡村娱乐和教育活动,当地企业家精神和投资,通过创造就业机会留住年轻村民,具体的形式表现包括“创新乡村文化”工场或工作坊的共享设计与应用,乡村公益艺术展的开放,节庆活动,志愿者艺术家服务支持的网络等。“创意产业”模式也特指重要的艺术和创意活动的影响,在乡村此类小型社区文化发展中,艺术和创意活动的方法反映在寻求或重视社会成果(包括社会包容和地域性的设计成果)。因此,艺术创意和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乡村创造力赋予了其自身文化维度。
一些新的乡村文化设计形式、建议和举措表明乡村传统艺术活动正趋于多样化,包括文化设计、创新创业和乡镇企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积极措施的一部分,青年参与乡村文化设计得到了重视。传统的乡村文化设计活动如青年参与艺术节目创作,通常会根据本地文化和创意为当地年轻人提供娱乐、职业或创业机会。作为文化设计和创意活动,村民的参与一直是社会鼓励发展和包容的,包括发展乡村文化设计素养和志愿服务经验,或通过传承文化和历史遗存探索建立乡村之间的联系。青年创造力的作用越来越与“创意经济”——增加乡村工作机会和留住青年人才的可能性相关。与此同时,随着乡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乡镇企业及本土文化精神,乡村文化设计策略也逐渐产生了将“创意群体”吸引到农村社区的愿望,特别是青年艺术设计者在乡村寻找灵感来源和创作依据。吸引青年人参与乡村文化创意的方式,如设计产出可进入市场,本地就业模式如非全日制工作、本地聚集性乡村活动组织如创意市集、或乡村区域的整体规模如具有吸引力的风景及原住民艺术集中地。
3.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本土文化和传统及本地的历史文脉传承:更易被当地村民接受和欣赏,有助于艺术创意带来文化的活态发展。
乡村艺术组织可以提供可持续的文化活力。首先,政府和文化规划的公共政策与承诺,是自上而下对乡村文化设计活动的有力支持;承认当地文化产品和做法的价值,支持乡村本土艺术,特别是支持村民创意的乡村社区组织,或是更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包括针对长期艺术创意投入和推行申请程序的简化易行等。
其次,对本地文化产品和做法的价值认可,包括认同村庄生产的文化产品,其中也涵盖村庄地区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丰富传统和习俗,这也是乡村认识和重视自己文化的重要性,并成为农村文化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如村落更多地保留当地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传统歌曲和舞蹈,促进了当地居民之间的凝聚力。虽然需要时间,但却是可持续发展文化的重要因素和当地艺术家的创意来源。
此外,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本土文化传统及本地的历史文脉传承,意味着当地村民参与文化设计是一种促进地方发展的可持续模式,村民们对本地文化传统从理解文化现象及至理解文化本质,也让村民从文化和经济上双重受益,有效避免文化遗存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冲突。村级组织(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关系密切,有关艺术活动的数据收集也是对本土文化和乡村生活艺术的推进及价值肯定,包括村级、乡级的艺术成果。在此过程中,村民接受和欣赏的理解程度也会逐步提升。这些本土文化传统及本地历史文脉知识的重要性可以在文化设计过程中发挥出来,与数字技术的配合则又会推进艺术设计过程。同时,对日常生活艺术(传统技能、生产方式和地方生活方式)的重视也促进村庄本地区的艺术和手工业创新,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
4.具有地域性艺术和设计的“聚会场所”:文化基础设施是乡村凝聚力和乡村建设的基石。
文化基础设施——“聚会场所”的设计,既包括物理空间的场所设计营造,也包括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社区网络。物理空间的“聚会场所”,表现为当代建筑设计与乡村历史遗存建筑的保护进行巧妙结合,通过传统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和当代建筑的可持续融合。农村新建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当地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同时减少开发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建设具有当地设计特色的公共空间(沿水系的风景带、石桥和开放型规划的主要农事活动区域,及历史遗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用于乡村文化聚会(乡村大舞台、党员文化活动中心、农村书屋、祭祀场所等)。以具有地域性艺术特色的公共空间为基础,增强社会凝聚力,确保村民们可以平等参与文化生活;开放的公共空间提供了在生态系统、居住地、文脉遗存和集会场所连接的文化和自然,人与环境途径。[2]
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社区网络,表现为交流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的转型设计,特别是本地的信息共享。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改进,数字虚拟社区网络的系统使用潜力巨大。既可用于本地文化旅游业、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又可进一步利用数字构建网络节点,探讨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区域性和地方文化设计等策略。虚拟社区网络也可为当地村民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妇女群体越来越成为乡村文旅和文化建设的核心经营者,并为她们提供合适的培训学习。另一方面,乡村的数字资源也成为设计活动的服务方式,如帮助乡村青年更好地了解农村商业运营技术的使用;支持并建立更好的数字知识和系统以实现数字农村;有关乡村艺术活动的数据收集,有利于农村文化设计的网络建构。
图2 纪录片《沙滩村》,2019年12月上线SMG“中国视听档案资源共享交流平台”
本文以浙江省黄岩区沙滩村为例,阐述了笔者进行乡村文化设计实践的过程与内容,以数字媒体的可视化方法,融入“乡愁记忆”的数字化语言,促进沙滩村乡村文化的数字互动与交流。
1.自上而下的乡村文化发展项目记录了村庄文化复兴的方方面面;尤以艺术性叙事视角,记录乡村本土文化设计活动。
沙滩村是一个1116人的小村庄,依山傍水,民风淳朴。该村黄姓人家占了62.2﹪。2018年春天,研究团队正式启动了“中国当代村庄的浙江样本研究—台州黄岩沙滩村发展研究”,开始到沙滩村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项目研究历时2年多,笔者和团队尝试从村庄文化的各方面切入(黄氏族谱、老街社戏广场、忠应庙、英雄传说等),最终完成了纪录片《沙滩村》(图2)。《沙滩村》纪录片的拍摄和叙事以文化定桩,以了解并挖掘沙滩村的历史文化作为展开项目研究的敲门砖。即以历史、实践与理论三者逻辑的内在统一为基本要求,对沙滩村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大转型”背景下的发展历程、变迁轨迹和调适策略展开全面地调查与研究。纪录片加入村民们自然的谈话和影像,在谈到改革开放前的沙滩村,特别是解放前的那段日子,道不完的生活苦楚往往使村民伤感油然而生。结合当地村庄文化建设前后的景象对比,从村民质朴的言语表情中,纪录片真实地反映了来自村民对自己生活环境,对自己的文化价值最为直白的审美评价。片中拍摄记录了各个时节沙滩村的民俗文化和艺术活动,包括沙滩老街的传统手工艺、十里红妆百里欢庆的新年、“闹上八”的喧天锣鼓、洋溢喜气的“枇杷节”丰收节庆、安静温馨的农家书屋等(图3)。
2.利用数字艺术的语言,弥合与解读乡土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
图4 纪录片《沙滩村》使用数字动画讲述沙滩村黄氏祖先英雄救火的传奇故事,以动画描绘黄氏柔川书院旧貌
在纪录片《沙滩村》中,笔者特意使用数字动画,讲述了沙滩村黄氏祖先英雄黄希旦救火的传奇故事,通过动画向村民们解读了历史传说,并以动画形式描绘了黄氏柔川书院的旧貌。数字动画的创作均取材于沙滩村传统地域审美,及走访村民、考证村庄历史,发掘当地特色文化与媒体艺术的结合互动。数字动画讲述历史传奇的设计,采用了传统与数字化相结合的方式,在整体设计与绘制方面,采用了传统手绘方式,特别是美术设计与视觉语言表达使用并结合传统地域特色;在后期特效合成方面,则采用数字化方法以便于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发展。
地域审美意象的数字化设计,融入“乡愁记忆”贯穿于纪录片和动画制作。从动画部分的故事构造、美术设计,到绘制方法与后期剪辑,均秉承创意理念遵循文化传统的原则,以当地的文化传统,凝练美学意向。如沙滩村地域环境优美,漫山遍布竹林,“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形态特征被总结为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美德、坦诚无私、朴实无华等象征;所以在表现“柔川书院”的动画部分,以“竹”作为典型意向,既契合了本地的特色自然环境,又以“竹”寓意陇亩之心、农耕之意、耕读传家等家训或思想,表现沙滩村崇尚清幽、简淡的美学意象(图4)。
3.鼓励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促进以文化为引领的乡村艺术复兴。
当一个民族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她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吸取力量。[3]
图3 村民对自己生活环境,对自己的文化价值最为直白的审美评价
图6 图为采访沙滩老街的村民
图5 图为释读忠应庙碑,首先从当地的文化历史遗存开始探究
《沙滩村》的研究首先从当地的文化历史遗存开始,而见证沙滩村人文历史的重要物质(建筑)文化遗存当属忠应庙。忠应庙建于公元1172年,距今(2021)已有849年。在与村民的互动交流中,笔者溯根问源寻访黄氏族老们,却发现村民们对本地的历史人物传说并不熟悉,也说不清道不明。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经过对碑文进行文字的核查与释文之后,才了解到该碑是由元代大儒、柔川黄氏家族十三世传人黄超然(1236-1296)撰写的“忠应庙碑”。“忠应庙碑”是太尉殿中压殿之宝和重要的历史见证物。碑文字字珠玑,言之凿凿。字体镌刻秀美,笔力稳健,主要是撰写忠应庙大殿供奉之神俊、柔川黄氏家族十世传人、挺特不群之才黄希旦(1156-1172)的事迹及忠应庙的冠名来历。千百年来,由于碑文年久失修,磨损腐蚀比较严重,字迹不再那么清晰,给村民、游客阅读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为了保存历史资料和遗迹,研究人员与黄岩区文广新局、屿头乡政府,对碑文进行了重拓和保护。屿头乡政府微信公众号“美丽屿头”曾记录此次碑文释读研究“重拓忠应庙碑文,保护历史遗迹”,并再次通过公众号发布碑文释读版本,帮助村民理解家乡文化与历史溯源(图5)。
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沙滩村及其周边地区多元化的传统农村技能,其多样性有助于并丰富乡村的文化艺术特征。村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个人作为主体,参与社会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新媒体设计方式的应用则是联系乡村村民亲缘关系与社会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沙滩村通过微信公众号“美丽屿头”和其他知识平台、协同创新组织,活化乡村本地文化,利用网络的灵活参与和村民可用的知识和资源,如乡村居民、政府、市场、学术界、企业等。同时沙滩村也在逐渐增强民间组织在本地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加强村民们的地域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重要的是让乡村原住民参与文化与艺术设计过程,以增强其文化归属感和青年原住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沙滩村,很多女性在劳作闲时自发组织成立活动社,并创作特色舞蹈、曲艺和相声,自编自演,虽然设计制作不比专业演员那么精致,但浓郁的乡土文化使这些表演百看不厌;她们大多积极关注乡村公众网络信息,在朋友圈里也反馈了很多文化活动。沙滩老街也曾经历过风雨飘摇濒临消失的情境,当时的沙滩村基础设施匮乏,房屋老化失修,劳动力大量散失,承载着“乡愁”记忆的古老村落危在旦夕。沙滩村村民的剪纸、竹篾、多种食材制作工艺如酿蜜、制酒等,通过各种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设计、完善和推出产品,一定程度上活化了沙滩老街,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重新诠释当地文化和设计的交流与创新(图6)。
艺术和文化活动并不能解决农村的所有问题,然而文化却能够在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在浙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保护、设计和发展的策略,以期在探究与实践中建立“创新性转型设计策略与文化理念相辅相成”的研究与设计观念。乡村文化设计策略增加了新媒体时代乡村传统文化的活态化与可持续性。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及与新媒体文化的融合,实际上是对现代物质需求的一种反映。这是一种民众主流意识,也是一种调和之力,即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挖掘的同时协同新媒体文化设计的策略。文化是设计创意和创新最基本的灵魂,设计创意是乡村文化和业态建设的可行策略。设计创新与文化理念相结合,使传统(历史)村落文化转型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实现乡村的远景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