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乱世之堡垒 民居之奇葩

2021-06-08 12:29庞春燕
中华瑰宝 2021年6期
关键词:土楼建筑

庞春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闽西南苍茫的崇山峻岭之中,一种外形奇特、身形庞大的建筑开始引起外界的关注。二十一世纪初,这些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就是土楼。

“中国最特别的民居”

厦门大学教授石奕龙在《福建土围楼》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在中美建交不久后的1985年,美国总统里根收到了国防部递交的情报,间谍卫星在中国福建西南地区的林海幽谷中,发现了超过1500座不明性质的筒型建筑,有方有圆,与洲际导弹发射筒极为相似,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核武器发射基地,必须尽快彻查。

几个月后,福建省漳州市文联接待了来此采访的美国纽约摄影学院贝克夫妇。贝克夫妇要求到南靖县西北部看看,当汽车来到书洋乡田螺坑时,一方四圆城堡式的建筑赫然出现在公路下方。贝克眼睛一亮,问:“这是什么?”司机答:“这是土围楼。”

这种奇特的建筑巍然矗立在雾气弥漫的山谷中,体量庞大、结构坚固,“好像大地上盛开的巨大蘑菇一样,又像是黑色飞碟自天而降”(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语),风格古朴粗犷,形式奇特优美。

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其建造工艺极为罕见,它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再掺上细沙、石灰、竹片、木条等反复夯筑而成,墙体极其坚固。土楼一般高达四五层,可供三四代人同楼聚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其为“中国最特别的民居”。

几乎所有见识过土楼风采的人,都对其赞赏有加。2006年5月,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事实上,建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关注它,因其是福建西部永定县客家人的住所,故命名为“客家土楼”,80年代又在福建南部漳州的10个区县发现了大量闽南人居住的土楼,于是改称“福建土楼”,之后在相邻的广东梅州、潮州等地也发现了2800余座土楼。

乱世造巨堡

是谁建造了如此众多的土楼?他们因何建造这种坚固而奇特的围合式建筑?又为何有圆有方,形态各异?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1700多年前东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说起,这和之后唐代的“安史之乱”、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一起,引发了中国古代3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南方由此取代北方,成为中国经济、人口的重心所在。

新移民每到一地,在获取生存必须的土地和水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同原居民以及旧移民产生矛盾。从江淮进入闽南的移民与当地原始居民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经江西进入闽西的移民则形成了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这部分移民自称是寓居他乡的“客”,古代官员在登记户籍时亦称其“客户”“客家”)。明清时期,客家人人口激增,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闽西,捉襟见肘的生存资源促使他们向东部山区扩张,而离海洋较近的福佬人则受到倭寇的劫掠,随之而来的海禁政策迫使他们向西迁徙。于是,两大族群在闽中这片蛮荒的大山中相遇了,他们互称对方为“贼寇”,再加上猛兽的侵袭,汉人与当地畲民的冲突,可以说,这片土地时时刻刻都在上演着血与火的冲突。当此乱世之中,客家人和福佬人都只能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保卫家园。为此,居所必须升级,以满足他们对聚居和防卫的迫切需要。

首先出现的是五凤楼(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镇“大夫第”为代表),它脱胎于中原地区的四合院,两侧的厢房被称为“横屋”,自前向后逐层加高,横屋之间是三座厅堂,同样沿中轴线逐级升高。一般下堂在最前边,是整座建筑的出入口;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后堂在最里边,被加高至三层或五层,是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之处。建筑正前方再挖一个半月形的池塘,取“背山为屏、前水为镜”之意。从正前方看,整栋建筑高大巍峨,左右对称,屋檐错落,宛如五只展翅的凤凰,故名“五凤楼”。与四合院相比,五凤楼可容纳更多居民,家族成员按长幼尊卑来分配房间,长者居于地位最高的后堂。五凤楼以夯土筑成,墙体极厚,但三堂与两横屋之间仅以低矮的连廊相连,整体防御性仍然欠缺。

于是五凤楼继续升级,取消了防御薄弱的连廊,最前面的下堂被加高为两层,并左右延伸与两侧横屋相连,同时高大的后堂也向左右延伸直抵横屋。这种建筑既保留了五凤楼的造型美感,防卫功能也大大提高。但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中,这仍然不够,更彻底的升级是将四周楼房全部升至后堂一样的高度,围墙高耸、屋檐相连,彻底成为方形建筑。

方楼结构简单,除大门外再无出口,不再有五凤楼的建筑美感,但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防御能力。有的方楼在楼顶四角设置碉堡,整座建筑宛如军事堡垒,又名四角楼。方楼占地更少,可容纳更多人口,更适应闽、粤、赣山地丘陵地带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这种建筑形式使得人们只能平均分配房间,大体上消除了传统社会严格的等级尊卑,极大地增强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

明代倭寇横行时,沿海地区的福佬人在极端严峻的生存环境中率先创造出了圆楼,客家人随后跟进,建造了更多的圆楼。圆楼全封闭围合,没有拐角,更加易守难攻,并且同等周长下,圆楼的面积是方楼的1.2倍,即使用等量的建筑材料时,圆楼可获得更宽敞的院内空间,故而风靡一时。至此,土楼的创造达到了巅峰。

土楼之王—二宜楼

在所有圆形土楼中,最精妙的当数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这是我国民居古建中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土楼之王”。它始建于1740年,是集蒋氏家族祖孙三代之力,历时30年才完工。至今保存完好,仍有蒋氏家族30余户聚居。

二宜楼占地面积约9300平方米,直径70多米,由四层的外环楼和和单层的内环楼组成。外墙通高16米,埋入地下的墙基约1米深、3米宽,以防止外敌通过挖地道的方式攻入楼内,地面之上是以石板和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墙脚,高约2米,这不仅能防御外敌,还可防止洪水冲击。墙脚上的墙身厚約2.5米,这是目前发现的土楼墙身厚度之最,由黄土、石灰、砂子三者按比例搅拌,并夹以石块、竹片夯筑的“竹筋土墙”,类似今天的钢筋混凝土,不仅能抵御刀枪和火攻,甚至在近代还能抵挡洋枪土炮。唯一的薄弱点—木制大门也被包上了铁皮,门框则用花岗岩砌成,上方设置水孔,如遇火攻即可放水灭火。墙身部分一至三层都不设置窗户,只在第四层开小窗和少量具有瞭望与防御功能的大窗,墙身顶部覆盖着巨大的屋檐,仅伸出墙外部分就宽达两三米。再凶悍的盗匪面对这样坚固的堡垒,也只能望楼兴叹,心生敬畏。

从内部看,外环楼共52个开间,正门、祖堂及两个边门各占1个开间,其余48个开间分成12个单元,每个单元功能齐全,设有独立天井和楼梯,自成一片小天地。当年,屋主的6个儿子每人2个单元,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十分宽敞。内环楼是各单元的出入门厅及厨房,内设灶具及橱柜等。所有的房间都面向土楼中心约600平方米的庭院,农闲时家家户户妇孺齐聚于此,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这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显示出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土楼内可以储藏粮食、饲养家畜,中心庭院中还有2眼公用水井,可以说生活物资应有尽有,一旦遇到外敌攻击,土楼关闭,内部生活可维持数月之久。外环楼的四层还设置了一条隐蔽的通廊,连接着各家各户,以便在防御时运送物资、弹药,通过四楼的窗户可攻击来犯之敌。万一土楼被攻破,通廊还可作为逃生的通道。

此外,二宜楼还有一种特殊的设计,即在外墻墙脚中留有若干不起眼的小洞口,洞内呈S形,从小洞口根本看不到室内,但声音却可以传入,如有楼内居民晚归,便可通过小洞叫自家人来开门,可见日常生活也颇为便利。

百楼争艳

建造如此防御功能强大、聚居生活便利的土楼,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然是惊人的。而闽粤等地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土楼,显然不是农业生产所能支撑的。实际上,唐宋以降,沿海地区的福佬人便依靠长期的海外贸易积累起巨额的财富。客家人离海较远,但在清代,烟草和茶叶的种植、加工和贸易做得风生水起,远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由此,巨额财富在明清之际的乱世中变成了“房产投资”。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居民们愈发重视教育,纷纷在土楼内设置学馆,劝学之风盛行,甚至聚全族之力延聘教师、资助学生,科举登第的学子不断涌现。官宦之家多依照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使得土楼建造渐趋考究,功能也更加丰富多样。土楼的建设因此在明清之际进入全盛时期,各种各样的土楼百花齐放,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撒落在闽、粤的崇山峻岭之间。

除了二宜楼这样的巨型土楼外,还有直径十三四米、中心院落直径仅四五米的迷你土楼,有椭圆形的齐云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有三扁四不圆的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有八角形的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有由3个同心圆组成的锦江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有又圆又方的泰华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可谓百楼争艳。其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方圆并立,被戏称为 “四菜一汤”,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赞美此土楼:“似此楼形世罕有,环球建苑一奇葩。”

尽管土楼在外形上千奇百态,其内部却有着相同的特点—强烈的宗族纽带关系。从空中鸟瞰土楼,几乎全部都是一个类似同心圆的向心结构,有些土楼最中间便是宗族的祠堂。为了生存,同一祖先的子孙们通过祭祖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团结一心,共御外敌。这既是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的继承,也是上千年来无数先人颠沛流离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这种应对极端环境的生存方式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成为文化传统,形成了今天闽、粤等地浓厚的宗族观念。

如今,曾经的乱世早已远去,聚族而居、共御外敌的需求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土楼已经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它们默默地矗立在闽粤的山地丘陵之中,向游客们讲述着往昔那血与火的峥嵘岁月,讲述着几千年来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土楼建筑
“美味”的土楼
“红美人”的故事
游览永定土楼
畅游土楼
建筑与数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