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霄
摘 要: 透过横纵双重视角,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为:教学目标应全面涵盖“知、行、情、意”,单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有所侧重;教学内容设置应关注影响素养层级的要素、空间、时间三大因素,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组织上建议采用构建情境和演示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思维结构评价和素养整合评价。
关键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指引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标杆。本文拟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阐述,对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尝试解答教师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地理學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阐述“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明确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1
1.人地协调观:地理教学的主线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2,包括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等,要求学生能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双向关系。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获得“人地共生”的思想观念,理解“有所为必先有所不为”,并在此基础上尊重自然规律,分析评价人地关系,正确认识并协调好人地关系。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它渗透融合于整体素养之中,作为地理教学的主线贯穿全程。
2.综合思维:地理学科教学的思维方式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3 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因此需要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意味着学生在处理各个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过程中,要将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一般来说,地理问题越复杂,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越高。例如学习“大气环流”部分时,学生必须综合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下垫面等因素,并认识到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从而掌握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全过程,运用综合的眼光,多角度、多要素、动态地进行分析。
综合思维涵盖了地理学科演绎、归纳、推理、提升的全过程,是学生分析地理问题所形成的地理思维和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综合思维强调的是现实复杂情境之中的问题解决。
3.区域认知:地理学科的“落地”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 区域认知包含“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和“利用区域的视角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关“区域本身”的教学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而“利用区域的视角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指学生最终形成的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思维,是在“区域本身”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学会正确借助相应的工具进行区域的认识,能够评价区域决策的优劣,预测区域发展的未来走向等。
区域认知作为地理学习的一种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运用,代表了地理学科的落地。绝大多数地理问题都需置于特定的区域之中,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解决问题,将地理学科知识落到实处。
4.地理实践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保障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2其中“品质”是指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的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行动能力”是指获得收集并处理地理信息、设计并实施地理实践活动方案的能力。广义上来讲,实践性地理学习包括课堂讨论、课下研究性学习、实验调查、考察设计等。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地理调查与考察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地理观察的两个尺度:实地考察和遥感,即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窥探世界;另一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例如使用工具、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地理实践力作为一种行动能力,是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保障,是学生获得基本经验的一种途径。
5.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地理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分别对应了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它们的关系见图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成了学生在地理学习领域中的完整目标体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相互交叉、彼此联系的。综合思维作为学习地理的思路和方法,通常以时空观念为基础,利用时间的演变和空间的格局来分析问题,而区域本身就是利用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看待地理事物,二者皆用到地理的时空观念。同时,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发挥地理实践力,最终形成人地协调观。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探析
如果说研究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是对“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人”的反思,那么教学实践则是要探索“如何去培养这样的人”。
1.教学目标设计
(1)全面涵盖“知、行、情、意”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总领课程标准。在《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中,对具体素养的描述取代之前对相应知识点的描述。为了防止“唯素养,轻知识”,在考虑教学目标时,可以从“知、行、情、意”的视角考虑。即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能力与品格的同步发展。在培养过程中,四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同步推进。
(2)利用演示教学法,营造实时直观的教学环境
地理学科具有抽象性,为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素养的培养需要化繁为简。因此在地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方式辅助教学,将地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抽象的地理概念或规律演示出来,实现抽象的知识可视化,复杂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地球的公转与自转、锋面系统、三圈环流等,都属于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在思维中形成具体的概念。运用演示教学法,可将概念形成的连续过程具体呈现,启发学生的思维。
4.教学评价设计
(1)关注思维结构评价,形成专业思维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质是一种运用知识的能力,包含地理信息的搜集和提取、地理事物的表达和阐述、地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是知识实践性、情境性等的时代彰显与另一种表达。3 因此在素养考查的过程中,应重点考查学生地理演绎推理和归纳的思维能力。一方面,可考查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结构,即从地理规律的共性出发,从一般结论的基础上,通过结果预测条件,由结论探究成因;另一方面,可考查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即从地理事物的个性出发,抽象出共性并概括归纳地理规律。以“以因推果”和“以果推因”的方式考查学生顺向、逆向的思维逻辑,能够直观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结果,通过学习结果的分层判断学生思维的发展状态。1 获得学生思维结构的现状后能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地理思维结构,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核心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形成更加系统且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以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38题为例,要求“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即为考查学生根据地貌侵蚀的严重程度,反推出岩石暴露的时间长短。执果索因,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助于打破学生日常的思维定式,优化思维结构。
(2)指向素养的整合化,引导学生拥有全球观念
2016年国际地理宪章指出:地理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为青少年建立批判性的全球观念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最终形成全球视野。2 将素养进行多元整合,才能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认识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基于此,评价必须立足于学科本质和学科育人的价值,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紧扣时代旋律,关注时事热点,不断开拓学生的地理视野。通过考查的方式,将知识进行结构化和关联化,避免孤立的知识点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和世界眼光,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有重大的意义。突出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通过评价,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并最终使个体与社会、国家密切联结。
总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代表了地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提升。对于广大地理教师而言,要充分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找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地理教学的契合点,让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从“应然”转变为“實然”,由“理论”走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