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分级综合报警机制构建及应用

2021-06-08 23:38杨瑞董曙君
工业技术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机组

杨瑞 董曙君

摘   要: 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DCS报警系统存在报警点数量过多、层级不清晰等问题,严重影响运行人员的操作便利性与判断准确性。对DCS报警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将光字牌报警作为首选报警方式,提出DCS分级综合报警机制:一是将报警分为一般报警与重要报警两类,分别在光字牌报警画面和指示灯区列示;二是将设备报警功能设置为三级,运行人员可以按功能指示进行判断,依据设备参数点变红情况实现报警信息的良好掌握与细化处置。将DCS分级综合报警机制应用于光字牌报警画面优化,光字牌报警点由450个降至63个,按照锅炉、汽机、电气系统分开列示,并去除了冗余或无用的报警点;运行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对机组异常进行处置,保证了机组的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 DCS报警系统;报警机制;设备报警级别;光字牌;报警点;机组

引言

DCS(分散控制系统)是电厂设备运行维护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控制系统[1]。当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时,DCS报警信息将成为运行人员有效查找与妥善处理异常状况的线索点[2]。

DCS报警方式有很多,如工艺报警、设备报警和光字牌报警等[3-5]。目前全国各个电厂都在结合机组智能化程度、人员配置等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身的报警方式。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2号机组选用了HOLLiAS MACS V6.5操作系统作为DCS管理软件,其由网络、历史站、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等部分组成。因为我公司2号机组的DCS控制了较多的软硬件设备,而这些设备又基本覆盖了发电全过程,因此开关量十分庞大,需要监控的模拟量也非常多,DCS报警时常发生。

DCS报警点数量过多、层级不清晰,可能会导致运行人员不易及时发现电厂设备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运行人员的操作便利性与判断准确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列举若干种常用的DCS报警方式,进行方案比选;然后结合应用需求,提出一种DCS分级综合报警机制;最后展现优化后的DCS报警界面,并提出后续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1  DCS报警方式研究与比选

结合各电厂对DCS的应用统计情况,DCS报警方式依据设备分为三种:工艺报警、设备报警和光字牌报警。

1.1  工艺报警

工艺报警信息包括设备参数点开关量变位、模拟量越限,以及SOE变位等,只要相关参数从数值上达到定义报警值,相应报警信息就弹出。在工艺报警方式中,机组启、停阶段和机组运行时主要辅机设备的启、停过程触发的报警信息较多。这就要求运行人员进一步确认这些报警信息,避免无用信息对运行人员造成的干扰,避免报警信息漏检。

1.2  设备報警

设备报警信息包括设备参数点信号断线、短路,以及操作站设备、通道故障等,只要相关参数从数值上达到定义报警值,相应报警信息就弹出。设备报警方式的缺点在于,在机组实际运行中,弹出的报警画面所展现的报警项目不够详细,且大部分报警项目仅是受到了短时触发,即刻便恢复,这对运行人员的设备参数监视工作帮助不大。

1.3  光字牌报警

光字牌报警信息包括运行人员所需的站内设备运行状况、保护动作情况等重要信息。在指示灯区,画面顶端的工具栏后面配备的指示灯有10个,与运行人员面向的10个光字牌报警画面相对应。若要切换到光字牌报警画面,单击指示灯即可完成。当指示灯对应的光字牌报警画面内的任一光字牌报警时,该指示灯以红色闪烁。进入光字牌报警画面后,即可查看相应的报警信息。

1.4  方案比选

工艺报警方式和设备报警方式虽然造价较低,在电厂设备运行维护中最为常用,但常常出现查询不便、操作不便等情况,导致报警不具意义,运行人员无从处理。光字牌报警显然是最佳的报警方式,但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光字牌数量过多,使运行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事故。由于光字牌报警毕竟是电厂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因此下文将以光字牌报警方式为基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DCS分级综合报警机制

2.1  应用需求分析

当前2号机组DCS报警系统设置的光字牌报警点有450个、设备工艺报警点有20 000多个。

就运行人员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一是DCS报警信息中有较多无用信息,且杂乱无序;二是在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一般设备参数报警与重要设备参数监控混合,给报警信息查看造成了较大干扰;三是报警点分级比较模糊。比如,当一个辅机设备发生跳闸时,该辅机设备所涉及的报警点会同时触发,严重影响了运行人员的精准判断;运行人员在逐一翻阅报警信息的过程中,错过了事故处理的第一时间。

为了使DCS报警系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便于运行人员尽快掌握报警信息、及时有效处置、有效预防风险发生,须从分级、分类、去冗余等角度建立综合的DCS报警机制。

2.2  报警机制构建

本文构建的DCS分级综合报警机制如图1所示,其应用特点包括:

(1)报警被分为一般报警与重要报警两类。重要报警触发后,光字牌报警画面内光字以红色闪烁或变红,并伴随有语音提示。一般报警触发后,光字牌报警指示灯区对应的指示灯以红色闪烁。

(2)当重要报警触发,光字牌报警画面出现报警时,运行人员可以借助画面从整体上掌握发生报警的是哪一设备系统;点击报警光字后,会弹出二级报警窗口,其列明的是具体项目,以便运行人员对报警信息进行把握;点击具体项目后,进入三级报警对应系统画面,相关报警参数点变红提醒。

(3)当一般报警触发,光字牌报警指示灯区内任一报警发生时,通过点击闪烁的指示灯,弹出二级报警画面,运行人员可从二级报警画面中进一步了解报警信息。

(4)当报警信息得以确认后,报警声音消失。若报警仍存在,则光字保持红色不变;若不存在,则光字恢复原色。

3  报警功能设计及应用

3.1  报警信息收集

结合机组的实际运行需求,应收集的报警信息主要包括:

(1)主辅机跳闸信息。比如锅炉MFT(Main Fuel Trip,主燃料跳闸)动作、发电机跳闸、RB(Runback,辅机故障减负荷)动作,以及主机循环水泵、辅机循环水泵、凝结水泵跳闸等信息。

(2)重要参数越限信息。如给水流量、过热器出口温度、储水箱液位、过热度、分离器出口蒸汽温度等参数越限的信息。

(3)主要辅助参数越限、运行设备故障信息。比如本体参数越限、重要辅机的润滑油系统异常等。

(4)重要自动设置信息。比如汽机主机润滑油冷却水调门自动设置、除氧器水位调节门自动设置、锅炉减温水自动设置等信息。

(5)重点监视参数。如锅炉受热面壁温、负荷闭锁增、负荷闭锁减等参数。

3.2  报警信息处理

(1)当机组运行时,设备检修、启停会触发一些参数报警,这时应视情况自动判断和处理报警信息,以免给运行人员的监视活动造成干扰。

(2)为防止手动停运设备的过程中出现报警,设备跳闸信号为非保护条件动作和设备停运信号特殊设计。

(3)光字牌报警画面主要显示重要报警信息。机组正常运行时,该报警画面应无报警显示。对机组运行中常报的参数信息进行自动优化,或将其放置在一般报警光字牌显示区。

(4)当重要报警信息较多时,运行人员要处理每条报警信息,以免报警信息之间形成干扰。对于一直存在的报警信息,光字牌保持红色;对于新的报警信息,光字牌状态为红色闪烁。

3.3  优化应用

前后比较见图2。

原光字牌报警画面一共有10个,光字牌报警点有450個,图2a所示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见光字牌内容与结构设计混乱,当不同设备报警时,无法分类显示,不利于运行人员翻阅与处理。

图2b所示为优化后的光字牌报警画面。本次优化将光字牌报警点按照锅炉(第1~2列)、汽机(第3~5列)、电气系统(第6~7列)分开显示,报警点数量缩减至63个。这些报警点作为一级报警,在一个报警画面内显示,且各报警点与报警逻辑相对应。打开每个报警点,即弹出二级报警窗口,显示设备参数报警点。当任一报警发生时,一级报警画面内具体报警光字牌变红闪烁。单击光字牌,报警窗口弹出,列出每个报警项目。此时运行人员仅需点击相应的报警项目即可。总之,优化后,运行人员可以借助设备参数点变红的情况按图索骥,实现报警信息的良好掌握与细化处置。界面结构清晰,故障查询方便,系统可扩展、可移植性强。

4  结论与展望

经过升级优化后的DCS分级综合报警机制,能够直接快速地感知设备参数异常,第一时间指导运行人员检查处理异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效率,保证了机组的长期稳定运行。

本次DCS分级综合报警机制的构建,简化了报警画面设置,且内容更加完善。后续,还要继续定期完善报警项目,对不合理的报警参数限值进行修改,以使报警信息具有更好的预见性。在机组日常运行中,运行人员若发现相关问题,应及时记录和汇总,以便开展进一步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 郑卫东, 周海敏, 等. DCS大屏报警分级优化改造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J]. 仪器仪表用户, 2018(9): 80-83.

[2] 朱延海, 黄卫军, 郑志刚. DCS光字报警设计和应用[J]. 中国煤炭, 2014(s1): 164-167.

[3] 张波, 向贤兵, 曾蓉. DCS报警信息的处理和报警的组态[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3(6): 91-94.

[4] 朱北恒.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试验[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5] 夏明, 潘钢. 600MW超临界机组DCS系统的研发及应用[J]. 世界仪表与自动化, 2009(2): 23-24, 26, 27.

猜你喜欢
机组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火电厂600MW机组集控运行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
田湾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火力发电厂1000MW机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双馈风电机组基于非最大风功率跟踪的虚拟惯量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基于非最大风功率跟踪的虚拟惯量控制
川航备降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英雄机长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优化选型的探讨和分析
我国西部首座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