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桦 张燕
摘 要: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的鲜活载体,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为了更好地梳理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进展及分析其发展趋势,笔者运用Citespace Ⅴ(5.7.R2版)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本文提出对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尝试从跨学科融合的视角拓宽基础理论,由宏观层面的研究转向微观层面的个案实证研究,尤其是在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凝练、文化资源的保护及活化利用、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和文化传播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国家文化公园;Citespace Ⅴ;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F592;G246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资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重点强调要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强国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探索和利用好文物文化资源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文化旅游公园,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文化生态系统。鉴于此,本文通过利用Citespace Ⅴ(5.7.R2版)分析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以及国家文化公园研究发展趋势,旨在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运用基于JAVA平台的Citespace Ⅴ(5.7.R2版)软件对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演绎,笔者通过分析文章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从而挖掘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总结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发展趋势。本文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国家文化公园”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7篇,研究主要集中于2017年之后,近两年增加幅度较快。
(一)核心作者及其研究机构来源分析
本文通过作者共现分析可以发现研究领域内发文核心作者及学者的合作关系。根据赖普思定律,当核心作者的发文量达到研究领域内总发文量的50%,核心作者群逐渐形成。然而,国内关于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核心作者的总发文数仅占论文总数的21.82%,小于50%,说明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较为分散,独立研究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笔者通过合作网络图谱计算得出网络密度为0.0296,有47个节点、32条连线。发文量相对较多的学者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吴丽云、邹统钎、王健、常梦倩;合作突出的有吴丽云与邹統钎、常梦倩、陈歆瑜、吕敏、黄鑫,王健与王明德、孙煜、彭安玉,焦德武与成亚倩、李婷、王斯敏等多人合作关系。可见,我国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学者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在该领域的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有待形成。
从国家文化公园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图1)可知,共有46个节点、1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9 4,说明国内研究国家文化公园的各类研究机构之间已经逐步形成合作关系,但整体合作倾向和联系强度不高,尚未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从研究机构类型来看,研究国家文化公园的机构主要以高等院校、研究院为主,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国家文化公园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四川、安徽、浙江等地,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研究合作多为同一机构或者相邻地区间的合作,缺乏跨区域合作,因此加强不同机构、地区、行业作者之间的跨界合作非常必要。
(二)研究热点分析
1.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研究热点
笔者以“国家文化公园”“长城”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共得到有效文献13篇。根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研究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发现,研究主要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保护利用展开,具体包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国家性、公益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长城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厉新建、范周等提出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过程中需要统一的国家文化公园管理机制来统筹,要打破地域限制、避免政出多头,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国家文化公园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1]。邹统钎等探讨了长城国家文保单位如何向国家文化公园转型,针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出了坚持预防性保护、强化制度设计和精细管理、建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联席会议制度[2]。吴丽云提出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5点建设意见[3]。
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热点
笔者以“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3篇研究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余敏辉等探讨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北段)建设发展模式,提出重视大运河文化带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协调共建关系,并且要“活化”和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朱民阳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日本国家公园的发展经验,探讨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发展模式,提出保护传承利用相统一的理念[4]。毛燕武等将戏曲元素融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的建设,实现大运河文化、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5]。
3.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热点
笔者以“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征”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并人工过滤掉无关文献,仅14篇文献。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界定、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以及长征文化遗产的保护等3个方面。王甫园等从事件片区视角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由一系列长征历史事件串联而成的线状国家文化公园[6]。杨宁香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为例,探讨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发展,认为在建设发展中要坚持“保护第一”原则,突出“科学规划”关键,做好“主题展示”内容[7]。
(一)结论
国家文化公园概念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探索。当前多以独立研究为主,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另外,从作者间的合作共现分析网络来看,关系密切的合作网络较少,独立研究现象突出,学者之间尚未形成良性的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从研究机构来看,该领域内的研究机构类型主要以高等院校、研究院为主,且偏向于旅游类二级学院以及相关社会科学研究院,多分布于北京、江苏、四川、安徽、浙江等省份,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研究合作多为同一或者相邻地区间研究机构的合作,缺乏跨区域合作、跨学科融合研究。
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视角倾向于宏观层面,多数学者从国家层面出发,探析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管理体制,缺少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另外,在以往研究中学者主要基于国家政策文件,运用定性研究方法探究国家文化公园,研究方法单一,缺乏跨學科交叉融合研究。
(二)建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的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文化工程,在文化强国的建设征程上起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作为后方智库,学者应更注重多学科与多方法的结合研究、深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拓宽融合研究范围,为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深化基础理论的研究
在大力推进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时代背景下,学者应进一步借鉴国外经典案例的研究成果,加强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础理论研究。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一定的积累,但总体上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学者间、研究机构间的跨区域合作与交流,并结合我国实情加强我国国家文化公园立法、发展模式和管理运营研究,构建我国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更好地推动国家文化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拓宽融合研究范围
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创新与实践。目前,学术界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但研究层次较浅,多从宏观视角运用定性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应加大对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从微观层面选取经典个案,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3.注重多学科与多方法的结合
从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图谱可以看出,当前研究国家文化公园的机构主要倾向于高等院校内的旅游类二级学院以及部分社会科学研究院,且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宏观视角运用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需注重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使用,加强跨学科融合研究,从宏、微观不同层面共同探索我国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之路。
[1] 厉新建,范周,李大伟.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怎么建[N].光明日报,2019-10-09(7).
[2] 邹统钎,黄鑫,陈歆瑜.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要把握的五对关系[N].中国旅游报,2019-12-31(3).
[3] 吴丽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强化五项内容[N].中国旅游报,2020-01-13(A01).
[4] 朱民阳.借鉴国际经验建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J].群众,2019(24):19-20.
[5] 毛燕武,刘杨.打造“戏曲运河”,助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J].杭州,2020(9):58-59.
[6] 王甫园,刘纯,邓昭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事件片区规划构想[N].中国旅游报,2020-09-23(3).
[7] 杨宁香.以红色品牌推进文化公园建设[N].固原日报,2020-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