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年,徐全武,漆雯雯,叶尔加那提,齐姗姗,刘 双,叶里哈孜,拜山别克,阿扎提古丽
(1.新疆乌鲁木齐县畜牧兽医站,新疆 乌鲁木齐县 830036;2.新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畜牧兽医站,新疆 乌鲁木齐县 830036;3.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畜牧兽医站,新疆 乌鲁木齐县 830036)
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县动物饲养及调运量不断增多,动物疾病发病种类亦日趋增多[1]。动物疫病防控压力不断增大,对辖区内动物诊疗技术人员诊疗能力的要求提出新的挑战,及早地发现和确诊动物疫病是防控的关键。动物疾病诊断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综合措施中的首要措施,其能力强弱直接决定动物疫病防控的效果,对畜牧业健康、高效发展意义重大。动物疾病诊断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兽医技术水平,在兽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2]。
乌鲁木齐县地处地处天山北麓,草场面积大,畜牧业以传统放牧为主。6月份统计,全县牛存栏2.62万头,其中养殖场(合作社)存栏0.1492万头,规模养殖占比5.69%;羊存栏13.3万只,其中养殖场(合作社)存栏0.5314万只,规模养殖占比4%;牲畜规模养殖占比较低,养殖方式落后,传染病抵御条件差[3]。部分草场存在自然疫源地,如牛羊梭菌芽孢存在于山区部分草场,每年秋季均有梭菌病散发。山区草场栅栏边常有野生动物与家畜接触,野生动物所带病原向家畜传播的风险较大[4]。养殖管理粗放,家畜常因山区雷电、暴雨、剧烈气温变化应激死亡[5]。由此可见,乌鲁木齐县家畜整体养殖环境病原多、放牧养殖管理水平低、规模养殖占比低、抵御传染病能力差,发病风险较高。
全县县、乡、村三级从事兽医工作人员共有76人。县畜牧兽医站在岗6人,其中硕士4人,本科2人。6个乡镇在岗专业技术人员18人、村级动物防疫员6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占8.06%,整体学历较低。接受过畜牧兽医中专及以上专业教育9人,占14.52%,整体专业水平有限;全县无备案的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村级防疫员年龄分布情况是60~50岁15人,49~40岁25人,39~30岁17人,30以下岁5人,平均年龄43岁。年龄偏大人员主要集中在永丰镇和托里乡,很多人员需在山区步行开展工作,工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村级防疫员整体专业理论水平低,工资低,大部分均兼职其它工作。动物诊疗投入时间少,畜牧兽医专业理论基础及自学能力差[6],临床经验积累慢,这都是制约其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乌鲁木齐县村级防疫员年龄分布表
乌鲁木齐县动物疾病诊断常用的方法有临床诊断[7]和实验室诊断。畜主发现家畜出现异常情况后,先联系片区的村级防疫员前往诊断,对病因或症状明确的,予以对因或对症治疗。诊断不明确的,上报县、乡畜牧兽医站派兽医出诊及采样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
诊断人员专业理论水平低、经验不足,临床诊断困难。临床诊断主要通过询问病史,视检病畜禽临床症状,剖检死亡畜禽病理变化等作为诊断依据。以上方法均对诊断知识贮备及临床经验依赖性强,主观推断要求高。村级防疫员理论知识不足,临床诊断经验欠缺,故进行临床诊断困难。同时,乌鲁木齐县地域较大,县畜牧兽医站距最远的后山牧区有100余km,深山区没有道路供车辆通行,前往耗时较多。病死动物尸体夏季易腐败,冬季易冻结,给临床诊断增加了困难。部分传染病剖检数量少可能看不到明显的示病指征,易使诊断陷入困境。临床诊断得到的是初步诊断,有时甚至初诊也困难,因此更需要依靠实验室检验进行确诊。
乌鲁木齐县兽医实验室诊断方法少,技术支撑不足。实验室诊断以血清学诊断技术为主,主要用于未免疾动物的抗体检测,推断其为感染抗体,进而判断其为阳性畜。因其中大多数方法为定性试验,只能确定该动物感染过该病原,不能检测该动物的排毒(菌)情况及是否为康复动物。部分方法无法区分免疫和感染抗体,易受免疫抗体的干扰[8]。本实验室常用的有凝集试验和ELISA试验。凝集试验不同病种的商品化抗原较少,诊断疾病种类有限。ELISA试验操作步骤多,一块酶标板检测样品多,对于少量多次样品检测浪费大且耗时长。以上血清学方法适用于大面积血清学调查,个别传染病病例的诊断实用性较差。实验室目前尚无储备血液常规、血清生化、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核酸检测等方法。
当前,免疾胶体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病原及抗体检测[9]。可为基层配备多种动物疾病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应用于临床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验证临床诊断理论的运用结果,有利于加快基层兽医的临床诊断经验积累。虽然该方法假阳性率较高,但运用多种诊断结果综合分析,可有效排除假阳性情况。加大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力度,使其不仅具备临床诊断理论和快速检测技术,同时,能够理解实验室诊断原理及结果,使其利用多种诊断结果对疾病诊断形成立体逻辑思维,对疾病的发展、传播及控制形成短期预判,有针对性的监视疾病发展变化,站好疫病防控的哨卡岗。
核酸检测技术,如PCR、PT-PCR、qPCR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病原学诊断[10]。该技术在不同病原的诊断中,除引物具有特异性外,其它试剂均可通用。对于多种病原少量样本的诊断,只需要合成特异性引物,大大降低了储备及检测成本。县畜牧兽医站人员在学历层次及理论水平上已具备开展核酸检测的软基础。硬件方面已购置了普通PCR议、电泳仪等设备。只需将引入成熟的核酸检测方法进行储备及应用。同时,增加血液常规、血清生化、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等检测仪器、试剂的经费投入,加大检测人员基本检测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动物疾病诊断能力。
随着各类检测技术的蓬勃发展,未来疾病诊断将由宏观疾病症状,转变为微观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由多种宏观症状的逻辑分析,转变为检测结果的智能分析[11]。建议加大动物疾病诊断经费投入,为基层临床诊断增加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和兽医实验室储备核酸检测技术,加大检测相关设备购买及更新。强化各级诊断人员诊断知识培训,更新诊断理论和方法,形成动物疾病诊断的立体型思维。以上对策可解决动物疾病诊断方法少,技术支撑不足;诊断人员知识陈旧、经验不足等问题。同时,可大幅提升动物疾病诊断的客观性及准确性。为全县动物疾病诊断能力的整体提升提供思路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