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色交通线: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

2021-06-07 21:59连宏亮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血脉中央苏区党中央

“宁可放弃苏区一个县,也要办好交通线”

1929年,“朱毛红军”入闽,开始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然而,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屡次“会剿”和经济封锁,中央苏区越来越多地面临着与党中央信息沟通不畅、物资供应困难以及干部紧缺等问题。

于是,尽快开辟一条隐秘且安全的交通线就成为了摆在党中央和红四军毛泽东等领导人面前的紧急任务。当时主管这项工作的周恩来说过:“宁可放弃苏区一个县,也要办好交通线。”

在周恩来的秘密领导和直接指挥下,1931年3月,中央交通局以闽西工农通讯社及其机要交通网为基础,正式建立起由上海经中国香港地区、汕头、大埔、闽西直达江西瑞金的交通线,即“华南交通线”,也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党的生命线”的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

“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

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建立后,主要负责接送来往中央领导、传递秘密文件和采购运送重要物资到中央苏区等任务。为保障上述工作在险恶环境中顺利完成,全体交通员创立了一套独特复杂而又行之有效的秘密工作方式。

出于安全考虑,交通站工作的形式十分隐蔽,家庭、当铺、茶馆等都是其常用的掩护方式。传递情报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用密写药水将文件写于衬衫上,或印在字画、手绢以及线装书的反面。运送黄金、电台零件和药品等物资的方式也不一而足,交通员随身携带的纸伞杆、裤带,甚至手里的甜瓜瓤,都是其藏金之处。

执行护送任务时,交通员一般是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分别行动,前面的交通员负责探路,查明是否有危险,后面的交通员则与首长同行,保卫安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前者会及时发送事前约定的危险信号,后者则进行紧急隐蔽。除此之外,交通员还根据所护送领导干部的自身条件,将其化装成回乡的华侨或做生意的商人,甚至是牧师和算命先生以作掩护。整个漫长的交通线上,一般每隔10到40公里,就会设置一个少则一人多则五人的小站,交替掩护。站点之间单线联系,任务交接时,事前约定时间地点,力求准时交接。

此外,选拔交通员的高标准也是保障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安全畅通的关键。在所有要求中,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面临危险时,交通员必须保证信件、情报的绝对安全。其次,交通员要具备丰富的对敌工作经验,能够广交各界朋友,懂得各行“行话”,对形势了如指掌。同时还能以各种合法的身份或职业作掩护,以免引起敌人察觉。在各方努力下,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真正成为了一条“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

“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

长征前夕,通过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交通员安全护送了中央领导、情报人员以及妇女干部等共计200余人进出中央苏区,其中就包括周恩来、博古、陈云、叶剑英等党的高级领导人。

此外,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还是党中央和中央苏区信息传递的重要窗口。各种重要的信件、情报借此得以及时传递,显著改善了先前中央不了解地方实际、地方摸不清中央意图的状况。通过这条大动脉,紧缺药品、食盐、印刷品以及军械、无线电器材等物资陆续被运往中央苏区。

与此同时,中央苏区在打土豪时缴获的黄金、白銀等也通过这条秘密交通线输送到党中央。

从1931年建立到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逐渐停用,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和交通员在前后4年时间中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任务和使命。

毛泽东后来在评价这条秘密交通线时说,“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

(摘自《学习时报》 连宏亮/文)

猜你喜欢
血脉中央苏区党中央
时局图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元旦抒怀
由“血脉偾张”看又语正音
渗入中石油企业“血脉”的HSE管理文化初探
关于党的领导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月历
倾尽全力抓好振兴发展广东原中央苏区的大事
正视差距 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