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一个名叫阿莱德的宝石切割师在巴黎创办了一家规模很小的珠宝公司。
有一次,阿莱德采购到两批不同等级的宝石,让工人们制成戒指,没想到,工匠们由于失误,把二等宝石加工成戒指后,贴上了“一等宝石”的标签,推向了市场。大概两个月后,阿莱德发现,一等宝石放在保险柜里一颗没动,而之前卖出去的那些其实是二等宝石。阿莱德细细一统计,发现那批戒指已经卖出去237枚了。“这不就是以次充好吗?”阿莱德对自己说。他立刻想到去报社刊登寻人启事,找到那237个顾客,把他们买走的戒指收回来,然后换成一等宝石戒指。
工匠们听后,连声反对说:“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一等和二等宝石,我们又何必要主动去找到他们呢?即使以后有人发现了问题,我们到时候再用一等宝石和他们调换就行了!”阿莱德完全不赞同这个建议,他说:“只要有一个人发现了这是二等宝石,我们所有的宝石就会遭到质疑,而真正买到一等宝石的人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买到了二等宝石!”阿莱德说完,就跑到报社刊登寻人启事——寻找那237个顾客。第一个月,他们找到157个人;第二个月,找到了78个人,还剩最后两个顾客一直没有出现。阿莱德为了找到他们,只能继续掏钱登寻人启事,为此,他每个月都必须要额外承担一笔很大的开销,很多工人都劝他:“停止吧,何必要为了那两个人一直掏腰包刊登寻人启事!”“只要我还能掏出钱来,就必须找到他们!”阿莱德说。
阿莱德不知道的是,这两个顾客买了戒指后,一个和家人去了里昂,一个去了英国。直到8个月后,这两个人才陆续回到巴黎,并看到了报纸。就这样,这则持续刊登了整整8个月的寻人启事终于结束了,237枚销售出去的二等宝石戒指也都被收了回來,阿莱德都给他们调换成了一等宝石戒指。
工人们都嘲笑阿莱德不该如此消耗资金寻找那237个顾客,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8个月的寻人启事却引起了整个巴黎,甚至整个法国对阿莱德的关注。没用多久,他的珠宝就成了整个法国无人不晓的知名品牌,销量更是直线上升。“世界上最好的广告,不是告诉别人你有一个好产品,而是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好人。”后来,阿莱德这样说。
(摘自《生命时报》 陈亦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