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敏
高职毕业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确保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学生等协同发力,携手完成。
一、政府部门应采取的对策
1.完善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和配套制度
政府部门应与时俱进加大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宏观调节和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和民营企业就业。由于地区间高职毕业生的供需不平衡,政府相关部门理应持续完善高职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优惠力度,解决毕业生实际困难,使其安心做好工作。通过问卷与座谈获知:81%的学生选择了国企、国家机关、学校及科研单位,侧面折射出现有的用工制度让毕业生没有安全感、弱化干劲和信心。如连云港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意向是苏南地区和本市经济发达地区;不愿回家建设,更不愿选择西部基层或农村地区就业。因此,地方政府要及时科学地建立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体制,完善毕业生福利、职称评定等用人优惠政策,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愿意到企业和边远地区就业。
2.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吸引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经济基础。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区域财政支撑,办学管理也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指导和监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越多,对高职教育的投资可能性越大,高职教育发展越好。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对高职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学校好比工厂,学生就是产品,最终要通过毕业生就业状况检验,区域就业状况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所以区域经济总体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等决定了对劳动力人才吸纳能力的大小,影响和制约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第一推动力。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高职院校为其提供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高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设置,应了解并且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课程体系,应将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中,按照岗位人才要求类型针对性培养。
二、高职院校应采取的对策
1.形成独特鲜明的办学特色
正確定位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高职教育要固守各自的培养目标。定位准,才能发展快。以职业定向为主,以应用技术为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学院应按照高职的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基础理论适度、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当前,一方面社会上技能型人才缺乏,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充分说明高职教育远远没有适应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恰恰是高职教育的力量源泉。高职院校要正确定位,紧紧围绕市场办学,办出自身特色,彰显特色优势,培养社会用人单位需要的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
2.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应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最鲜明的特征。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不断调整专业,创建特色专业,增强办学优势和吸引力。倾心倾力让专业建设形成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适应面,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增强就业潜力。专业设置,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符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持续科学调整,创建特色专业,增强办学优势。
3.建设丰富多元的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破解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改变过去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就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更新设备,提高现代科技含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融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基础。建立高水准、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如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纯理论的学习环境,走进实际动手能力操作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企业工厂的环境,让学生置身在真正车间中,提高对专业的认知。校外实训基地是支撑。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为企业提供实习生,企业接受实习生的锻炼,既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又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设备和场所,让学生通过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许多高职院校广建实习实训基地,借助社会资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让学生观摩并亲手实践操作,让学生早接触到所学专业,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态度的培养。问卷调查发现,70%的学生期盼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实践课时数和动手练习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4.强化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新模式,以此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解决学校办学、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间的矛盾,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对学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有的放矢,将理论贯穿于实践,将课堂延伸至车间,顺应企业需求,培养社会所需、适销对路的人才。对企业来说,学校按需培养急需人才,毕业生能直接上岗,短期内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对学生来说,能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很快适应岗位需求。产学结合模式多样。如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三年教学两年在校进行、一年在企技能实践的“2+1”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结合的“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5.强化有效培养和大幅提高师资专业素养
培养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必须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高强的教师团队。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尚未形成,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强壮师资团队力量迫在眉捷。其一,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对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要分批组织到工厂、企业实习,强化定岗锻炼,参与工厂、企业的生产管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其二,在已建立产学合作关系的企业中,招聘具有较高学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人员,担任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既能解决师资问题,又能稳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学校专业调整、提高办学质量。其三,高职院校要积极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改善师资结构。来自企业的教师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加速优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强化就业指导和就业渠道的深广力度
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学生入学初,就开始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第一年,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社会需求及本身的优劣势,准确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年,加强专业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三年,着重开展择业方法及求职技巧辅导,学会科学择业。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学校和学校培养的学生,主动向社会和其他行业的用人单位发布毕业生信息,宣传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利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一些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举办学校为主体的校内招聘会。与社会举办的招聘会相比,校内招聘会针对性强、招聘目标明确。由于会场小、人员精,聘用双方容易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招聘者和求职者双方容易更好地沟通,实现预期效果。
三、毕业生自我完善的对策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除了改善外部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外,高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显得更重要。
1.科学定位和调适就业观念和行动
高职毕业生应对就业形势有充分的認识,择业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所学专业和方向,而且要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状况;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甚至家庭状况,确定就业期望值,不要盲目从众。要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一旦出现理想与现实不符、就业目标难以实现时,及时重新定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高职生走出校门时的能力定位,而是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的升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毕业生要把眼光投向新的就业领域,形成多元就业的观念,勇于到非国有企业单位就业;还要破除本土观念、区域观念,形成跨域、广域流动就业观念。目前,农村尤其是乡镇企业,职工素质较低,需要掌握娴熟专业技术的人员。因此,能直接上岗顶岗的高职毕业生去乡镇企业就业,不仅有利于解决乡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利于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2.科学制定生涯规划和发展措施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生高质量就业、迈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入学后,就要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通过不断的分析,更加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特点,发现兴趣爱好,明确优势与不足,正确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并制订实施行为计划。如职业素质方面,你计划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等。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设计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彰显才能优势,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3.科学完善和丰富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又称就业素质,即求职者成功获得自己满意的职业并能使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能力,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生存能力。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的工作能力,也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拓宽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还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要丰富社会知识,提升适应能力;要培养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具备勇于面对激烈社会竞争的良好心态。在校学习期间,要学习和掌握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竞争力,具备未来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