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思雨 李阳 施艳萍
关键词:知识交流;线上学术会议:UTAUT;参与意愿;新冠肺炎疫情
对知识的渴求一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和驱动力,尤其在后知识(服务)时代的当下,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获取、分享、学习和利用知识,是一个核心议题。在学术界层面上,知识的运转、传播、流动等可以通过学术期刊、专题报告、虚拟社区、学术会议等方式推进。其中,学术会议是一种快捷的科学知识交流方式,在整个知识交流系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对于传播领域知识、跟踪领域前沿、发掘学科热点、启发科研思考、培育跨界合作、创造社交机会、促进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会议一般包括线下模式、线上模式以及两者之间的混合。在一段时间内,线下学术会议较为多见且是主流,也是学者们传统认知中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学术知识交流方式,因为通过线下这种“直面”的方式,可以更好、更直观地与专家学者或研究人员进行互动、沟通。由于信息网络的普及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学术会议在过去一定时间范畴内也常可见。线上学术会议是一种基于网络化平台实现传统学术会议功能的学术交流模式。在考虑空间限制、学术影响力扩大等因素的基础上,一些大型学术会议也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但这些并不是本文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所要考察的问题源于2020年初至今的新冠疫情的影响(甚至包括未来疫情防控带来的常态化元素),在疫情背景下,由于研究人员保持了绝对或相对的空间隔离,众多线下学术会议(包括新举办的以及年度型学术会议等)受制于疫情因素无法正常开展,很多举办方选择将学术会议改期、改地或最终将组织模式改为“云端”实现。实际上,学术会议转为“线上”看似是一种特定时期无奈的举措,但相较于线下学术会议,线上学术会议同样具备了节约成本(经济、时间、精力)、不受时空限制、可结合实时热点迅速开展等特定的优势和潜能。因而,线上学术会议的兴起虽有疫情催发的因素,但是否也有可能成为未来智能化时代知识交流模式的一个发展趋向呢?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考量,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到疫情影响下科研人员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参与意愿,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科研人员对待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模式的态度,并进一步发现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优势与不足,同时还有助于更好地思考未来知识交流模式的构建。
1相关理论回顾
1.1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相关研究
知识交流是借助于某种符号系统,围绕知识开展的知识加工、交往活动。学术交流(或科学交流)被认为是知识交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子集,主要关注科研参与者所在知识交流系统中的交流行为、交流方式等。其研究对象(或载体)一般包括学术期刊、学术专著、学术会议、学术博客、学术虚拟社区等。从文献检索来看,过去相关领域主要将焦点放到了期刊型学术交流系统,近几年则是信息网络环境催发下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等方向,对学术会议这种相对特殊的知识交流关注不多。目前对基于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的相关研究有:李丽等认为学术会议是知识交流最快捷的方式.可以通过学科碰撞获得新的知识,但会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张晓芳认为,研究人员在学术会议上可以通过口头的、即时的语言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在知识交流的同一时刻进行知识创造。Revchav I等建议将学术会议视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学术会议中包含明确的群体、共享的专业知识和预先确定的学习互动。陈铭认为学术会议本是科研工作者进行交流的平台.但近些年来“掠夺性会议”逐渐增多,如何保障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质量,建立健康的学术生态是一个关键议题。受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一些学者也关注到了网络学术会议问题,如张士成等认为在移动互联网Web 3.0时代影响下,传统基于现场面对面对话模式的学术会议科学交流体系逐渐向基于互联网模式(现场与网络共存互补)转变,衍生出全新的学术会议科学交流框架。Koch M等考察了科研人员对同步在线会议、研讨会和讲座的接受程度.认为在线会议系统为该领域内的知识交流提供了新的机会。然而,实践中网络或在线学术会议的举办仍然不多。受2020年初的疫情影响,很多学术会议转为线上举办,关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新关注。如曾建勋认为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应尽量减少线下会议,部署“云会议”平台,开办“云讲坛”,探索疫情防控下的学术会议新模式。那么,在疫情影响下,科研人员对这种全新的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参与意愿如何呢?这一问题也成为本文的研究切人点和突破点。
1.2 UTAUT模型相关理论
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是Ven.katesh V等综合先前已有的各种理论.针对影响用户认知因素的问题,为了给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意愿与行为做出较为统一的解释而提出的理论。在UTAUT理论提出之前.研究人员主要使用的是以下理论模型:理性行為理论(TRA)、技术接受模型(TAM,TAM2)、动机模型(MM)、计划行为理论(TPB)、复合TAM与TPB模型(C-TAM-TPB)、个人计算机使用模型(MPCU)、创新扩散理论(IDT)、社会认知理论(SCT)。与上述理论相比,UTAUT模型对用户意愿与行为的解释力度达到70%,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使用。该模型中包括4个核心变量: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促进因素,以及4个对以上核心变量有影响的控制变量:年龄、性别、经验与自愿。本文拟基于UTAUT模型的研究基础,分析线上学术会议用户知识交流参与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2研究模型及假设
2.1研究模型
作为线下学术会议的一个补充,线上学术会议是科研工作者在当前疫情背景下知识交流的有效途径。线上学术会议的开展是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其开展情况依赖于各类线上学术会议平台的稳定性,以及其提供的服务质量是否满足学术会议开展的需要等,因此线上学术会议过程中参与者对于会议平台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也应该得到研究。此外,线上学术会议是在网络云端中开展,相对于传统的线下学术会议它是一种新兴的知识交流方式,其交流空间、交流情境都会发生改变。为此.参与者对于线上交流体验的感知也需要进行特别探讨。结合上述分析和实际情况,本研究基于UTAUT模型来分析影响科研人员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的因素.同时对模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由于科研人员均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受组织支持也不明显,故剔除便利条件这一维度;在保留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这3个核心变量的基础上,增加服务质量、交流情境两个新变量,以契合本文研究对象的需要。
综上.最终研究模型中包括7个变量: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服务质量、交流情境、参与意愿、参与行为,构建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2.2研究假设
2.2.1绩效期望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的影响
绩效期望是指用户认为使用新的技术或系统能够提高其工作表现的程度。本研究中绩效期望指的是参与者对于参加线上学术会议,能够提升其工作绩效的预期。戚媛媛等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对用户交互式问答服务的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科研人员在参加线上学术会议时,可以了解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动态,以帮助其开拓思路,支持相關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科研人员也可以在参会过程中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等等。如果参与者认为参加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对于自己的科研工作有提高作用,则更愿意参与线上学术会议。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1:绩效期望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
2.2.2努力期望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的影响
努力期望是指用户对信息系统或技术使用的易用程度的感知。本研究中努力期望指的是参与者参加线上学术会议进行知识交流的容易程度。崔秀菊通过研究发现.努力期望对用户使用移动学习的意愿有正向影响,个体认为进行移动学习所需付出的努力越少、越容易学会,就越愿意进行移动学习。在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准备阶段或过程中.如果较之参加线下学术会议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与成本,科研人员会更倾向于参与线上学术会议。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2:努力期望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
2.2.3社会影响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用户感知到的身边的人、重要的人认为其应该使用技术或信息系统的程度。本研究中社会影响指的是,参与者感知到的身边环境以及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人对其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影响程度。周涛等研究人员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发现团体规范对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科研人员也会受周围的环境、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学者的影响.若与科研人员相关的学者都在积极宣传、参与线上学术会议,则科研人员也会更愿意参加。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3:社会影响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
2.2。4服务质量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的影响
服务质量是指用户认为系统、技术或服务可以满足其需求的程度。本研究中服务质量指的是,参与者认为线上学术会议平台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其知识交流需求的程度。胡未央等研究发现,手机银行的服务质量对客户忠诚度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线上学术会议开展一般会借助一定的网络平台,如果平台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参与者的知识交流需求,那么科研人员会更愿意参与线上学术会议。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4:服务质量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
2.2.5交流情境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的影响
情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心理背景、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本研究中的交流情境指的是,线上学术会议过程中参与者进行知识交流所依赖的各种场景体验因素。Kafetsios K等通过比较依赖计算机进行的线上交流(CMC)与面对面的交流(FtF)的情感体验,发现线上交流互动中的情感体验总体不如面对面交流互动令人满意,线上交流互动中的负面情感相对更多、更强烈。帮助科研人员知识互动、人际交往、感知主办方学科文化等,是学术会议的一个重要功能。但线上学术会议,参与者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非语言展示、情绪感知、社交体验、人文感知等相对缺失,交流互动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容易产生“距离感”,进而降低学术热情。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5:交流情境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有负向影响。
2.2.6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中参与意愿指的是参与者目前或未来可能会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个人意愿与倾向度,参与行为则是指参与者实际上的参与情况。如果参会者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意愿非常强烈,其实际参与行为就会比较积极。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6: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有正向影响。
3实证研究
3.1问卷设计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问卷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线上学术会议参与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参考先有研究中的量表、问项,结合线上学术会议的特点,对线上学术会议参与者的参与意愿情况进行调查:第三部分是对线上学术会议参与者的实际参与情况进行调查。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问卷设计过程中先通过小范围预调查对问卷内容改进,共设置了38个测量项,分数设置从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各因素的问项详情如表1所示。
3.2数据收集与描述性分析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线上分发问卷的方式,本研究面向的对象是线上学术会议的参与者,主要面向科研人员进行调查。首先,在小范围内进行问卷的分发.根据调查对象的反馈来调整、修改问卷的内容;其次,大范围地进行推广并开展数据收集。共回收452份问卷,筛选、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79份.问卷有效样本回收率达84%。其中,有关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线上学术会议参与经验的描述性数据如下。
3.2.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在有效的379份样本中,男性(48.28%),女性(51.72%),占比基本保持相当。调查对象中大多数处于40岁及以下,占95.5%,以博士生、青年学者等为主。大多数研究对象的科研工作年限为10年以内,占93.4%,科研工作年限10~19年、20-29年、30-39年、40年及以上的分别占2.90%、1.85%、1.32%和0.53%。样本中大部分对象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占比89.71%,企业、科研院所、其他机构占比较少,分别为5.28%、1.06%、3.96%。
3.2.2调查对象的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情况
本研究中线上学术会议参与情况主要指的是科研人员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频率、时长、平台使用情况这3个方面。
对调查对象疫情前、疫情后的参与频率分别进行提问,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了解疫情影响下科研人员参与频率的变化情况。疫情发生前,大部分研究对象参与频率为半年以上1次,占59.4%;疫情发生后数据有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研究对象的参与频率提高到1个月参加1次及以上的线上学术会议,占60.7%,其他具体如图2所示。
在调查对象参与时长方面,大部分科研人員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的时长一般为2~3小时,占全体的64.12%;1小时以内的占16.09%;4~8小时的占8.44%;9~24小时的占5.54%;最后是24小时以上的参与情况,占5.8%。根据调查结果,与传统线下学术会议相比,线上学术会议的参与时长一般都较短.大部分参会者的参与情况集中在2~3小时。这也体现了线上知识交流模式的特殊性,由于出现了很多不需要注册费的开放性线上学术会议.研究对象对知识获取的针对性更加明显,如专门看中了某位学者的报告而来“捧场”。因此,相对而言,线上学术会议的参与时长呈现出相对的短暂性特征。
在调查对象平台使用情况方面.样本中43.87%的科研人员都使用过腾讯会议:其次是使用过钉钉、ZOOM、Skype、Webex、飞书,分别占21.94%、17.4%、2.21%、1.23%、1.10%;也有12.25%的调查对象使用过一些其他线上学术会议平台。
3.3数据分析
3.3.1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a)、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和收敛信度CR来检验研究的信度,即研究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采用SPSS24.0进行信度检验,一般情况下,Cronbach's a值高于0.7时,研究信度较好。本研究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a值为0.912,所有因子的a值均大于0.7。一般情况下,当AVE值大于0.5,CR值高于0.7时,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如表2所示,本研究所有变量的AVE值均高于0.5,CR值均高于0.75。因此本研究信度较好,各个变量内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为了对研究的效度进行检验,即研究客观、准确反映真实结果的程度,本研究采用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收敛信度、区别效度来验证研究效度。根据检验结果,KMO检验系数为0.855、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显著性水平p=0.000。一般情况下,因子载荷值大于0.5,收敛信度较好,本研究中的因子载荷值均在0.6以上,收敛效度较好。区别效度是通过比较各个变量AVE的平方根是否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研究中所有变量AVE值的平方根均大于其相关系数。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好的效度。
3.3.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本研究使用AMOS 24.0建立初始模型并进行赋值、运算,模型情况如图3所示。对模型进行拟合.模型的拟合指数情况如下:卡方/自由度的值为2.584,RMSEA值为0.065,CFI值为0.926,GFI值为0.903,AGFI值为0.876,NFI值为0.924,IFI值为0.927,PGFI值为0.690,PNFI值为0.757。将实际统计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各指标都基本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本结构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较好,数据与假设模型的适配程度良好。
本研究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各路径系数、显著性情况,具体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当显著性P值小于0.001时会以“***”呈现;当P值大于0.001时直接以数值呈现:当P值大于0.5时,则假设不成立。根据表4中各路径系数与P值.可以发现努力期望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对实际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0.001的水平显著,因此假设2、6成立;绩效期望、交流情境的P值均小于0.05,在0.05的水平上显著,可以发现绩效期望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交流情境对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假设1、5成立;社会影响、服务质量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假设3、4不成立,社会影响、服务质量对线上学术会议参与意愿影响不显著。
3.3.3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对实际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努力期望的路径系数为0.315,大于绩效期望的路径系数0.183,显著性水平也更高,证明本研究中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正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努力期望,其次是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之所以对参与意愿产生了最大的正向影响原因在于:参加线上学术会议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节约各类成本,如经济成本、精力成本等;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个人参与线上学术会议所需的努力非常少、参会过程非常简单快捷;线上学术会议的灵活性高,不受限于时间、地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同时容纳相较于线下同一会议更多的人员来参加会议,因此线上学术会议准人度较低,等等。
同样.绩效期望对于线上学术会议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线下学术会议无法正常开展的情况下,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功能可以进行有效的补充与支持。与传统线下学术会议相比,由于线上学术会议的参与成本低、组织效率快,因此可以结合当前热点、时事,迅速、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应的学术会议,其知识传播的及时性更高,研讨内容更丰富多样,前沿性更强。同时,在特定时期,科研人员通过线上模式获取学术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科研和工作的延续性,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
根据研究结果,交流情境的路径系数为-0.126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交流情境对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线上学术会议的一大缺陷在于参与者无法像在线下学术会议中一样与其他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开展学术社交,由此导致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互动体验、人际交往体验、人文感知体验等相对欠佳。对于很多科研人员而言,由于线上学术会议缺乏正式的会议氛围,参会者往往需要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才能保证其参会的知识交流效率与效果,因此,交流情境成为线下与线上接受差异的最典型变量。
社会影响、服务质量的P值分别为0.525、0.328,都大于0.05,其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社会影响方面,由于科研人员参会也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比如重视会议等级、关注会议主题和报告人员等;同时还有一些“持续”因素,如习惯于每年参加某些年度性大型会议:加之很多学术会议秉承开放科学的理念,会议参与的选择性和替代性更高。从这些方面考虑,“线上”和“线下”的差异性似乎也不大,因此.周围的人和环境对科研人员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可能与之相关。而在服务质量方面,国内的线上学术会议平台还处于新兴发展阶段,还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会议服务设计架构和模式,也缺少专属的用户群体,因此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线上学术会议平台作为知识交流的新方式,虽然可以满足科研人员知识交流的基本需求,但无法提供与线下一样完善的沟通服务,这个先天性的缺陷可能是造成其不显著结果的重要原因。
4总结与展望
在疫情影响下,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新秩序亟待建立,以维系学术生态,支持科学研究与发展。线上学术会议的出现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替代”.它是否会成为全新的知识交流模式已成为关注重点,其第一要点就是科研人员本身对于这个“新事物”的态度。本文探究了疫情影响下科研人员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意愿,以UTAUT模型为基础,结合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特点、功能,构建了以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服务质量、交流情境为变量的线上学术会议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是正向影响科研人员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的因素,交流情境是负向影响科研人员参与意愿的因素,社会影响、服务质量对科研工作者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的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这些结果以及现实实践中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交流情境方面:线上学术会议需要增强参会者的参与感,营造尽量贴近真实的参会体验,丰富参会者的知识互动体验、人际交往体验、人文感知体验等,形成线上学术会议的沉浸式参会体验。例如,可以考虑在线上学术会议中增加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使用,提高参会者情境感知程度,激发其参与意愿。
2)社会影响、服务质量方面:在社会影响方面,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宣传和推广线上学术会议,构建相关综合信息平台,吸引更多参与者加入“云端”交流;同时,尽可能邀请各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学术权威、专家、新生代科研工作者等参与、宣传会议,提高会议质量。线上学术会议平台应该根据用户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平台提供的服务进行拓展和完善,面向多领域打造针对线上学术会议的特色功能.提高平台的竞争力以及该模式的发展潜能。在一些操作性、工程性强的学科领域(如医学领域等),线上模式可以结合实地仪器、装备等,更好地发挥知识交流的完整性、精细性,而不是过去那种“平平”的文字式报告,这样提供了更多的启发性思考。
3)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方面:线上学术会议应该发挥自身便捷、成本低、时效性强、知识交流转化速度快等优势,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线上学术会议。如紧密结合实时知识交流、创新的需要,定位前沿的学术会议主题;提高会议的准入度与容纳能力,增加多学科人才在线上学术会议中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交流、碰撞与融合等。
当然,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相关研究、参考依据较少,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并结合线上学术会议特点提出的模型可能还不足以完全体现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特征。例如,本文还未考虑会议的类别(国内、国际会议)、会议的等级、参会者的时差、线上会议的环保性等因素。此外,对于混合式学术会议模式,本文并没有加以关注.而是将重点放到了“云端”,以凸顯问题体系的解决。同时,研究样本大部分是青年科研人员,其他不同年龄段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少,不足以反映学术界科研人员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的全部情况。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对此进行进一步完善、关注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