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进

2021-06-07 15:27范竹发
中国德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政治课思想课堂

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关怀、理解、信任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释放学生的情感能量,实现课堂的师生共情,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态度、品格、德性和价值观念得到有效生成。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指向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价值与核心功能在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生塑造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引领的视域下,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既要发挥好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核心作用,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担负起价值引领的神圣使命,又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性和趣味性。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教学优化改进的要求,切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和教学效果。

一、有“根”

“根”,即价值根基、教学根本、使命根源。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引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在于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根基、教学根本和使命根源,不仅集中反映出思想政治课程的培育目标和核心价值,更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人,关系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与造就。因此,思想政治课要坚守铸魂育人的使命担当,明确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牢牢把握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之根本,需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宗旨与指导思想。思想政治课应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提升学生政治认同、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二是要统筹思想政治课程的体系建构与内容设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堅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课作为承载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课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治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重要任务,要立足立德树人的价值使命,切实加强课程内容的系统建设,突出思想性,遵循科学性,彰显时代性。

二、有“魂”

“魂”,即信仰之魂、信念之魂、理想之魂。理想信念作为统摄思想政治课的价值纲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之魂。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使命担当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唯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思想保证,才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实践证明,也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在面临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取向中保持政治定力,不被复杂、消极和各种负面的价值观念所侵蚀。因此,思想政治课不能弱化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不能虚化对学生的信念塑造。

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需要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思想政治课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要问题开展教学。如,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成功道路,引导学生拥护和坚信党的领导;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引导学生认同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生动实践及其伟大成就,让学生深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引导学生坚信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要优化学生学习路径的选择,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价值引领能否有效,与选择的学习路径密切相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着眼于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高中阶段成长的新特点,引导他们步入开放的、辨析式的学习路径,理性面对不同观点。只有使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并作出判断,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单一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基于不同的实践经历、差异化的认知经验、多维度的思维视角,深度参与问题的发现、辨别、分析和解决,从而让学生亲历知识、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深化学习体验,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

三、有“情”

“情”,即家国之情、教育真情、学生激情、师生共情。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造就人的事业,教育的终极关怀指向人,需要大情爱人、真情动人、温情育人、激情感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可见,教学不能没有情感,教师不能没有仁爱,教育不能没有情怀。思想政治课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凝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充满对家国的热爱之情、对教育的浓浓真情、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让课堂洋溢着师生共情。课堂有了对家国的热爱之情,有利于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课堂有了教师的教育真情,有利于教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彰显个人魅力;课堂有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获得感、锐意进取的责任感、立志成才的使命感;课堂有了积极的师生共情,有利于以情明理、以情育人、情理交融,促进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温情大爱,激发课堂的情感力量,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要深化教师的教育理解,厚植教师的教育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教育是点亮人、温暖人、关爱人的光辉事业,是仁而爱人的神圣事业,只有教师充满对家国热爱的赤子之情、对教育事业的浓浓真情、对学生成长的关爱之情,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学生才会被教师的激情所吸引、被教师的热情所感染、被教师的真情所打动。因此,要厚植教师的家国情怀、教育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赋予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项神圣化事业崇高的价值追求和情感内涵。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生命个体,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师生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情意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感情是发挥课堂情感因素作用的前提。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关怀、理解、信任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释放学生的情感能量,实现课堂的师生共情,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态度、品格、德性和价值观念得到有效生成。

四、有“趣”

“趣”,即课堂志趣、学生兴趣、教学趣味。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一个重要魅力在于激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广泛存在着“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说教式”的现象,教学方式机械、教学手段简单、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流程固化,忽略了学生的实践经历和学习体验,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过程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新时代思想政治课要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激活和动机激发,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积极提升课堂志趣、学生兴趣和教学趣味。课堂有志趣,有利于高举价值引领的大旗,把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作为教学的目标追求,让思想政治课有较高的思想站位和深遠的价值意境,使得思想政治课堂既活泼生动、又不移根基、不失本色。学生有兴趣,有利于以趣激思,激活学生思维,引领深度学习,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有趣味,有利于营造学生轻松、愉快、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有意思,使学生把不喜欢政治课变成喜欢政治课,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要积极营造具有幽情雅趣的课堂氛围,提升思想政治课积极的人生趣味,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教学语言要有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巧妙运用诙谐幽默、耐人寻味、意境高远的趣味性语言,用有魅力、有趣味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共鸣,让课堂言高趣远。二是教学素材要有趣。教学素材的鲜活有趣,能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时政案例、社会热议、幽默趣事、寓言典故等,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妙趣横生。三是教学过程要有趣。学习始于兴趣,达于精神,有趣味的教学过程能使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优化教学模式过程,积极实践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采取小组活动、学生讨论、成果展示、课堂辩论赛、模拟法庭、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谈、志愿服务以及职业体验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兴趣盎然、寓学于乐,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不但有理有据,而且有滋有味,从而实现在系列的活动体验和实践历练中塑造学生完整人格,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和生命暖场。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魂、情、趣为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坚守价值立场、优化育人功能、提升教学艺术提出了新思考和新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价值使命,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有根、有魂、有情、有趣的思政课堂,既彰显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价值要义,又丰富课堂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智慧,提升育人效果。

【范竹发,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

猜你喜欢
政治课思想课堂
欢乐的课堂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