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冀鲁川苏2020 年食品行业运行概况

2021-06-07 12:14:16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
中国食品工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食品工业食品行业全省

文/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

近日,工信部陆续披露了全国主要省份2020年食品行业运行情况,最近一批包括四川、河北、山东、江苏。整体来看,面对疫情的挑战,各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川: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收突破9000亿元

2020年,四川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在园区建设、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67.7 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利润总额1052.3 亿元,同比增长21.9%。

强化政策支撑。加强四川省消费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川茶、川水等细分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印发《四川白酒“十朵小金花”及品牌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四川白酒品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起草《推动全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全省肉制品产业加快发展的措施》等。

加强园区建设。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四川省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指南》,举办全省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会。做好标杆打造,认定第二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16 个,统筹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示范园区发展。

强化项目牵引。聚焦强链延链补链,支持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以产品换代、生产换线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项目,2020 年统筹工业发展资金支持26 家企业的重点项目建设。

强化企业培育。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政策,支持大企业开展并购重组,10 家企业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开展四川省精制川茶自动化清洁化示范企业认定工作,认定首批示范企业20 家。落实“小升规”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规范化发展,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由年初2370 家增加至2410 家。

加强创新引领。实施《四川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攻关路线图》《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支持高油酸“天府菜油”、高原牦牛奶益生菌、白酒企业等食品加工技术集成创新与关键技术攻关。举办全省白酒行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成果展示推广现场会。

加强品牌打造。深入实施《“四川制造”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积极抢抓消费升级机遇,聚焦新产品、新品种,做大做强一批引领新消费的本地品牌,打造了天府菜油、圣洁甘孜、净土阿坝、大凉山等一批特色鲜明、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支持民族地区打造牦牛肉、藏香猪等优势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

加强市场拓展。举办四川消费品精品展,集中展示宣传川酒、川茶、川菜等“四川造”食品。举办“川酒全国行”活动,首次引入川茶川水名优产品,展示“川味特色”品牌和文化。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川茶川酒重点企业对接会等各类活动。帮助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荐企业参加直播带货。

开展四川省精制川茶自动化清洁化示范企业认定工作,认定首批示范企业20家。落实“小升规”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规范化发展,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由年初2370 家增加至2410 家。

山东:食品行业实现“量”“质”齐升

2020 年末,山东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3193家,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12.1%;规上食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34.8 亿元、利润总额313.4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9%、22.8%,分别占全省工业的10.1%、7.3%。其中,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精制茶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6%、9.8%、-7.4%,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10.5%、-11.7%,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6.8%、35.2%、3.5%。8 家企业进入2020 年全国食品行业百强、12家企业进入2020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

强化政策规划引领。制定出台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17 条措施。编制《食品产业打造领航型企业 优化提升重点产业链实施方案》,精准绘制了肉类、食用植物油、酒类等优势细分产业发展路线图。全面梳理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势、空间布局和体系结构,摸排空白短板和薄弱环节,组织编制全省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申报“瞪羚”“独角兽”“单项冠军”“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专精特新”、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助推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

2020 年,河 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131 家,同比增长2.5%,营收入3569.28 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利润总额174.22 亿元,同比增长5.1%,占全省工业利润总额的8.55%。在 建 食品工业项目数增长19.3%,投资额同比增长3.3%,占全省工业投资的5.5%。

加强技术改造。在线上举办永不落幕的山东食品行业企业技改云对接会,打造食品行业“产学研用金政服”的云生态圈。1000 多家企业参加线上技改云对接会,与近百家技改服务商、高校科研单位实现“零成本”互动与对接。

强化数字赋能。以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总抓手,全方位突破“网络、平台、安全”三大领域,加快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借助海尔卡奥斯、浪潮云两个国家“双跨”平台,推动全省食品行业加快应用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持续提升数字赋能水平。

深化“三品”战略。组织推荐食品企业参加2020 食品工业“三品”成果展,15 个成果入选“三品”典型成果名录。目前,全省食品行业有11 个省长质量奖和5 个国家质量奖、102 件驰名商标、762 件著名商标、34 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和168 家山东“老字号”企业。

强化市场开拓。成功举办第15 届东亚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第14 届中国(山东)国际糖酒会等行业知名展览展会,有效促进了山东食品行业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开展“新营销·星创造—名企名品看山东”系列活动。促进电商平台与优质鲁货对接,举办“家乡好物”等公益直播,实现产品影响力与提升市场占有率双赢。

河北:食品行业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0 年,河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含烟草)企业1131 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实现营业收入3569.28 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省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48%;实现利润总额174.22 亿元,同比增长5.1%,占全省工业利润总额的8.55%。在建食品工业项目数增长19.3%,投资额同比增长3.3%,占全省工业投资的5.5%;食品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2%,占全省工业企业技改投资的5.6%。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工业设计提升品牌形象,产品营销得到了显著提升,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建成了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了一批“明星产品”,衡水老白干、养元“六个核桃”系列产品荣获IF 奖和国际红点奖。君乐宝“涨芝士啦”、今麦郎“凉白开”等一批爆品持续畅销,59家食品工业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批产品成为国际国内“第一”“唯一”;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提升,全省341 家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0 家,拥有国家功能性乳酸菌资源及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省植物提取物创新中心等一批先进技术创新研发平台。

优质产品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对标世界一流、加强标准制修订,围绕优势领域研究制定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以标准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完成了肉粉肠、天然泉水等一系列行业规范团体标准制订工作,乳品、方便面等先进生产标准正在加紧制定;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实施质量奖励制度,修订《河北省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增设“河北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激励和引导食品企业加强质量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市场主体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开展食品诚信管理体系培训,共培训企业350 家次,新增25 家食品企业通过体系评价,新增2 家婴配乳粉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接入工信部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品牌创建能力不断提升。加大品牌培育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河北省食品行业领军品牌和特色品牌培育,开展品牌评选活动,向消费者成功推荐了河北省食品行业9 大领军品牌和60 个特色品牌;提升省内品牌影响力,组织全省26 家重点食品企业以河北特色食品团整体特装形式参加中国食品博览会,涵盖乳制品、方便休闲食品、酒和饮料等优势品类,展示全省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同期推荐重点企业参加三品专项成果展,5 家企业入选线下展,15 家企业入选线上展;支持企业提档升级,2018 年以来,全省食品行业项目获得20% 省级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3 家企业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试点,7 家食品工业企业列入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

产业聚集能力不断提升。打造了一批食品特色产业集群,隆尧、定兴、遵化、邱县等一批19 个食品产业集群列入省级重点县域产业集群;开展食品产业强县创建工作,重点培育了10 个食品产业强县(创建型),营业收入增长率达20%,明显超出全省平均水平;开展强县推广宣传工作,联合河北新闻网创建食品产业强县宣传专栏,多频次开展产业强县宣传,举办强县经验交流会;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系列工作,在武汉(中国)食品博览会期间举办河北省食品产业招商推介会,会上完成6 个产业强县和4 个重点企业的招商推介,6个招商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引进一大批龙头项目,成为食品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江苏: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2020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疫情严重冲击,江苏省食品工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2020 年,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743 家,实现营业收入4289.5 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利润350.5 亿元,同比增长12.6%。

积极培育绿色食品集群。制定出台《江苏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实施方案》,加快培育以淮安、宿迁和徐州3 市为核心,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绿色食品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食品行业创新载体建设,全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 家,推动建设酿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技改升级,促进食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增认定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0 个,绿色工厂企业8 个;加大食品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大型企业做优做强,鼓励中小食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6 家企业荣获2020年度省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称号。

2020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疫情严重冲击,江苏省食品工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2020 年,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743 家,实现营业收入4289.5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利润350.5 亿元,同比增长12.6%。

深入实施“三品”专项行动。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增品种,12 项食品技术成果列入《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2020 年)》;加强质量安全建设,促进企业提品质,完成4 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攻关项目验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技术检测示范中心”(江南大学)为全国食品企业提供各类检验检测服务3500 余次;加强典型培育,引导企业创品牌,组织推荐15 个食品产品(品牌)入选“食品工业三品成果”,参加第29 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武汉)线上线下展示活动。

积极推进数字经济赋能。实施“互联网+食品”行动,鼓励食品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化制造等新模式,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2020 年,全省有4 家企业荣获省工业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6 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贯标重点培育企业,49 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省级星级上云企业;加快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升级改造,加强食品健康领域大数据研究,“智慧粮食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入选江苏省2020 年大数据优秀典型应用项目。

强化食品行业服务。加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监测,积极开展食品企业融资需求调查服务工作,为48 家食品企业提供超10 亿元银行授信;鼓励创新业态和模式,举办“中央厨房”新模式推介活动,组织20 余家中央厨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交流对接,推动“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大力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指导各地开展体系宣贯培训,2020 年共培训食品企业549 家,培训食品从业人员603 人次。

猜你喜欢
食品工业食品行业全省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山西财税(2019年1期)2019-03-01 05:31:04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2018年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河北水利(2016年8期)2017-01-13 12:39:00
· 《粮食与食品工业》征订启事·
提高食品行业清洁操作的效率
食品工业清洗助剂的开发
中国食品工业清洁技术论坛在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