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平 刘 勇 何晓燕 陈志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漳州 363500
脓毒性休克是由于脓毒症所引起的休克症状,又称为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1]。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需要给予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此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在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掌握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身体情况[2-3]。以往在监测时主要以中心静脉压(CVP)的方式进行监测,但是这种监测具有片面性,而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PICCO)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监测方式,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全面的监测,同时可以持续监测患者的心输出量等指标,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4]。本文主要研究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PICCO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早期液体复苏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1~64岁,平均(42.52±1.62)岁;严重腹腔感染者16例、肺部感染者9例、创伤导致全身感染者6例、泌尿系统感染者4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42.93±1.64)岁;严重腹腔感染者15例、肺部感染者10例、创伤导致全身感染者7例、泌尿系统感染者3例。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国际脓毒性休克的相关诊断标准[5];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脓毒性休克[6];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模糊者;伴有恶性肿瘤疾病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对照组患者接受CVP指导治疗,在治疗时若患者CVP指标未达到8 mmHg,则需要给予患者快速的补液;若患者的CVP指标达到8~12 mmHg,则需要限制患者的补液量;若患者的CVP指标≥12 mmHg,则需要给予患者使用利尿剂。
观察组接受PICCO监测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在患者的锁骨下方进行深静脉穿刺、股动脉穿刺,在治疗时要加强对患者心功能、血管外肺水等指标的监测;在对患者实施补液治疗时,要求患者的胸腔血容量为850~1000 ml/m3,并且要求患者全心舒张末期的容积为700~800 ml/m3,给予患者多巴酚丁胺(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9221)治疗,剂量为0.5 mg,提升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给予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9015),剂量为2 mg,使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在65 mmHg以上;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以确定患者的补液情况、利尿剂使用情况。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保持监测,直至患者出院。
统计两组患者的血乳酸、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情况、复苏液体量与多巴胺用量、心功能指数(CF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钠肽(BNP)。患者随访时间为1年。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复苏6 h时血乳酸<2 mmol/L与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患者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复苏24 h时,血乳酸<2 mmol/L的占比(88.57%)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的占比(8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乳酸、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情况比较[n(%)]
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总量和多巴胺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复苏液体量与多巴胺用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复苏液体量与多巴胺用量比较(±s)
组别 n 复苏液体总量(ml) 多巴胺用量(mg)观察组 35 10118±122.35 164.26±11.35对照组 35 13752±129.28 260.58±21.27 t值 120.782 23.644 P值 0.001 0.001
观察组患者的CFI、HR、MAP、BNP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CFI、HR、MAP、BNP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CFI、HR、MAP、BNP比较(±s)
组别 n CFI(L/min) HR(次/min) MAP(mmHg) BNP(pg/ml)观察组 35 5.12±0.26 71.13±2.29 76.53±2.31 370.69±10.58对照组 35 7.18±0.34 96.64±3.05 92.41±3.01 684.26±21.07 t值 28.472 39.571 24.763 78.684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脓毒性休克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类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群体,由于我国人们亚健康水平不断加剧,导致此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7]。脓毒性休克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的现象,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会出现不断的衰退,进而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
目前临床上在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时,主要实施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纠正酸碱平衡、氧气支持等,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9]。目前临床上在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时,通过监测CVP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但是此指标无法反映患者的血管顺应性和心脏所受负荷,无法准确提示血管外肺水的含量,应用效果不佳[10-11]。
本研究对患者实施PICCO监测,通过研究得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复苏6 h时血乳酸<2 mmol/L与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复苏24 h时,血乳酸<2 mmol/L患者的占比、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患者的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总量、多巴胺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FI、HR、MAP、BNP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PICCO监测具有良好的效果,此种方法是给予脉搏指示的连续性心脏排量测量法,是一种新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此种技术可以通过肺热稀释法、动脉脉搏波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以对患者的心输出量、血管外肺水和心脏的其他功能进行连续的监测[12-13];通过PICCO监测可以避免补液不足现象的出现,并减少补液过多情况的出现,有效减少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14-15]。并且在PICCO监测情况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机体内的毒性物质可以及时的排出,使患者体内的环境更为稳定,减少相关药物的使用剂量。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PICCO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接受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会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指标快速改善,并且减少了复苏液体的用量,使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得到快速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