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凤娇 邱 犇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贫困问题,不懈探索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并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年末的7.7亿人减少到2019年年末的551万人。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②,面对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断提升,稳步脱贫的长效制度也逐步建立。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③
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全球发展治理领域的重点。④中国的扶贫实践和减贫成效,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样本。中国是全球减贫人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于2019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称赞中国减贫方略:“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⑥中国减贫故事的国际传播,既有助于展示中国改善民生、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体现中国扶贫政策与制度设计的优越性,也有助于向世界分享中国治理贫困的经验与智慧。
在此背景下,扶贫减贫成为近年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如何面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在减贫事业中的作为、理念与经验,讲好全球贫困治理进程中的“中国故事”,相应成为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本文以《中国日报》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上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在全球治理的语境下分析其如何建构扶贫减贫的议题及其传播效果,以期探讨中国扶贫故事的国际传播策略,增进国际受众对中国减贫成就与理念的了解与认同。
全球治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时代的问题和危机呈现普遍性、综合性的特点。仅凭个别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和解决全球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社会的协调与合作方能达成⑦。全球治理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成为政治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中有广泛影响的理论视角。
詹姆斯·罗西瑙(James N.Rosenau)将全球治理定义为国家、地区或国际关系组织共同关注一系列充塞全球议程的跨国问题和争议,通过协同性努力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治理主体的一种规范体系。⑧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报告中指出,全球治理是全球的个体与机构相互合作,不断适应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的过程。⑨我国学者也对全球治理进行了界定,认为全球治理是各国政府、公民及国际组织为最大限度增加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民主协商合作,其核心内容应当是健全和发展一整套维护全人类安全、和平、发展、平等和人权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⑩
全球治理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的重要主题词之一,也是中国应对全球性问题与风险、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契机。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倡导成立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反映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引领国际合作的努力与贡献。随着中国在全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如何将全球治理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也成为了新闻传播学拓展国际传播研究的新路径。
王昀、陈先红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意识,应当超越排他性的“走出去”考量,将自身置于国际公共话语空间来重新理解文化资源的分配;并以全球治理为语境,探讨了“讲好中国故事—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互文性理论模型。在全球治理语境下观照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需要从更开阔的视阈呈现中国在全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实践与理念;既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也需回应国际舆论;要关注国际社会的关切,寻求共同话语,以易于国际受众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成效与贡献,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提升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
中国扶贫的创新性实践与减贫成效在西方媒体中并未获得相应公正的报道。2016年《纽约时报》针对宁夏庙庙湖村“西海固”移民安置发表了《无望的迁徙:中国的“生态移民”》一文。文章罔顾事实,将政府为移民高标准建造的安置小区称为“难民营”,将西海固农民的土砖房称为“皇宫”;曲解采访对象的语言,刻意制造“政府强制搬迁、村民弱势抵抗”的框架。据当时正在庙庙湖驻村调研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刘成良反映,采访对象得知报道内容后“感到非常诧异”,“不明白记者为何那样说”。
史安斌在研究《纽约时报》涉华的“人权”与“扶贫”报道中发现,《纽约时报》认同美国在国家叙事层面将“消除贫困”作为人权的一部分,而涉及到中国扶贫报道时,却将这两大议题的联系割裂,完全不将扶贫举措作为中国在人权方面的进步。熊道宏在分析相关国际舆论时指出,一些外国媒体在谈论中国减贫时存在着质疑乃至负面声音,将中国减贫成就等同于高速经济增长的产物而忽略减贫政策的意义;对扶贫中一些具体政策及执行效果有所质疑,如怀疑经济下行压力下相关资金的投入能否持续有效等。
面对这样的片面性“他塑”,中国需要探讨扶贫经验与理念的对外传播方式,以在国际舆论体系中构建真实、全面的中国扶贫形象。刘毅、钟新研究指出目前对外报道大多集中在具体操作以及提高收入、政府投资、基础建设等方面,应当拓展话题外延、找准话题切口,紧跟国际扶贫形势和舆论焦点,同时打通话语体系,将中国议题融入国际话语体系。
从中国减贫经验对外传播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主要包含宏观理论思考和案例分析两大类,研究方法多采用定性分析;此外,社交媒体作为新兴、重要的国际传播平台,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本文拟以中国主流媒体海外社交平台为观察窗口,分析其关于扶贫减贫的议题建构、叙事方式及传播效果,探讨全球贫困治理语境下中国扶贫故事的对外传播策略。
本文以《中国日报》Twitter账号上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中国日报》作为有效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是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与渠道。考虑到社交平台能更直接地反映传播效果,因此选择其在境外社交平台推特上的报道进行分析。
在研究的时间段方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推动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本研究选取Twitter平台上@China Daily从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间发布的扶贫减贫报道进行研究,通过检索主题词“poverty”,筛去与扶贫减贫议题相关性较弱的推文,共得到有效样本324条。
媒体强调的议题影响到受众的认知,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媒体间议题相互竞争,更凸显议题建构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分析《中国日报》Twitter的议题设置与叙事方式,并将二者与传播效果进行关联,探讨什么样的议题与叙事方式能获得更好的关注。在传播有效性的分析中,本文选取Twitter平台“点赞数”“转发数”“评论数” 3个变量,以如下公式进行计算:传播效果=点赞数*1+转发数*2+评论数*3。社交平台上,点赞往往为直接表现受众情感的举动,因此赋值为1;转发的动因源于对推文的分享,赋值为2;而评论是用户的主观表达,同时更能表达用户对于该新闻事件的参与程度,赋值为3。本文将传播效果作为被解释变量,所构建的议题和叙事方式作为解释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拟合度。
贫困的定义是多维度的。从方法论来看,全球贫困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维持人生存的基本需要方法;另一类是基于人类发展视角的达到一定生活水平的基本发展能力方法。前者探究的是物质上的基础匮乏,而后者探究的则是个人能力在日后的发展中受到限制。中国在扶贫实践中坚持多维度的减贫举措,不仅注重贫困地区的经济扶持,而且关注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教育、医疗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贫困治理。
研究发现,《中国日报》推特中的议题较为多样化,体现出中国多维度综合治理贫困的理念。本文将这些议题分为六类:经济成就议题、政策议题、资金投入议题、人的发展能力议题、绿色发展议题以及国际议题。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日报》关于扶贫减贫的议题设置表
样本中经济成就议题比重最大。这类推文主要反映扶贫的经济成效,包括脱贫人数和摘帽地区数的统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等内容。这一发现在前述文献中也得到体现。与已有文献同样相符的是,关于扶贫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议题也占有不小的比重。政策类议题直接反映我国扶贫政策与理念,“资金投入”类议题主要体现国家、政府对于农村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域性特色产业的扶持。这种将扶贫开发与资源整合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是中国重要的扶贫经验之一。基于此类推文中突出扶持金额,研究中将它们列为“资金投入”类议题。
值得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能力”类议题总量位居第二,这一点不同于已有文献。本次研究中这一分类是基于我国扶贫注重发展人的能力设置的,在分类标准上参照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可行能力理论。阿马蒂亚·森指出,贫困的实质是基本能力、生存权利、生活能力、工作机会和创造收入的被剥夺,而“可行能力”指的就是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我国学者将其能力发展观总结为以“以人为本”为宗旨,强调人们的健康、教育、社会权利等。样本中这类议题主要包含推动社会权利平等、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等内容。其中,儿童教育保障议题是基于《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任何人皆为儿童”的定义界定的,主要反映政府对贫困儿童完成义务教育的支持。
“绿色发展”指关注环境保护的扶贫议题。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贫困互为因果。只有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不超出承载标准,才能达到合理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议题有助于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关注。从表1来看,其加权传播效果排在第2位。
国际议题主要包含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成就的评价,以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扶贫经验的借鉴。例如“Malawi wants to use China as an example to guide its people from poverty to prosperity,Malawian President Peter Mutharika said.”(马拉维总统穆塔里卡说,马拉维希望以中国为榜样,引导本国人民从贫困走向繁荣);“Lessons in poverty reduction from China prove valuable in Africa.”(中国脱贫经验在非洲地区很有价值)等。这类议题有助于体现中国在全球贫困治理中的贡献与影响,表1显示,其加权传播效果排在第1位。
《中国日报》推特关于扶贫减贫的议题是逐步拓展的,并且不同的议题有不同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年为时间单位,对各类议题的报道量进行历时性呈现。图1显示,随着报道总量增多,各类议题均处于增长态势;不过,“人的发展能力”议题、绿色发展议题以及国际议题在2013至2015年间处于一定程度的缺失状态,2016年后开始增长,且这三类议题的加权传播效果排前三位,与传播效果呈显著正相关性。
图1 2013—2019年间各类议题报道数量图
本文在对样本中各议题直接定量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传播效果影响不显著的变量(显著性值≥0.05)进行剔除,得到如表2所示的分析结果。
表2 议题构建与传播效果回归分析结果
1.“人的发展能力”议题增速快,与传播效果呈显著正相关性
与人的发展能力有关的议题在样本中呈快速增长趋势。2013至2015年,样本中“人的发展能力”议题仅有1条,而2019年单年就达到了41条。如表2所示,“人的发展能力”议题的显著性值为0.000,小于0.05,且B系数为正,因此可知“人的发展能力”议题与传播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较于被解释变量拟合度较低的经济成就等议题,“人的发展能力”议题更能够激发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为进一步探究“人的发展能力”议题下设的不同议题的传播效果,将该类议题下属的5种议题进行编码,录入回归模型,得到如表3所示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对于传播效果的变化显示显著正相关的议题为:儿童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帮扶(显著性值≤0.05)。此外,妇女权利议题的显著性值为0.061,虽大于0.05,但是小于0.1,加之B系数为正,由此可判断其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为边缘性显著正相关。
表3 “人的发展能力”议题与传播效果的回归分析结果
妇女权利、少数民族帮扶以及儿童教育议题均是聚焦于被帮扶群体中某一特定群体的基本能力和权利改善层面。根据联合国《2019年人类发展报告》,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现状是贫困人口大多处于弱势或为边缘群体,如儿童、少数族裔等。同时,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球约3.85亿儿童,即五名儿童中有一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对于妇女、儿童的关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现状相呼应,同时也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实现性别平等”“优质教育”等目标相契合。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对外扶贫报道要有意识地关注妇女、儿童、少数族裔等特殊群体,这样更容易引起关注和共鸣。
2.绿色发展议题占比最小,但与传播效果显著正相关
绿色发展议题的数量在样本中占比最小,仅占样本总量的5.56%;而表2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绿色发展议题的显著性值为0.005,小于0.05,且B系数为正,显示其与传播效果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中国日报网在2019年对全球5206名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网友的调研,中国的环境保护是受访者关注度前三名的话题之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实践中,我国将生态环保与扶贫双重政策进行相融,采取多种措施发掘二者的共生性。基于不少外媒质疑精准扶贫政策的可持续性,如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带来破坏的问题,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时也需要建构生态保护的绿色发展议题,从而作出积极回应。
3.国际性议题数量较少,但能显著正向影响传播效果
国际性议题仅占样本总量的10.8%,且在2016年前处于报道缺失的情况。而如表2所示,国际议题的显著性值为0.003,小于0.05,且B系数为正,因此也可以验证国际性议题对传播效果的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消除贫困是重要的全球性议题,尽管各国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中国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而这样的报道议题也容易与国际接轨。傅莹在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表示,“现在外界关注中国,不仅是关心我们自身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一个不断取得成功的中国将如何影响世界”,因此将中国扶贫减贫议题与国际话语相融,展现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推进全球贫困治理,同时也可以展现我国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在“讲好中国故事”日益重要的当下,“谁来讲故事”以及“如何讲故事”是国际传播需要重视的问题。叙事方式与策略不仅能传递信息与意见,还能直接影响用户的关注度。即使针对同一治理问题,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叙事也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效果。
表4 《中国日报》推特平台关于扶贫减贫的叙事方式表
鉴于部分推文会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判断叙事方式在使用上的重合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研究在前提诊断方面进行了共线性诊断,发现各变量的特征值均大于0.05,且条件指标均小于10,因此各变量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满足独立性要求。通过对4种叙事方式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剔除显著性值大于0.05的非显著性变量,研究得到如表5所示的叙事方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表5 叙事方式与传播效果的回归分析结果
《中国日报》部分推文从具体人物的生活变化入手,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他们在扶贫政策下如何受益,在用户反馈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表5中可以看到,个体故事的显著性值为0.016,小于0.05,且B系数为正,显示个体故事的使用能够显著影响传播效果。
在《中国日报》的推文中,105岁的老人在政府的帮扶下实现了出村旅游、开车的梦想;21岁的Zuo Ha因自制白色塑料袋“婚纱”而实现脱贫;邹女士成立了辣椒种植合作社优先雇用贫困村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等。这类推文将普通个体作为主人公,这类独特、有人情味的故事更能够引发受众的共情,为扶贫类报道在吸引受众过程中的传播政策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Fred S.Sibert将新闻价值归纳为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Casper Yost也做出了“人情味是新闻的基石”的强调,由此可见西方新闻界对于人情味因素的关注。
本次样本的信息呈现形态包括“纯文字”“文字+图片”“文字+视频”三种形式。从表5中可知,以图片及视频形式进行呈现的方式显著性值分别为0.000和0.008,均小于0.05,且B系数均为正,显示可视化呈现形式与传播效果间呈显著的促进关系。
根据Paivio提出的双通道编码理论,人类拥有两套互动但又独立处理不同类别信息的系统:言语系统和图像系统,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Broadbent也通过实验肯定了使用双通道传递信息会比仅使用单通道传递信息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从样本来看,2018年之后的呈现形式已完全采用图文或“文字+视频”的可视化形式,体现了《中国日报》在推特平台顺应融媒体的转型,不过从比例来看,“文字+图片”的形态仍占大多数,视频应用需要增强。
研究进一步对样本中图片使用的视觉符号进行了分析,发现相较于多张图片组合传递信息的推文,以单个、明晰的视觉符号呈现的传播效果更好。图片中表意明确的视觉符号包括被帮扶群众、领导人形象、自然风光、贫困地区建设成就,以单张图片传递明确信息的样本加权传播效果为158.18;而其他以“卡通图片”或多张传递不同视觉符号的图片杂糅呈现的图文推文,加权传播效果为118.73。视觉符号的冗杂性或导致用户难以抓住重点,从而一定程度影响传播效果。
相形之下,单一列数据的叙事方式与传播效果间的拟合度并不高。表4显示,“列数据”是样本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数据在体现扶贫资金投入、经济增长方面较为精确;对表达扶贫成效来说,数据的增长本身蕴含新闻价值。不过基于文化场域及国家背景的不同,国际受众对于具体的“地方政府投入资金金额”或“脱贫摘帽的人数”可能难以产生直观印象和兴趣。
从表5的数据来看,列数据的方式作为解释变量,未体现出与传播效果的显著关系。在对外传播中国扶贫经验时,媒体对于数据的运用需要加强叙事策略,以他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于2020年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既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成就,也是对全人类的贡献。中国的扶贫离不开与世界的合作,中国的扶贫经验也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中国减贫方案”议题,正是从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视角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讲好中国扶贫故事,传播中国扶贫减贫的经验与理念,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减贫经验的分享,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中国在全球贫困治理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从未来扶贫议题的国际传播来说,可以进行以下维度的拓展。
在沟槽开挖基本完成时,运输管材及管件并布置在沟旁。尽量缩短管材在沟旁的存放时间,以避免外界损伤管材并减少阳光照射。布管时应小心轻放,防止损伤管材,管口连接前应封堵,防止泥土进入。
中国特色的扶贫方案既是立足于中国本土国情与现实需要的创新性实践,又是符合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重视人的能力发展、强调将消除贫困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结合,统筹兼顾。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制定《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第一项就是消除贫困;我国采取的减贫行动与联合国通过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中国扶贫方案的国际传播,可以寻找与国际贫困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结合点。
从本次研究来看,《中国日报》Twitter样本中的议题较为多样化,体现了中国多维度综合治理贫困的理念,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观。具体来说,《中国日报》Twitter样本中的议题包括经济成就类议题、政策议题、资金投入类议题、“人的发展能力”议题、绿色发展议题以及国际性议题,从议题设置与传播效果的相关性来说,聚焦于教育保障、社会权利等层面的“人的发展能力”议题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我国绿色发展议题更能获得较好的关注与反馈。
样本中的国际性议题也体现出较好的传播效果,这类议题包括国际组织、国际人士对中国减贫为世界所做贡献的评价,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减贫经验的借鉴等。扶贫减贫的对外传播可以加强我国议题和国际关注点的共通性,借助国际力量传递中国方案。有研究人员认为,组织外媒记者到中国贫困地区“体验走访”式调研采访或可以起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2018年1月,英国卫报旗下的《观察家报》记者赴云南省景洪市哈尼族小镇报道当地贫困群众异地搬迁后生活的积极变化,文章发表后被许多西方大报转载。这也是通过国际力量传播中国扶贫故事的一种方式。
与国际关注点或与国际议题的结合,一方面体现在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另一方面,针对一些西方媒体的疑虑或偏见思维,需要予以回应或澄清。傅莹曾指出,国际传播不等于自我表扬,在国际传播中我们不需要回避问题,而要说明我们的政策意图是什么,面对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努力是什么。如针对此前有外媒关于中国扶贫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的质疑,可以增强对受帮扶人群可持续发展故事的报道。在全球人类发展受新冠疫情影响可能出现30年来首次减缓的背景下,媒体也需要加强对于受帮扶人群返贫风险的关注。在展示我国扶贫成效与理念的同时,不回避贫困治理过程中的挑战与问题,可以更全面地展现中国的治理实践,体现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Joseph Nye认为,策略性叙事就是21世纪的软实力,国际事务已经成为一个“谁的故事会获胜”的问题。这说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与叙事能力密不可分。为更好地传播中国在全球贫困治理中的贡献,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理念的认知,我国未来的扶贫议题需要加强策略性叙事的运用。
策略性叙事理论研究作为叙事主体的国家如何阐释其对世界秩序的看法、自身发展理念以及当前的主要对外政策。策略性叙事强调在沟通过程中“包装”原有的新闻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促进受众对议题的理解,包含人物与角色、布景与语境、情节与冲突、结局与解决方案四类要素。
在中国扶贫经验的国际分享中,需要通过策略性叙事来阐释中国扶贫实践的价值理念、实施机制、最新进展与成果。运用国际受众感兴趣的故事阐释“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治理”的扶贫方略,诠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贫的多元协同机制,讲述如何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可以增强沟通的亲近性,让受众对于中国扶贫经验与成效有更直观的感知。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继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仍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媒体可以通过多个体现共同主题的故事系统讲述中国巩固脱贫成果的理念与机制。叙事主体层面,可以发挥新媒体开放性的特点,吸引用户参与,增加社会大众、民间草根等个体,以实现“公传播”和“共传播”的融合。
在社交媒体语境下,中国扶贫故事的策略性叙事还需适应平台特点。由于社交媒体的字数限制和用户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社交媒体上的叙事需要把故事转化为“微内容”,每个独立的“微内容”是整体故事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或用一个相关故事引出主题。媒体可以通过添加超链接,为对“微内容”感兴趣的用户提供故事的完整内容和更多细节。这也是西方主流媒体常使用的“分布式讲故事(distributed storytelling)”策略,这种“跨平台”叙事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字数和用户精力的限制,被认为是在社交媒体中进行高质量故事讲述的一个重要工具。
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系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积极拓展国际传播新媒体渠道,并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布局移动应用矩阵。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社交平台的用户行为存在差异。牛津、路透联合调查报告显示,Twitter用户会更积极地查看他们所感兴趣的或专业性的新闻,Facebook用户更乐意就某个新闻事件进行讨论和评价,YouTube是用户搜索视频的首选。因此,我国媒体在面向不同平台推送扶贫新闻时也需要采取差异化策略。
社交媒体具有强交互属性。从本次研究的样本来看,《中国日报》Twitter扶贫报道的信息发布较少使用交流互动的语言和表情符号等体现社交化属性的表达方式。而西方媒体在新闻推送中强调与用户的互动性操作,这种操作往往通过有交流感的语言、表情符号或投票等交互性活动来进行,增强趣味性和用户的参与感。此外,如文中表5数据显示,《中国日报》Twitter扶贫报道在可视化方面仍主要体现为“图片+文字”的形态,采用视频的推送在样本中占比仅为9%。由此可见,扶贫新闻的对外传播在视觉化、交互性方面需进一步发力。
中国扶贫经验的国际传播,不仅有益于国际社会在贫困治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社交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扶贫故事,需要综合考虑议题设置、平台特性、受众文化背景与思维习惯,创新叙事策略,通过有情感、有说服力的故事,传播中国在全球贫困治理中的思想理论、价值理念与扶贫机制,体现中国扶贫政策与制度设计的优越性,展现中国的贡献与担当,促进国际减贫经验共享。
注释:
① 张德勇:《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完胜》,《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14日,第2版。
② 王宇、林晖:《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成就启示》,新华社,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4/c_1118037078.htm,2016年2月14日。
③ 曲颂、李欣怡、姜波:《国际媒体及友人见证中国脱贫攻坚——“这是绝无仅有的成就”》,《人民日报》,2020年12月5日,第3版。
④ 吴宗敏、吴宇:《全球贫困治理的深化与中国的实践创新》,《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9页。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新华社,http://www.gov.cn/xinwen/2016-10/17/content_5120140.htm#1,2016年10月17日。
⑥ 叶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中国减贫经验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网,http://f.china.com.cn/2020-02/27/content_75747391.htm,2020年2月27日。
⑦ 俞正樑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⑧ Rosenau,J.N.Czempiel E.O.GovernanceWithoutGovernment:OrderandChangeinWorld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52.
⑨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⑩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