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爱叫他“薛老师”

2021-06-06 12:26赵青丁毅冯驿驭
当代党员 2021年11期
关键词:王栋工作队攻坚

赵青 丁毅 冯驿驭

数十万字的工作笔记、数十万公里的走访路程……像一条条时光轴,记录着薛奉军在开州区大进镇的点点滴滴。

薛奉军是重庆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

2017年8月,重庆实施深度贫困乡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行动,他被市委组织部选派至开州区大进镇,担任驻镇工作队副队长兼联络员。

吃住在镇村、工作在一线,3年多时间里,薛奉军早已同这片土地难舍难分。

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7年9月5日,大雨滂沱。

前一天,驻镇工作队队长郑夕明和薛奉军商议,第一次走访,去看看大进镇最贫困的地方——杉园村。

要了解杉园村全貌,他们需从海拔300米的东里河畔,上行至海拔1700米的山顶。

这一天,乡村的道路被雨水浸泡得泥泞不堪,车行驶在上面,像一头倔驴,不听使唤。薛奉军透过车窗,向外望去:道路狭险,没有护栏;山壁陡峭,没有尽头。

“在这样的地方,村民怎么生活?”薛奉军遐思之间,一块巨石裹着泥沙,从山顶滚落下来。车有惊无险,可前行的道路却被堵死了。

一行人下了车,杉园村党支部书记黄早海自告奋勇,前去排除險情。

黄早海使劲地掀动巨石,因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连人带石向山下滚去。万幸的是,他被一丛矮树挂住,大家七手八脚地将他拽了回来。

回到车上,至少半个小时,没有一人言语。

遭遇惊险一幕,看见满目荆棘,对薛奉军来说,这一次走访像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让他深刻地明白了什么是深度贫困、什么是举步维艰。他在心里打定主意:要为村民创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不能有半点马虎

啃“硬骨头”,不容易。

大进镇云凤村90号是驻镇工作队的办公地。

走访杉园村不久,这里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低保户认定不清、开发商拖欠工资……带着各种各样的诉求,老百姓登门上访来了。他们把驻镇工作队误认成了“巡视组”。

接不接访,成为摆在驻镇工作队面前的一项选择。

开门迎客!

“老百姓登门,是打心眼里信任共产党。”薛奉军说,“我们不能伤了他们的心,应在接访中,把矛盾化解了,把情绪疏通了,顺带摸一摸脱贫攻坚的脉。”

那时候,贫困户情况不清、脱贫措施不明,是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之一。

清理贫困台账、开展拉网排查,在薛奉军提议下,驻镇工作队多次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实际情况,找准致贫原因。

后来,按照“一户一法、一户一策”原则,大进镇的贫困户有了脱贫的“私人定制”,正是这些“私人定制”,为这里如期脱贫摘帽打下了基础。

薛奉军说:“给老百姓办事,不能有半点马虎。”

一手促脱贫,一手接上访,历时3个多月,驻镇工作队的办公地渐渐恢复了平静。

思想的疙瘩要解开

啃“硬骨头”就是要解难题。

在组织系统工作多年,薛奉军擅长思想引导。

2017年10月,经过多方论证,红旗村决定打造生态茶园。发展这一产业,需要通过“三变”改革,把村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种植茶树苗。

“土地是我们的命根,想空口白牙地拿去,不可能。”

“前些年,叫我们种柚子、种葡萄、种核桃、种李子,种一样败一样。”

“茶叶卖不起价钱,没有市场,我们都要去喝西北风。”

……

村民闹起意见,红旗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栋磨破嘴皮,也没能说服他们,被划成“不受待见的人”。他装了一肚子委屈,打起了退堂鼓。

王栋找到薛奉军,薛奉军给他支起了招:“工作越是困难时,越要学会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你可以组织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到外面看一看、学一学,让他们自己‘解放自己。”

回村后,王栋和村干部拍板,租了一辆客车,将一行人拉了出去。

到南川区、到贵州省……参观结束,原先当“拦路虎”的村民变成了“引路人”,他们看到了种植茶叶的前景。

如今,1.5万亩生态茶园已经建成,大进镇有了自己的茶叶品牌,种植的茶叶被销往多地。

王栋说,薛奉军像老师一样,“在我遇到难题时,他不仅给我打气,还给我提出‘解题思路”。

“薛老师”是他的昵称

说薛奉军像老师的,不止王栋一人。

2019年5月24日,大进镇镇政府会议室里,一堂主题党课正在进行。

讲党课的是薛奉军。像这样的党课,他上了20多次。在大进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薛奉军不仅帮干部解思想疙瘩,也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有能力的人,可以带着大家一起干;经验不足的人,可以跟大家一起干,千万不要做混日子的人。”在这堂党课上,薛奉军对大家说。

“千万不要做混日子的人”,这句话戳中金小华的心窝。

金小华是大进镇双龙村的党员发展对象。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河北省务工。

2017年6月,金小华回到家乡,卖天麻、党参、干笋等土特产,做起了微商。

然而,随着微商事业陷入瓶颈,他开始有些颓废,成了想“等、靠、要”的人。

党课上,薛奉军的话像是一针“清醒剂”,让金小华重新振作了起来,他说:“我不能混日子,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党组织的不负责。”

转型到电商扶贫驿站工作,成为“金牌”运维人;加入巴渠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金牌”总经理……渐渐地,金小华成为了大进镇的致富带头人。

“他像老师一样,说话特别有感染力。”谈及薛奉军,金小华说,“我想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是他让我明白什么是集体责任感。”

而今,“薛老师”已经成为这里的干部、老百姓对薛奉军的亲切称呼。

系统思考是一种习惯

在薛奉军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笔筒,里面装着颜色各异的记号笔。平日办公,他习惯用这些记号笔标注文件,并对文件进行分类。

细节,有时候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特点。

从文件标注到文件分类,薛奉军不仅擅长思想引导,也善做系统思考。这种“善做”,被他带到了扶贫工作中。

2017年10月,生态茶园规划之初。

那时候,王栋提出:“先试点,小规模种植茶叶,等时机成熟后,再扩大规模。”

薛奉军不这样看:“农业专家已经论证,规模种植是可行的。茶叶销售渠道明晰,种植有周期,小规模种植不易出效益,村民拿不到红利。”

一直以来,产业是大进镇脱贫攻坚的关键“钥匙”。薛奉军非常看重这把“钥匙”,经常强调“要系统规划”。

除了生态茶园,在他的倡导下,大进镇的其他产业发展,也非常注重系统规划。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了集茶叶、中药材、粮油果蔬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3+1”主导产业。

“脱贫攻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薛奉军说,“第一步就是系统规划。”

要有長远的打算

系统思考,是想让大进镇向远发展。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那段时间,村民的心情有些波动。驻镇工作队是大进镇脱贫攻坚的“主心骨”。脱贫攻坚收官后,他们将离开这里,一时间,村民心里没了底。

“村里的发展会不会停滞不前?”

“已有的变化能不能保持住?”

……

忧村民之忧。这些“担忧”,驻镇工作队早已想到。

4月21日,薛奉军一回到镇上,便扎进了办公室。

“产业融合,是重中之重。”

“乡村旅游,一定要跟上来。”

……

薛奉军跟队员们讨论后,第二天,他同队长郑夕明一起,去了开州区委,报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想法。

从脱贫攻坚战打响那天起,薛奉军所在的驻镇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就在为大进镇谋一条“向远”的路。仅产业发展方案,他们前前后后就更新过三次。

驻镇工作队队员黄闯说,“立足长远”是薛奉军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大进镇幅员251平方公里。驻镇的三年多时间里,薛奉军走遍了这里的每一条路,到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拜访过这里的2000多户村民。哪些产业需要提前谋划?大进镇应该怎样振兴?他常常一边走着,一边思索着。

党建是脱贫的内生动力

向远,大进镇需要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从哪里来?薛奉军认为,是党建。

2020年2月10日,大进镇双龙村办公室。村民黎方平从兜里掏出2000元,交给驻村干部赵勇,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想出一份力。”

“你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刚有起色,孩子正在读书,这钱我们不能收。”赵勇回道。

“我有困难时,是党和政府在帮我。”黎方平表示,一定要尽自己的心意。

这些年,在驻镇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黎方平养起了猪牛,打起了零工,生活开始向好。

但黎方平捐款,不仅因他受过帮助。

脱贫攻坚战打响前,许多镇村党员不主动作为、不善于作为。那时候,村民遇到难事,不愿意找党组织。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薛奉军知道,党建薄弱会给大进镇脱贫攻坚带来怎样的后果。

他把党的要求、党员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忠、学、讲、律、干、创、诚、孝、礼、美”十要求,并倡导党员开展“十在先、走在前”活动,决心用党风促乡风。

党员争当先锋、村民主动对照,渐渐地,大进镇的“精气神”被提振起来,出现“致富之星”、“最美家庭”等多个先进典型。

“现在,大家的心是齐的,都愿意奋斗、付出。”黎方平说,“大进镇是我们大家的。”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2019年7月2日,开州区一门市内。

大进镇党委书记张太雷见到何正华,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何正华是大进镇关坪村的“能人”。几年前,他离开村子,到区里做起了建材生意,一年能挣数十万元。

“关坪村的前景是可观的,需要你回来挑重担,带着大家一起干。”张太雷言语恳切。此前,他多次找过何正华,但都被婉拒了。

一次、两次,三次,张太雷多次邀请何正华回村,与薛奉军有关。

初到大进镇,薛奉军发现,许多村都缺乏人才,特别是缺少得力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而缺乏人才,党组织容易涣散,产业难以发展。

经过思考,薛奉军提出,开展“三育两带”行动——把党员培育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成村干部,推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行动实施过程中,张太雷看中了何正华。

这一天,经过3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何正华终于答应了张太雷的邀请。

回村第一年,他便带领关坪村村民硬化了17.2公里的道路、新装了200盏路灯,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

“我想给大进镇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薛奉军说,“本土人才是大进镇发展的生力军。”

据统计,开展“三育两带”行动后,大进镇新发展党员41人,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65人,储备村(社区)级后备干部55人。

4月28日,大进镇的村(社区)“两委”班子完成换届,12名党员致富带头人、20名后备干部进入“两委”任职。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上升30%,平均年龄比上一届小5岁,班子更有活力、更具战斗力。

把个人利益咽进肚子里

啃“硬骨头”,薛奉军是走心的。

王富平的家在大进镇云凤村90号附近。

驻镇工作队到大进镇后,王富平发现,即使是夜晚,工作队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

最初,王富平以为,是城里的干部不懂节约,不爱关灯。一次、两次、三次……她好奇地向里探去,发现,原来不是忘记关灯,而是他们常常工作至深夜。

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即是冲刺。

大进镇脱贫攻坚的3年多时间里,“白加黑”、“五加二”是驻镇工作队的工作常态。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让薛奉军多了几丝白发,可他从没有一句怨言。

薛奉军走心,是始终把工作放在前面。

2017年8月18日,市委组织部领导找薛奉军谈话,问他是否愿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薛奉军是开州人,他知道大进镇的脱贫难度有多大,他清楚自己是最熟悉情况的人选。

去与不去?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薛奉军回复:“服从组织安排,家属表示支持。”

那时候,薛奉军的儿子正读高三。选择到大进镇,对他而言,是把个人利益暗自咽进肚子里。

“爸,明年我参加高考,大进镇接受国家贫困县摘帽验收,都是迎接‘国考。”儿子说,“我们比比看,谁拿的分数高。”

2018年7月,薛奉军的儿子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进镇顺利通过摘帽验收。

“父母是子女的榜样。”薛奉军说,“我是党员,家风很重要。我要做一名能扛重担、能担重责的组工干部。”

這些付出都值得

2021年4月21日,大进镇巴渠文化广场。

动感的音乐、从容的步调,不少老百姓正在这里跳“坝坝舞”,脸上洋溢着笑容,整个小镇的活力被释放出来。

这个文化广场位于场镇中心。

过去,大进镇没有这样的休闲场地。

那时,巴渠文化广场还是一块荒田,紧挨着臭气熏天的巴渠河,河畔两旁没有步道,老百姓不愿意出门散步,更不会跳“坝坝舞”。

“老百姓的表情是不会骗人的,大进镇能有这样的变化,我非常开心。”薛奉军望向跳“坝坝舞”的老百姓,“或许,外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个深度贫困乡镇。”

从实施深度贫困乡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行动到打赢脱贫攻坚战,3年多的时间,大进镇迈出了一大步——临街门市从500个增至950个,常住人口从2.5万人增至3.1万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5000余元增至万元以上……大进镇成为脱贫攻坚模范镇、乡村振兴示范镇。

“值得!”回顾3年多时间,薛奉军用两个字总结自己所做的工作。

“值得”,是薛奉军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的爱。2021年2月25日,他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王栋工作队攻坚
Quantum correlation and entropic uncertainty in a quantum-dot system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