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茄子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2021-06-06 07:24徐大众王勇梁宝萍王磊赵红星李艳姜俊姬宇飞
中国瓜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制种茄子

徐大众 王勇 梁宝萍 王磊 赵红星 李艳 姜俊 姬宇飞

摘    要: 河南省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宜,光照充足,是茄子制种的理想区域。笔者对茄子的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长期实践,从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制定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茄子人工杂交制种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可为河南省茄子杂交制种技术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茄子; 制种; 去杂; 技术规程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茄科茄属作物,是世界第四大蔬菜作物之一[1-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产国,在北方栽培普遍,河南省常年种植茄子在6.67 hm2以上,对茄子杂交种子的需求量每年在10 000 kg左右[4-6]。优质种子是茄子生产中培育壮苗高产的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种子生产中的每个环节[7-8]。近年来,茄子规模化制种化整为零,逐渐从西北和海南等露地繁种聚集地回归至制种單位周边[9]。但受制种管理水平的限制,茄子杂交制种存在产量低,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菜农的经济收益和种植积极性,制约了茄子产业的发展[10-11]。为了规范相应生产技术,笔者特制定了《茄子杂交制种技术规程》(标准号为DB 41/T 2050—2020),以期为优化河南地区茄子制种产业,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提供技术依据。

1 制种田的选择

1.1 制种田环境质量

严格选择优良隔离条件、不含检疫性病虫害、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集中连续方块田地,符合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1.2 隔离

以制种田周边为半径,300 m以内不能种植其他茄属作物或茄子近源野生种。

2 育 苗

2.1 亲本选择

茄子亲本种子质量的优劣是关系茄子制种产量及纯度的关键。制种中要确保父母本的净度不低于99%,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5%,保证出苗整齐、苗壮苗旺、杂株率较低。播种前采用比重机进行精选分级,尽量保证同级的种子播种区域相同,并进行包衣,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在管理上应尽量避免生物学混杂,在发放种子时及时记录,播前核实品种名称和数量。

2.2 播种育苗

茄子大田制种一般在1月中下旬进行播种。茄子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 ℃,在播种前一般采用催芽处理,保证茄子出苗快、出苗整齐。选取饱满的茄子种子放入网纱袋中,把种子放入50~55 ℃的温水中,持续10~15 min,然后不断搅动,集中连续搅拌均匀水温,当水温达到常温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8 h,然后将种子捞出放入清水中,洗去籽皮的黏液,将种子捞起放入纱布中,沥干水分,在26~30 ℃的条件下发芽。每天翻动1~2次,保持通风。在4~5 d种子70%裂开露出顶端时播种。如果有条件,可以利用催芽箱进行催芽。

育苗时采用基质育苗,利用日光温室加地热线基质穴盘育苗。选择50孔育苗穴盘,0.8~1.0 cm的播种深度,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3∶1∶1基质配方或使用配制好的育苗商品基质,每个穴盘播1粒种子。因育苗周期长,在复配好的基质中加入1~1.5 kg·m-3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避免苗期感染病害,一般采用百菌清、多菌灵等广谱杀菌剂对育苗基质进行杀菌消毒;重复利用的穴盘要清理干净穴孔内的杂质后利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后用蛭石覆盖,然后浇足出苗水。由于父母本的熟性差异,父本比母本提前播种5~7 d。待幼苗长到1叶1心时进行间苗处理,去除弱小苗和畸形苗,当苗龄4叶1心时进行定植。

3 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 ℃,夜间温度20~22 ℃,出苗后,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60%~70%,选择晴天上午浇水,严禁晚上浇水,防止夜间湿度大,秧苗徒长。齐苗至第1真叶展开白天温度保持在25~26 ℃,夜间温度15~18 ℃,第1真叶展开至定植前7 d,白天温度保持在26~30 ℃,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 ℃。定植前7 d到定植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 ℃,夜间温度保持在13~15 ℃。当苗龄60~70 d,5~6片真叶时进行定植。

4 定 植

4.1 整地施肥

施足基肥,结合整地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6000 kg,硫酸钾(m氮∶m磷∶m钾=15∶15∶15)三元复合肥50 kg、生物肥60 kg,结合深翻施入土壤。整地应在定植前15 d进行,土地翻耕要达到30 cm左右。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的要求。

4.2 定植移栽

3月中旬定植,要求地温稳定在12 ℃以上。选择晴天定植。采用宽窄行地膜覆盖定植,每667 m2定植2200~2500株,宽行80 cm、窄行55 cm,母本株距45 cm,父本株距40 cm,父本和母本分别集中种植,父、母本株数比例为1∶3~4。取苗时应尽量保持基质营养坨完整,破膜孔尽量小一些;定植深度以露出基质坨上部1 cm为宜。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植水,并封严定植孔。

5 定植后管理

5.1 温光管理

定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 ℃,夜间温度保持15~20 ℃。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 ℃,夜间温度保持在13~17 ℃。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 ℃,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 ℃。白天尽量让秧苗多见阳光,冬春阴冷天气较多,大棚内光照强度不足,每天应清除棚膜表面灰尘和杂物,增加光照强度。

5.2 水肥管理

浇水要看苗情和墒情,主要观察植株的叶态、色泽深浅、节间茎干粗细、长短及色泽浓淡。定植后6~8 d及时浇缓苗水。坐果前要注意防止苗徒长,水勿勤,水量勿大,使苗健壮生长;开花坐果期间应保持田间湿润,但忌涝,雨后立即排干田间积水。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追肥,开花坐果后,每隔15 d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 (m氮∶m磷∶m钾=12∶8∶20)15 kg。

6 杂交制种

6.1 亲本去杂

为避免形成自交果混杂,定植后要仔细鉴定父母本,及时去除株型和叶型不同的植株,确保纯正的亲本植株,再进行采花、取粉、授粉。

6.2 授粉

将选用对茄、四母斗、八面风花进行杂交,每株6~8朵花授粉,坐4~6个果。在母本开花前1 d,用镊子把花冠拨开,夹住花药逐个拔出来。去雄时,左手轻轻握住花柄,右手用镊子拨开花瓣,用镊子夹住花药基部,去除花药,以免伤害柱头和子房。去雄必须彻底。于晴朗的清晨采摘刚开的花,在干燥几小时后,用电动取粉器振动取花粉,将花粉采集到盛花粉器皿内。如果在大规模制种时,采下大花蕾放入贮粉器皿内,在干燥器、烘箱(32 ℃)内烘干出粉,或在太阳下干燥自然出粉。注意采集的花粉要放入4 ℃的冰箱中,可保存2~3 d。当母本花盛开时,于8:00—10:00和15:00—17:00进行授粉,授粉时用授粉管装花粉、或用铅笔一端的小块橡皮蘸取花粉授于柱头上,将父本花粉涂布满母本柱头,注意不要碰伤柱头,授粉后应当挂牌标记,次日再授粉1次。整个去雄授粉过程在5月初开始至6月初完成,20~25 d的授粉期。

6.3 授粉后管理

及时去掉门茄花蕾及以下的弱小侧枝。在对茄授粉坐果后,摘除门茄以下主茎上的老黄叶片,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授粉结束后,摘除八面风分枝以上的花,并打掉基部老叶、病叶。当授粉完成后,需及時追足肥浇足水,促进果实生长。

建立茄子杂交制种田间观察记载档案,包括生产单位、品种名称、生产地点、生产面积、总产量、隔离情况、收获期、播种期以及苗期、成株期、收获期父母本的被捡株数、杂株数、怀疑株数、纯度,苗期、花期、收获期病、虫害情况。

7 种果收获

7.1 取种

授粉结束后约60 d,在种果完全老熟时,开始采收,及时清除烂果、标记模糊、发育不好的果实,只采收有杂交标记完整、完全的种果。将采摘的种果置于干燥阴凉处,继续放置10~15 d,直至果肉变软,搓揉分离种子与果肉,剖开种果,放入水中,捞出果肉,漂去秕籽,清洗干净后,收集种子。如大面积制种时,用专用的取籽机把种果打成浆后,再放入水中清洗。

7.2 贮存

将清水洗净的种子,置于席子上晾晒,在太阳下晾晒2~3 d,并经常翻动种子。为防止降低种子发芽率,避免直接将种子放在水泥地上和在中午阳光直射时长时间晾晒。当种子含水量降至8%时可装袋贮藏。将干燥后的种子存放在种子袋中,并在袋子内外标明品种名称、数量、年份等信息。最后收藏于阴凉干燥处待用。种子的贮藏条件应符合GB/T 7415—2008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连勇,刘富中,田时炳,等. “十二五”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17(2): 14-22.

[2]  李植良,黎振兴,黄智文,等.我国茄子生产和育种现状及今后育种研究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1): 24-26.

[3]  马兆红.从生产市场需求谈我国茄子品种的变化趋势[J].中国蔬菜,2017(9):1-6.

[4]  阎世江,张继宁,刘洁.茄子苗期若干耐低温性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J].中国瓜菜,2020,33(12): 15-18.

[5]  申爱民,李永辉,蔡伟,等.河南省茄子育种现状及展望[J].中国瓜菜,2017,30(1): 3-7.

[6]  赵香梅,申爱民.茄子常规采种及杂交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12):161-162.

[7]  王勇,姜俊,赵红星,等,河南省春露地紫茄子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瓜菜,2017,30(7): 31-34.

[8]  刘富中,连勇,陈钰辉,等.长茄新品种长杂8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6(12): 53-55.

[9]  肖瑜,黄亚杰,闻赛男,等,茄果类设施蔬菜简化制种技术[J].中国瓜菜,2020,33(11): 105-106.

[10] 王勇,姜俊,赵红星,等.茄子新品种驻茄11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8(12): 75–77.

[11] 姜俊,赵红星,王勇,等.“驻茄9号”新品种的选育策略及茄子育种问题的探讨[J].北方园艺,2015(5): 177-180.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制种茄子
流苏树嫁接耐寒桂花技术规程
山东:全面实施主粮作物制种保险政策
制种:受益行业政策推动
茄子
小捣蛋鬼
甜蜜的梦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