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话式”教学,构建活力阅读课堂

2021-06-06 02:30叶万华
师道·教研 2021年4期
关键词:对话式心灵师生

叶万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说的“对话”指的是师生与课文之间多向或深层的交流,是学生阅读课文时在进行理解、体味、反思、运用的基础上,两人或多人在阅读时的语言交流与思维碰撞。可以说,教师、学生、课文之间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作为“对话”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对话、进而优化对话式教学过程,使阅读教学活力四射。

一、营造和谐对话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气氛,不仅能避免师生间的隔阂,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敞开心扉,怎样想就怎样说,坦然地表现自己。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师生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是要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多给学生一些信任和赏识、表扬和肯定。学生被老师赏识,就会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可能学有所成。为此,教师在“对话”中,应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受到鼓舞或激励后,就会变得更积极,进而充满活力地投入对话,以此推动“对话”的高效进行。

二是要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很重要。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教师就要主動去贴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无拘无束、平等的交流。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与学生进行朗读比赛、上台表演、交换角色或与学生平等地交换意见等,通过淡化师生的概念,拉近师生间情感上的距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自由对话的氛围,走进老师及同伴的心灵。

二、认真构建对话课堂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应让学生体会到受重视、受肯定的感受,促使学生敞开心灵、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把握学情,联系学生的思维态势,抓住对话的契机,构建对话的平台,从而生成精彩的对话。

一是精准切入,有效对话。一篇课文涵盖的信息量很多,如果教师毫无目的地提出问题,有时好像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繁,实际上却没有带给学生真实的启发。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不深,却耗费了很多原来可用于自主探究的时间。为此,教师应首先抓住一个能统领整篇课文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奋点,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是捕捉契机,生成对话。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常常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能产生出这种“火花”,说明了学生思维进入了最佳状态。为此,教师要顺学而导,捕捉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把握学生在对话中提供的宝贵教学资源,引发有效对话,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学生在对话中生发的有价值的问题随处可见,有时是一个词语的理解,有时是对课文的表达方法的探究,如果教师能以敏锐的观察,及时捕捉对话契机,将给课堂带来更加充分的动态生成。

三是丰富形式,激发对话。对话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课堂师生之间“我问你答”的模式是对话式教学的误区。语言文字的形象性、模糊性,加上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的差异,使他们对课文的感悟表现出很强的独特性。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了避免交流的单调刻板,在阅读对话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学情,因文而异、因生而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有发挥的余地,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教师只有让学生走进课文,才能促成深刻的对话;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促使学生敞开心灵,突现主体性,释放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与课文的个性对话,让阅读教学焕发生机活力。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对话式心灵师生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对话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中对话式教学的运用
基于“对话式学案”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