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融法于戏

2021-06-06 22:57林舒琪
艺术评鉴 2021年5期

林舒琪

摘要:2015年以来,西安地区出现了演出校史剧的热潮。南山剧社的《庄严的审判》就是其中较优秀的剧目。该剧在内容上凸显了西北政法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依法治国的时代精神,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舞台呈现上,该剧在编、导、演,特别是舞台美术上达到了一个校园剧社所能达到的最高艺术水平。

关键词:南山剧社  戏剧社团  校园戏剧  陕北公学  校史剧

1937年10月5日,延河河畔,一桩惨案让陕北公学一个含苞待放的年轻生命草草凋零。枪声响,人声起,民众议论的焦点是如何对战功赫赫的杀人者定罪量刑,如何在“情”与“法”之间进行取舍。时至今日,八十多年前的枪声依旧在向世人敲响警钟——庄严的法律不容侵犯。作为陕北公学的继承者,西北政法大学的南山剧社将这一事件搬上话剧舞台。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了校史剧《庄严的审判》,以还原历史真相为出发点,用现代戏剧的方式演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一、红色底片:《庄严的审判》的历史背景

校史剧,顾名思义,就是各个校园戏剧社团基于本校成立和发展的史实资料进行创作的戏剧作品。既可以介绍本校校友的个人经历,也可以描绘学校的发展历程。2015年以来,排演校史剧在西安地区可谓如火如荼。如西农剧社的《雕虫沧桑》、西安交大剧团的《向西而歌——追忆西迁年华》和西工大剧社的《寻找师昌绪》等,这些戏剧都受到校内外师生观众的一致称赞。南山剧社的话剧《庄严的审判》也是其中之一,该剧的故事内容是众所周知的“黄克功案件”。

1937年8月,陕北公学在延安成立,同年9月开始向社会招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女学员刘茜也转到陕北公学学习,但不久就被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枪杀。枪声震惊了社会各个阶层,一时间,人们讨论的声音纷至沓来,是杀人偿命,还是戴罪立功?是誰的命更重要,还是都重要?是以人情为主导,还是坚定红军铁一般的纪律?不同的立场在相互摩擦。陕北公学的师生用停课罢学来捍卫刘茜的尊严,而抗日军政大学的师生持有“从轻发落”和“必须严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国统区,“黄克功案件”被戏称为“延安桃色凶杀案”。当时的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借此案来抹黑陕甘宁边区政府,称其“封建割据”“无法无天”。这种有失偏颇的宣传给党的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与其称人们关心时事,不如说是群众在衡量中国共产党的能力。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用公开、公平、公正的审理方式来进行审判,在人民群众的见证下,对黄克功处以死刑。“黄克功杀人案的审理和判决,体现出最主要的法律原则的重大变化是法律的适用原则从阶级路线转向人权与平等”。

顺着历史的河流来到今天,南山剧社的话剧《庄严的审判》(编剧:古朴,导演:杨家梁)在舞台上再现了这一桩惨案的来龙去脉,于2019年10月22日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小剧场首演成功后,又先后在本校南校区小剧场(11月20日和21日)、延安广播电视中心(11月30日)、西安欧亚学院体育馆(12月6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体育馆(12月18日)演出5场,随后好评声接踵而至。盛放的鲜花源于破土而出的力量,精彩的演出来自演职员们共同的努力。笔者也观看了这部话剧。在演出过程中,南山剧社的社员们围绕如何审判“革命功臣”黄克功的问题,真实地还原了雷经天等人的形象,一步一步推动剧情发展。观众的情感与台上人物的思想一起和法律的精神碰撞、融合,最终体会到了法律的威严肃穆。相较于开办讲座和阅读书籍等传统形式,校史剧把尘封的历史直观可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建构出“第二课堂”的文化输出空间,思想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换句话说,《庄严的审判》用话剧的独特魅力扩充了观众对西北政法大学校史的认知,更深化了学生群体由衷的使命感,能够督促他们践行“法治信仰”。总之,这一部由师生共同创造的五幕剧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话剧形式将鲜红的历史底色涂抹到当下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让人们重温共产党人的铁面无私,牢记法不徇情的坚定立场。

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庄严的审判》的艺术特征

《庄严的审判》属于现实主义历史剧。当下戏剧界十分推崇现实主义作品,不仅是因为现实主义作品通俗易懂,可以很好地向观众传达创作者的所思所想,还因为现实主义剧目排演方便,有利于小型戏剧社团展现自己的风貌。现实主义话剧取材于生活,并且在创作中也遵循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人物是展现现实主义风格的主要方法。《庄严的审判》从历史中走出,塑造了意气用事的黄克功这个人物形象,既做到了历史真实,也达到了艺术真实。

(一)精彩的表演

校园戏剧与中国现代戏剧一样,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发展过程中,校园戏剧渐渐摆脱了自娱自乐的习气,成为一项有着较强专业性的文艺活动。剧本的创作需要有洞察社会的敏锐感和扎实的写作功底,登台演出也需要练习发声、表情管理、肢体语言等。《庄严的审判》中演员们的表演就具有专业水平。“演员们通过朴实而精炼的台词,将人物个性及立场加以表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之所以能做到这些,首先是剧社演职员们集体努力的结果。从萌生创作想法到最终巡演,《庄严的审判》用了近大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陆陆续续有影视、话剧专业师生观看排练并提出意见。剧社里的每一个人也都在以专业的视角雕琢黄克功等人物形象,最终让观众看到栩栩如生的、具有复杂性格的几个主要角色。其次是请了校外专家进行了指导,“《庄严的审判》排练的时候,一位校外戏剧家在舞台上为演员们教授表演的技巧,所有人都认真地听,认真做。因为这才是我们应该得到的教学。我们把课本带到舞台上阅读,我们希望有这样的课程,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实践机会”。好的校园戏剧离不开专业的老师针对编、导、演等方方面面来指导,尤其是涉及到离现今生活较为遥远的历史事件,专业人员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

(二)振聋发聩的台词

在文艺语体中,戏剧语体的语言是最讲究人物语言个性化的。演员在舞台上将自己和剧中角色融为一体,通过有声的台词和无声的肢体语言来呈现所饰角色的性格和思想观念,本质上来说就是二度创作。如果将二度创作当成航行在汪洋上的一艘小船,那么恰如其分的台词就是指引小船不偏离主题风格航道的罗盘。在《庄严的审判》中,除了一些有史料可追溯的书信,例如毛主席的亲笔回复,其余的台词都是由编剧根据事件发展的波折进行的描写,既是艺术创造,也符合历史真实,剧中雷经天的台词最具典型性。

审判长雷经天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有马革裹尸的气节,也有公正不阿的党性。一边是往日同生共死的亲密战友,一边是对革命真理的追求和对心中的法律制度的尊重。在第一幕的质问中,雷经天与黄克功的对话显得有些不理智,面对黄克功希望能够戴罪立功的想法,这位审判长发出了“你还想戴罪立功?那刘茜不是白死了?我们怎么给她交代?怎么给延安群众交代”?等一连串的疑问。在第三幕,当知道黄克功在擦枪走火后又补上了致命一枪,雷经天先是沉默,接着捶桌子并说道:“克功,你这是自掘坟墓”!事实上,直到案发时,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也才成立两个月左右,没有审理此类案件的经验。而制定于1934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有相关规定“凡对苏维埃有功绩的人,可酌减刑罚”。那么,黄克功案件是否适用这部条例,是减刑还是偿命?雷经天此处的沉默就给出了铿锵有力的答案——真相无法蒙蔽,法网疏而不漏。直到第五幕审判时,雷经天坚定地选择站在法律的这一边。他振振有词地对质疑死刑的人说:“如果我今天不判黄克功死刑,就是判了我们未来的死刑”。这句话可谓是画龙点睛,振聋发聩。

(三)合情合理的服化道

话剧中服化道的呈现,应当担任起文化价值传播的重任。《庄严的审判》中精细的服化道正是其在叙事修辞上的另一大亮点。因为现实主义的内里,这部话剧的服化道固然不可过分脱离现实情况,但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创作团队对此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安排。

在服装方面,排练阶段雷经天的鞋子原先穿的是皮鞋,初衷是为了展现他的精神气。但是这样的想法属于此时而非彼时。在革命战争年代,穿皮鞋的人少之又少,像雷经天这样奔走在人们群众间的审判人员一般脚蹬旧布鞋,身着中山装,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因此,剧中雷经天的皮鞋改成了军绿色的布鞋,既点明了他的军人身份,又合乎常理。除此之外,在最后的审判庭上,一位替黄克功求情的老农原本身着蓝色无袖开衫,然而开庭之时的延安气温较低,虽然不至于里三层、外三层地着装,但是无袖薄衣确实不太恰当。于是,剧社人员将其换成光板老羊皮袄,内着白褂子,更接近现实,同时还突出了老农朴实无华的形象。在妆容方面,《庄严的审判》下了一定的苦工。演员们都是西北政法大学在校生,但角色们有老有少,年龄跨度大,很大程度上需要妆容来增加代入感。就拿前文中提到的老农为例,其扮演者是19岁的大一同学,而这一角色的设定年龄是70岁左右。如何让观众对老者形象一目了然,既需要内在的精湛演技,也需要外在的妝容创造。老人脸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如菊花花瓣的皱纹,需要用深色的眉笔在这位演员脸上画出层层叠叠的线条,从而在外观上体现出淳朴老农民的角色特征。在道具和布景方面,《庄严的审判》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作为背景的芦苇。黄克功案件发生在延河边,然而话剧舞台具有空间的局限性,南山剧社巧妙地运用芦苇来象征延河河畔,十分契合延安的地理风貌。总之,《庄严的审判》在服化道方面基本上做到了“真实化、生活化、艺术化”。合情合理的服化道带给观众们可观可感、可触可碰的历史。在排练过程中,南山剧社的同学们能够不断发现并改正错误,立足现实,衡情酌理地透露出自己的构思,这样的精神值得每一位戏剧人学习。

(四)具有感染力的灯光

舞台灯光的核心要求就是光与色的有机结合。当话剧刚引进中国,舞台灯光还只是作为照明工具,单纯地起照明作用。随着话剧的生根发芽,现如今舞台灯光已然成为表现情感的造型要素之一。“光的色彩、亮度、落点、配合不同,引起的情绪反应也大不相同”。不同于力求接近真实的服化道,《庄严的审判》的用光写意色彩更加浓厚,渲染了戏剧氛围,较好地控制了演出的节奏。

该剧的第二幕还原了黄克功枪杀刘茜的场景。当光线从温和的偏黄光线骤然转变成强烈的红光时,戏剧的第一次小高潮出现了。厚重得有些触目惊心的红色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融入了剧情所要表达的内容,短时间内就激发了演员的“怨恨”情绪,迅速进入情境的观众也接受了光的传情达意。在枪声将响未响的紧张关头,舞台上的大片红光快速地一闪一灭,原先离观众很远的背景渐渐被推到观众面前,仿佛全场人的心跳都跟着同步,不知不觉中将自己代入为这一事件的旁观者。接下来的黄克功自我检讨的个人独白环节,设计者运用了大量的蓝色逆光,用具有创造性的、大手笔的灯光艺术传递出黄克功的自我反省。一红一蓝的光色转化极富感染力,诠释了人物情绪变化,照出了黄克功本人的思想复杂性。尾声处,雷经天宣判处黄克功以死刑后,场上的灯光缓缓关闭,富有张力的漆黑包裹着所有的跌宕起伏。枪声响起,尘埃落定,整个故事画上了句号。

三、美玉之瑕:《庄严的审判》的不足

在西安地区众多的校史剧中,《庄严的审判》这部红色法治题材的话剧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剧的思想内涵、剧本创作、演员风采、舞台艺术等方面的闪光点有目共睹。不过,《庄严的审判》仍有细微的瑕疵,需要再次演出时仔细纠正。

一是对台词的斟酌不到位。案发前,黄克功与刘茜两人见面,黄克功质问他们之间是何种关系时,刘茜回答只是简单的战友之情。事实并非如此,刘茜和黄克功属于自由恋爱,但由于一些摩擦和冲突而分手。倘若以“战友之情”来搪塞黄克功,刘茜就会显得有些不真诚,似乎话里有话,这对她正直向上的革命女大学生的形象较为不利。笔者认为,刘茜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修改成过去是何感情,现在是何感情,而不是直截了当的“战友情”。台词是推动话剧情节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句台词出现了歧义,就会限制人物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矛盾的冲突性。好比雕刻师用工具雕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剧作者的每一句台词都应当围绕人物形象行进,仔细斟酌。

二是缺乏幽默感。纵观《庄严的审判》全剧,从案发到案后,主人公们的情绪都过于紧绷,丝毫没有放松。或许是题材牵制住了情节,南山剧社的演员们着力营造一种有力、严谨、肃穆的氛围。其实,舞台气氛张弛有度才是上策。当然,也不是要哄堂大笑,但至少在观看过程中能有一丝淡淡的笑意荡漾于眉眼,这样就可以温和地享受话剧带来的放松。在剧中,陕北公学的创建是隐形的背景之一,不排除有一部分观众对“陕公”并不熟知。因此,作为校史剧,在剧中增加介绍“陕公”的温暖情节尤为重要,可以是简单的校园生活,也可以是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无需浓墨重彩,稍稍点缀就能让观众了解背景,增加代入感,而且还不容易由于全程嚴肃而感到些许慌张与不安。

四、榜样的价值:《庄严的审判》的典型性

20世纪20年代,一群青年学子如洪深、余上沅等人带着戏剧梦从西方留学回国从事话剧运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时至今日,校园话剧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成员,而校史剧则是这位成员宣传学校历史的“文化品牌”。在西安有着许许多多高校,也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校史故事,许多校园戏剧社团选择将自己学校的历史事件重新演绎,《庄严的审判》就诞生在延安精神与法治精神的陶冶之下,给现今校史剧创作做了一个较好的榜样。

(一)把好了选材关

作为法制题材的校史剧,南山剧社的《庄严的审判》在校内外都具有典型性。该剧就地取材,以现代的舞台元素寻求校史中的“材料”,演绎出一个打动人心的法制故事。校史剧的选材多基于最深刻、最透彻、有重要意义的史实,也要注意选择当前教育界关心的题材,选择与戏剧发展规律相契合的历史事件来重新演绎。剧社还可以从青春、成长或是校园生活等角度思考学校历史,寻找相关材料。《庄严的审判》就是从恋爱与婚姻的关系衍生出来的。校史剧内容上应当多多展现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再现学校的变革发展,同时也要表现出伟大成就和伟大精神,讴歌革命年代的鲜活事迹,争做鞭笞丑恶、弘扬正义的鲜明旗帜。《庄严的审判》就是将代表正义的法治信仰作为故事的内核,积极倡导人人平等适用法律的原则。除此之外,精心安排戏剧结构,合理制造戏剧冲突也是排演优秀校史剧必不可少的成分。在舞台效果的呈现上尽可能多地适用现代元素,例如用LED灯来营造预期的效果,把握光的明暗以及冷暖起伏的变化,考虑全剧色调的运用。

(二)把好了剧社关

《庄严的审判》强化社团管理,以万众一心的态度创作演出了这部校史剧。戏剧是集体艺术,一个剧目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整个团队劲往一处使的产物。目前,大多数校史剧都是学校戏剧社团的作品,《庄严的审判》的演出正是南山剧社分工井然有序才取得成功的。因此,强化社团管理,培养成员的合作进取的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做到戏剧社团同力协契,可以从剧本编辑、场务、制片、表演等几个方面划分不同职能部门,以成员的优势来明确各自的分工。同学校的不同戏剧社团之间或者不同学校的戏剧社团之间,都可以多多交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以拓展校史剧的演出空间。

五、结语

戏剧艺术在本质上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剧本,二是舞台演出。思想在交流中迸发,历史于再现里鲜活。要上演一部好戏,要创造一出关于学校历史的话剧,首当其冲的是妥当的选材,进而需要一个各司其职、同心并力的戏剧社团。《庄严的审判》的演职员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抓住脑海中转瞬即逝的想法,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把漂亮的、合适的想法呈现在观众面前。作为非表演专业出身的演员,他们的举手投足都透露着璞玉可琢的稚嫩气息,一颦一笑都源自于对剧本的理解。依法治国,任重道远。作为西北政法大学的校园剧社,南山剧社一直坚持选择法制题材进行创作,他们创作演出法制题材的剧目主要有《汉吏张汤》(2015)、《过把瘾再死》(2015)、《马锡五断案》(2015)、《二十九岁俱乐部》(2017)、《便衣警察》(2017)和《那列火车的终点叫寂静》(2019)等。其中《汉吏张汤》也是校史剧。尽管校史剧《庄严的审判》所展现的是发生于20世纪的历史事件,但是,该事件所蕴含的法治精神和感召力却十分强大。这部原创话剧像是一个扩音器,以现代的美学视角把这份感召力传播出去,发扬光大。该剧虽然仍有些许不足,但能将本校的法治信仰融于话剧艺术中,可谓是西安地区近年来校史剧中数一数二的佳作。

历史即为过去式,法治精神则永远都是进行时!

参考文献:

[1]汪世荣,刘全娥.黄克功杀人案与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公正[J].政法论坛,2007(03):132.

[2]张亚亚.评南山剧社演出的剧目——以《汉吏张汤》和《庄严的审判》为例[DB/OL].光影故事的博客,2020-01-06.

[3]古朴.谈谈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DB/OL].光影故事的博客,2020-11-06.

[4]黄世智.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62.

[5]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