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明:人生三味诗酒茶

2021-06-06 19:00张伟光
北京纪事 2021年6期
关键词:正阳门人生

张伟光

2012年,一部《正阳门下》悄悄上映,当年没有引起什么风浪,却在之后几年里以口碑相传成就了一部“迟来的经典”。播出近8年,豆瓣评分依旧高达8.2分。剧中又帅又痞又招人喜欢的北京爷们韩春明,“破圈”红到了台湾。《正阳门下》在台湾年代MUCH电视台热播时获得了收视率“破1”的好成绩,MUCH电视台每天都会收到观众打进的电话,希望邀请男主角朱亚文去台湾会见粉丝。

郝金明说,生活中我就有点像韩春明。插队当知青,回城后进入北京供电局端起了铁饭碗,这一眼能望到头的日子,显然不符合郝金明对人生的定义。1979年拿着一台老式的海鸥照相机去拍大西北,赚了点钱立刻买了3架钢琴,一架自用,一架观赏,一架送给恩人。作为《正阳门下》编剧和总制片人,这部电视剧里超过六成的内容都是取材自郝金明的真实经历。《正阳门下》塑造的地道北京人,折射的是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样子。在郝金明眼中,这部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他半个人生的诗歌。

郝金明,网上对他的介绍是:商人、 演员、编剧、制片人、文物收藏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实业家、慈善家。人的一生能干多少事,就像是莎士比亚一首十四行诗能用多少个桥段,无论章节回目有多少,总要在最后一副对句中点明题意,将人生韵脚压在一处。

赦金明压了五“韵”:和气、义气、局气、豪气、正气。郝金明非专业编剧、演员出身,爱好做收藏,还开了个博物馆,闲情逸致占去了大半空闲。如何能够身兼制片人、编剧、演员多职于一身,还能把故事讲得情趣得宜、人物演得活灵活现?赦金明觉得自己抓住了人物的魂兒。他常说演电视剧,抓住“和气、义气、局气、豪气”,身上自然就有“正气”,角色就能服人。写电视剧,找准角色身上的五种气节,角色也就活了。

郝金明初进演艺圈,是李光复老师带他参演电视剧《天下第一楼》。当时郝金明是演艺圈的“愣头青”,根本没有系统学过表演,全靠着悟性自行学习,背台词背到几乎“魔障”,结果是业余演员首次演出获得成功。尝过了演戏的滋味,郝金明有些欲罢不能,后续这些年,相继参演了《天下第一楼》《漕运码头》《枪炮侯》《正阳门下》等多部影视剧。在《正阳门下》中,他既是编剧、制片人,又出演女主角苏萌的大舅这一角色。从此有了“京城大舅”的雅号。

电视剧《正阳门下》,土生土长的北京哥们儿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了一代人的缩影,也成就了一部经典。第二部《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等几个主角角色的精彩人生,堪称一幕京味大戏,当年开播后连续多日问鼎全国52城收视榜首。到了还未问世的第三部,郝金明打算瞄准年轻人群体,更多地展现青年人的故事。郝金明认为,“年轻人对国家将来的发展太重要了”。面对下一代,郝金明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他深信祖国的未来在这些孩子身上,要讲他们爱听的话,把他们引到正路上。他想把人生五“韵”酿成一杯酒,不动声色地渗进去国家大义,再把这杯酒敬给俗世万千,如此人生一杯酒,才算是饮得功德圆满、酣畅淋漓。有人问郝金明,你承担了什么社会责任?他回答:凡是我有能力去做的,尽力去做。从1999年到2012年,郝金明不断资助患癌症的儿童。他说,“以后这孩子可能就是栋梁之材,能为国家做事儿。”

2013年1月,郝金明第一次当上北京市政协委员的时候,他捧着神圣的政协委员证,兴冲冲地向岳父汇报:“老爷子,我进步了!”岳父嘱咐他说:“你要记住,从今天开始,你的言行要与这个红本本一致,要同你的身份相符。”际遇成诗、五气酿酒的郝金明,在已近耳顺之年,开始啜饮起了人生之茶。茶是清淡物,淡得就像是惯常所处环境,郝金明却喝得有滋有味。2017 年的北京市政协会上,郝金明提交了关于保护胡同文化的提案,这个提案很快有了落实。郝金明认为北京城特有的“胡同”是北京文化的一种载体,儿时胡同里的叫卖声,清晨遛鸟大爷哼的小曲儿,还有京剧大鼓的碰撞声,都承载着北京人成长的记忆与热爱。城市的建设和格局日新月异,但传统和文化不能丢。

2017 年,郝金明给北京市东城区的优秀青年企业家授课,3个多小时的课程很受欢迎,郝金明讲了四个“人”:工人、商人、艺人、好人。这四个“人”,也是郝金明改革开放 40 年来演变的过程。他说:“正心应当成为我一辈子的人生底色,我相信人只要走正道儿,终究会走向成功。”

正能量是人内心投射的一道光,这道光需立足于正确的三观,才能见诸言行并照耀他人。一个人的心正了,戏自然就正了,塑造出来的角色,老百姓自然会喜欢。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递生命中的“真善美”,这是艺术作品永葆生命力的价值源泉。

猜你喜欢
正阳门人生
八国联军首拆北京内城城墙
人生中的某一天
2号线前门站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