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麻醉苏醒护理的应用观察

2021-06-06 10:21刘平孟海兵章晓玲来伟梁桂金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躁动体征全麻

文/刘平,孟海兵,章晓玲,来伟,梁桂金

在临床实际麻醉与大量麻醉病例资料中显示,有接近50%的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后会出现躁动不安、兴奋等不良现象,尤其在手术后的麻醉苏醒期,当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中但出现身体的躁动、兴奋时,患者虽然意识仍然处于昏迷中,但可能会出现胡言乱语、肢体抽搐、胡乱动作等情况,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体征出现较大的波动,还可能因为混乱动作、动作过大伤害到自己或者他人。因此,使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在全麻患者苏醒期减少其躁动情况的出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此情况下的合理护理方式进行了对比讨论[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92例接受全麻麻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46例。常规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分布17-69岁,平均年龄为(38.61±2.33)岁,其中,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9例,骨折手术的患者13例,腹部手术的患者17例,其他类型全麻手术的7例;干预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分布19-68岁,平均年龄为(39.53±2.67)岁,其中,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8例,骨折手术的患者15例,腹部手术的患者16例,其他类型全麻手术的7例。研究人员在选取本次实验的92例接受全麻麻醉手术的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有患者在术前评估中,临床表现及身体条件均符合全身麻醉的手术指征。(2)排除患有躁狂症、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3)排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4)排除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存在呼吸肌麻痹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组内患者常规麻醉后护理,主要由护理人员在术后对患者的体温进行保障、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告知麻醉后注意事项等[2]。

1.2.2 干预组

给予组内患者针对性全麻苏醒护理,整个护理贯穿麻醉前、手术中、麻醉苏醒期,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2.1 术前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在患者预约好手术时间之后,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安置,并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手术的情绪合理化、稳定化。护理人员首先要求患者平躺于病床上,并为其提供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空间,给予患者足量的氧气供应,使患者能够保持不费力的自主呼吸,使其活动量得到有效地减少,必要时连接心电监测仪等床边医疗器械,积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然后用安慰性的话语使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告知患者医生正在积极了解其病情并正在进行手术准备,同时为患者讲解全身麻醉、患者所罹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人们对于了解、熟知的事物不会产生过多的担忧和思虑,这更易让患者接纳自身的疾病和即将到来的麻醉、手术,多为患者举例那些从这个疾病中顺利恢复的例子,让患者对自身、对即将到来的手术安心。家属方面,护理人员要为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配置以及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构成,重点为患者家属讲解患者手术前需要注意的准备事项,比如何时禁食、何时禁水等等,以护理行为和讲解的专业性让家属安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的观念,为手术的成功做出更多的贡献。在这期间,医生与护理人员要及时采集患者血液进行化验,并适当为患者注射与手术用药不存在相互影响的镇痛类药物,患者生理疼痛的缓解也有利于患者心理紧张感的减轻。

1.2.2.2 术中的密切观察

在进行手术前的30-60分钟,护理人员要确认并调整手术室的环境,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自身耐受程度调节温度、湿度等,必要时开启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再次确认手术室内仪器、灯具能够正常使用,做好地面清洁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持地面的防滑,固定好手术床等。手术正式开始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并记录术中药物使用情况,方便术后通过对药物的分析来了解其可能对麻醉产生的影响,同时注意患者皮温的变化,部分患者在接受麻醉后会出现皮温降低的情况,为了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和术后体温的快速恢复,护理人员要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室内空调进行温度调整,使患者和术者均保持较为舒适的状态[3]。

1.2.2.3 全麻苏醒期护理

护理人员在将患者安置于全麻苏醒专用房间后,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具体开刀部位、引流管放置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体位,并以轻柔的动作为患者进行调整。当患者逐渐开始有意识、逐渐清醒时,护理人员要倾听患者的诉求,并告知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正常反应,通过转移注意力、言语安慰等减轻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的体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和静息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并由麻醉医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做出满意性评价。(1)本次实验所观察的患者麻醉期间生命体征主要为心率、收缩压、舒张压。(2)患者的躁动情况:主要分为4种情况。如果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没有出现无意识言语、肢体胡乱动作等情况,并在苏醒过程中可以正确配合护理人员的指令、护理等,则评价为无躁动;如果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了少量的、短时间的无意识言语、肢体胡乱动作等情况,但是在护理人员使用语言、动作安慰时可以停止上述情况,并在苏醒过程中可以正确配合护理人员的指令、护理等,则评价为轻度躁动;如果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了无外界刺激下的长时间无意识言语、肢体胡乱动作等情况,护理人员不能通过安慰缓解,必须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制止才可以维持其稳定,患者在苏醒过程中不可以正确配合护理人员的指令、护理等,则评价为中度躁动;如果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了剧烈的、长时间的无意识言语、肢体胡乱动作等情况,必须由多名护理人员共同按住患者肢体才可以制止其躁动行为,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完全不能正确配合护理人员的指令、护理等,则评价为重度躁动。(3)由麻醉医师根据患者麻醉的效果、苏醒时间、麻醉期表现、护理行为等对护理人员做出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和静息期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和静息期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单位:±s)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和静息期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单位:±s)

麻醉静息期 麻醉苏醒期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常规组 46 72.03±6.57 132.27±3.59 84.27±3.55 86.25±7.65 148.61±6.53 96.25±5.63干预组 46 71.85±6.51 132.13±3.52 84.17±3.60 74.21±6.63 134.55±3.87 86.45±3.8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2.2 两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情况

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比较(单位:n,%)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满意度评价

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满意度评价比较(单位:n,%)

3 讨论

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后果,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对自身生命体征的影响外,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需要留置引流管、导尿管、呼吸面罩等,无意识的躁动可能导致上述器械的脱落,也可能导致患者缝合伤口的撕裂,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下降、恢复过程变得更加困难。本次实验中,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了针对性全麻苏醒期护理,从细节护理、人性化护理的角度对患者出现躁动情况做出了规避和预防,对患者的生理疼痛、心理不良情绪做出了缓解,使得患者在麻醉静息期、苏醒期的生命体征处于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出现各种躁动的患者例数有效减少,麻醉期护理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说明了这种护理在麻醉苏醒期对患者生理、心理情况两方面的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患者使用针对性全麻苏醒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实践意义,显著稳定患者在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的同时,减少了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情况,值得进行大面积推广[4]。

猜你喜欢
躁动体征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