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针对性保温护理模式的护理价值研究

2021-06-06 10:21刘娟高春燕瞿亚峰羊海琴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针对性保温体温

文/刘娟,高春燕,瞿亚峰,羊海琴

通常来讲,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手术常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创伤,且手术的持续时间较长,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通常会给予患者全麻,全麻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由于麻醉使用量较大,所以会对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且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皮肤消毒、皮肤长时间暴露、输入大量液体等因素的影响,机体会散失大量的热量[1-3]。为了避免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散失较多的热量,临床中通常会在围术期给予患者一定的临床护理工作,针对性保温护理的护理模式,通过给予患者相应的保温措施,避免患者散失过多的热量,对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4-5]。鉴于此,本研究将选用我院6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6月到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60例展开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表法,组间分布为观察组(n=30)与参照组(n=30)。观察组手术患者年龄范围为22-77岁,平均年龄(52.27±0.35)岁,其中胃部手术患者10例,肝胆手术患者8例,直肠手术患者12例,男性患者17名,女性患者13名。参照组手术患者年龄范围为22-76岁,平均年龄(52.24±0.31)岁,其中胃部手术患者11例,肝胆手术患者8例,直肠手术患者11例,男性患者16名,女性患者14名。两组手术患者在年龄、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治疗时,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在围术期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护理人员要实时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对于非手术部位,可以采用棉被保温的方式进行遮盖。

观察组手术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保温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使用保温毯: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在手术台上铺盖好加温毯,对于患者的非手术部位,可以食用充气式保温毯加以覆盖,以达到保温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要求加热毯应该加热到40℃左右;(2)对输液液体进行加温护理:要求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输入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确保其温度与室温相接近,要求护理人员使用电子液体加温仪,将温度控制在37℃左右,但要注意一些药物不能进行加温处理,盲目加温处理可能会导致药物失效,例如青霉素及维生素类药物;(3)对冲洗液进行加热护理:对于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而言,腹腔冲洗是手术中的关键流程之一,如果使用与室温接近的液体冲洗腹腔,则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热量被大量带走,进而导致患者的体温下降明显,因此在进行腹腔冲洗之前,护理人员要对冲洗液进行加温处理,保证温度在37℃左右;(4)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衣物潮湿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在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更换衣物,避免患者的体温下降,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5)采用湿热交换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气管导管的上方利用湿热交换器来进行加热,维持患者呼吸道内的温度在正常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另外,护理人员对于在双下肢处使用加压带和套脚套的患者,要使用湿热交换器来保证患者的血液的有效循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应激指标、护理后的肛温及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应激指标主要包括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凝血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以上指标与正常值范围越接近,证明护理效果越好。护理满意度则从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三个方面进行评判。护理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的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两组手术患者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护理前后的应激指标、护理后的肛温及凝血功能指标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护理满意度行卡方检验,用(n%)表示 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应激指标比较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应激指标,同参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更好,证明护理效果更好,两者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应激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应激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n)AD(pmol/l) AD(pmol/l) NE(pmol/l) NE(pmol/l) CRP(ng/l) CRP(ng/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60.23±0.24 174.16±0.71 122.76±0.23 178.35±0.21 7.15±0.21 90.21±0.17参照组 30 60.28±0.27 115.78±0.68 122.69±0.19 152.26±0.25 7.14±0.19 65.25±0.23 t-0.7581 325.2549 1.2852 437.6794 0.1934 478.0007 P-0.4515 0.0000 0.2038 0.0000 0.8473 0.0000

2.2 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后的肛温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后的肛温及凝血功能指标,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关指标更好,证明护理效果更好,两者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后的肛温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后的肛温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n) 肛温(℃) APTT(s) PT(s)观察组 30 35.23±0.24 34.16±0.71 12.76±0.23参照组 30 37.01±0.27 31.78±0.68 16.23±0.17 t - 26.9883 13.2598 66.4528 P - 0.0000 0.0000 0.0000

2.3 观察组与参照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见表3,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表3 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针对性护理的必要性

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由于受到麻醉方式、体质、体温等的影响,患者的体温会产生较大的波动,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术中发生低体温降低基础代谢甚至影响心血管并发症,患者术后体温不易恢复、麻醉药代谢减慢,影响到手术切口的感染,所以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治疗极为重要,可以避免低体温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产生影响,减少血清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率[6-9]。

3.2 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方法

针对性护理主要是采用环境温度控制与保温毯相结合的方式。保温毯在术中提前30min使用保证热量的传递,能使患者体温达到正常水平,并且持续使用具有减少患者体表热量的散失不至于过低的效果。[10]同时使用电子液体加热仪对术中输注的液体进行加热,避免输入的液体温度较低导致体温骤降。护理人员在围术期对于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3.3 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在低体温护理中的应用逐渐趋于针对性,这是取得患者围术期良好保温效果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将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保温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患者在实施护理后的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最大程度减少暴露,对输入液体进行预加温,温毯覆盖等均是安全、可靠的保温措施。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应用针对性保温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改善了患者的应激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医疗机构仍易将保温环节的重点局限于术中体温维持,围手术体温全程针对性护理管理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针对性保温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能“保温”的雪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保温